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了实现飞机设计中的协同感知,针对其学科多、设计流程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飞机协同设计中涉及的感知信息及其关联、层次,以协同对象附加设计资源分配、产品结构、工作流、设计意图等工程背景信息的方式建立了一种感知模型.该模型使用设计资源空间呈现不同学科在同一物理量上的冲突;针对不同深度的感知需求设计呈现模式,并据此给出实现协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保证普适计算环境中计算资源的安全性,减少人为的非正常破坏,提出了普适环境下应用的身份验证需求,即验证不仅要随时随地,而且可以随着用户的移动在异构设备和计算环境中移动,让移动中的用户能够体验到不间断的计算。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的普适计算中间件ValidateAgent,并结合情境感知技术, 给出了验证模型、算法及原理。此研究对于普适计算在协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行为的移动协同感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移动协同一般受到资源的限制和移动环境的干扰,影响协同工作的有效进行。基于行为(Activity)设计移动协同系统,以行为为中心构建系统,可以克服上述困难。其中,如何提供行为所围绕的感知信息是关键所在。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行为的移动协同感知模型,通过定义行动者实体、目标实体、行为阶段实体等一组感知实体对象及感知行为服务,来提供基于行为的感知信息,并在原型系统中进行了实现。模型提供了移动用户在协同工作行为中群组工作(Team Work)的所有感知要素,从而支持了用户有效完成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4.
面向普适计算的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普适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框架模型.考虑到普适计算环境下移动设备的交互和多通道的信息集成,该模型在已有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的框架模型上增加了相应的agent,并且在设计agent的结构中包含了通道识别、上下文生成及多通道信息整合模块,以处理多通道的信息.详细介绍了在该agent模型中基于设计上下文的知识表示、搜索和更新式学习算法,以及协同设计系统中多agent知识共享的方法.该研究对于普适计算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服务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普适计算环境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服务框架。该框架包括服务呈现层、服务管理层、服务提供层和上下文感知层。通过基于社区的服务管理方式来屏蔽普适计算环境中服务的异构性、分布性,动态地感知与当前计算环境和用户活动相关的上下文信息,采用基于上下文的服务推荐机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更好地适应人的意图和环境 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中提出了电子商务中感知技术的概念,通过CSCW工作环境,构建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研究协同电子商务的通信协议和系统模型;对协同电子商务中的感知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构造出感知信息树;并在协同电子商务环境要求下以及感知信息的数据结构下,建立协同电子商务的结构和感知机制的协同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量不同的设备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连接到物联网中,使普适计算环境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要求在物联网环境下的普适计算框架能适应新的计算条件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普适计算框架,以便在物联网环境中普适计算系统能够自动适应复杂多样的软硬件运行环境,使软件无需修改就可以在整个物联网环境中任意地执行,实现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上下文感知与服务迁移功能。提出物联网环境下普适计算的基本运算单元为"动态计算网络",使用"设备动态匹配"作为普适计算软件自动适应环境的解决方案。提出的动态计算网络增强了普适计算软件对物联网环境的适应性,为面向物联网的通用软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普适计算环境下自适应中间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环境固有的内在复杂性对当前的基础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感知和自适应能力的中间件.提出了一个由接口、框架和情境元模型组成的自适应中间件,给出了在CAR构件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为获取构件信息和对外提供服务,接口元模型支持同步和异步接口.情境元模型在构件对象内建模情境信息,计算实体间以基于异步事件通知方式交互.框架元模型分类和管理构件,随着运行时计算环境的变化动态改变中间件的结构和行为.软件实体感知环境的变化,实体间以松耦合的方式交互,动态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满足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动态自适应需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面向普适环境的协同设计框架。该协同设计框架在现有分布协同对象计算技术和网格服务的基础上,引入了普适环境“随时随地”和“透明”的思想,巧妙地把协同设计技术融入第三代计算环境中。该文讨论了普适计算的相关理论,也涉及了网格计算的相关技术。并且建立了第三代计算环境下分布式协同设计模型。该框架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随时随地的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最后简要介绍该框架在在自主开发的HUST-CAIDS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个虚拟教室的协同感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感知技术近来成为CSCW和CSCL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足一个先进的人机接口技术。该文介绍了一个在虚拟教室中实现的协同感知代理的框架结构以及这个协同感知代理的工作过程,在该协同感知过程中实现了对感知信息的灵活过滤,提高了协同感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蕴涵着高度动态变化特性的移动和普适计算环境给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上下文感知框架汇聚了感知和处理各种易变因素的基础设施.依托框架开发移动和普适应用,能加快开发速度,提高应用程序的健壮性.本文分析了各种上下文信息及其作用,给出了上下文感知框架XAF的设计,探讨了框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上下文转换和服务自适应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普适环境下的构件化应用提供支持,扩展传统的构件适配技术,在上下文感知中间件的基础上,提出支持上下文感知的构件适配模型CACAM和构件适配算法CACA,实现对环境、用户上下文的动态感知和重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构件适配。  相似文献   

13.
