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我国核桃破壳机械化程度低及现有核桃破壳机存在的破壳率低、高路仁率低等问题,研究设计了锯口挤压式核桃破壳机,该机先对核桃进行锯口,然后再进行挤压破壳,效果显著。该设计符合"四点加压"、"应力集中"等原理。该机结构简单、成本低、破壳充分,高路仁率高。本设计对于核桃破壳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于现有核桃破壳机两点受力破壳原理易造成破壳率低,高路仁率低的现象,研制"四点挤压式"核桃破壳机,并进行了"四点受力破壳"和"两点受力破壳"的对比试验,以及四点挤压式破壳机的初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四点挤压式"核桃破壳机的破壳效果明显优于两点受力破壳,且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核桃。破壳效果和挤行程有很大关系,但和核桃本身大小尺寸关系并不明显。核桃的含水率为10%的条件下,当挤压行程为6 mm时,核桃的破壳效果最好,破壳率为100%,高路仁率为96.8%。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核桃破壳机的不足,设计一种偏心击打式核桃破壳机,在该机设计的过程中用准静态压缩试验对核桃进行不同方向的挤压破壳,得出横径方向为最佳的破壳挤压方向以及破壳力的平均值为24.45kg。偏心击打式核桃破壳机主要由进料口、上盖、下盖、滚子、传动轴、端盖、击打装置等部件组成,用该设备分别对已经分级的核桃进行试验,得出第Ⅰ~Ⅲ类核桃的最佳挤压距离分别为5,7,9mm。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核桃破壳率低,整仁率低的问题.方法:根据核桃破壳原理,对二次挤压的核桃破壳机上料机构、破壳机构、传动机构等进行设计.结果:核桃破壳率可达100%,整仁率为77.58%.结论:试验设计的核桃破壳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自分级挤压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集分级、破壳于一体的自分级挤压式核桃破壳机,将核桃分级与破壳两工序进行了整合。该机主要由变频电机、机架、调量板、分级装置、破壳装置、间隙调节装置等部分组成,破壳间隙和电机转速均可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等特点。以温185核桃为试验对象,对样机进行破壳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破壳参数为调量口大小70 mm,电机转速150 r/min,破壳间隙10 mm。在该参数下,一次性破壳率平均为93.2%,高露仁率平均为89.8%。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机械化核桃破壳机效果不理想、设备调节不方便等问题,设计一种柔性剪切挤压的破壳装置,并为设备增加变频装置.以陕西香玲核桃为试验及检测物料,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动筒转速为70r/min,定筒与动筒最小间距为19mm,定筒游动间隙为2mm时,综合破壳效果较好.其性能指标分别为破壳率100%,高露仁率90.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丰核桃进行挤压试验,研究含水率、加载速度及加载方向对核桃压缩特性的影响,并对核桃挤压破壳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运用ANSYS对核桃在不同加载方向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核桃在厚度方向进行挤压破壳时所需的破壳力最大,此时的核桃壳裂