普适计算服务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普适计算环境下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服务,这需要对用户请求的服务和环境提供的服务进行服务的匹配.而目前使用的基于语法的服务匹配和基于语义的服务匹配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普适计算环境的高效、资源约束和上下文感知的要求.通过分析普适计算环境下主要的基于语法的和基于语义的服务匹配技术,给出普适计算环境下在高效、资源约束和上下文感知的特殊要求下服务匹配的解决方案,并就面向服务组合的服务匹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江雨燕 《微机发展》2006,16(5):88-90
文中提出了电子商务中感知技术的概念,通过CSCW工作环境,构建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研究协同电子商务的通信协议和系统模型;对协同电子商务中的感知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构造出感知信息树;并在协同电子商务环境要求下以及感知信息的数据结构下,建立协同电子商务的结构和感知机制的协同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RFID普适计算环境的形式化上下文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适合普适计算环境的、基于本体的形式化的上下文感知模型。该模型使用本体描述语言OWL描述上下文,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提高了上下文表达能力和快速上下文原型。为普适计算的上下文建模和应用、上下文重用和建立面向普适计算环境的软件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强调人、计算机以及环境的相互融合,这就对传统的软件技术提出了挑战。需要新型的软件架构与之相适应。本文以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通用软件架构设计为目标,采用面向服务组件和分层次的设计原则,通过中心服务器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整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机制的、面向服务的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这个软件架构的提出,解决了普适计算环境下设备的本地资源受限性、任务多样性、运行环境的异构性和访问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并将此软件架构应用于“普适计算智能办公系统”的软件实现中。  相似文献   

17.
协同学习环境中的嵌套式知识空间模型和感知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协同学习环境能提供合理的学习导航和灵活的感知处理,提出了嵌套式知识空间模型,其中包含知识域、知识域之间的4种关系和知识空间等.根据该模型建立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对系统中的文档资料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帮助学习者找到学习目标以及所需的资料进行学习.为了消除用户在远程协同学习环境中的“孤独感”,在嵌套式知识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学习环境中的多级感知处理模型.它包括两种感知方式:多层感知空间方式和定制监测方式.此外在感知处理模型中,为用户提供了信息过滤器和隐私保护器,可有效地进行信息过滤和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8.
王宏昕 《福建电脑》2010,26(4):54-54
如何处理好各设计成员间的交流协作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协同感知的研究也因此应运而生。利用图结构的设计、感知框架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便于设计者对于约束信息的把握,搭建了CSCD环境下协同感知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9.
PvcwCORBA:普适计算环境中间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刚  刘锦德 《计算机应用》2004,24(8):10-13,17
针对普适环境的平台的多样性、资源的有限性、设备的移动性和应用高性能要求等需求,提出了其中间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据此构建了pvcwCORBA。通过试验验证了pvcwCORBA作为支持无线接入功能的高性能、嵌入式CORBA,能够适应普适计算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智能环境是一种典型的普适计算环境,集中体现了普适计算的诸多本质特征。如何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交互;面对资源变化,如何实现信息交互的平滑过渡,是实现和评价智能环境的关键。但是,由于在智能环境中,资源的异构性、动态性和移动性变得尤为突出,使得其实现颇具挑战性。在分析智能环境信息交互特点和模型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活动信息空间模型来解决智能环境对信息交互的不同要求。该模型通过对信息单元的抽象,提供三级的信息交互机制,面向信息表示、面向设备和面向使用者。并且,该模型具有在三级信息交互级别上进行平滑过渡的特点,充分适应了智能环境的要求。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并应用在老人健康保健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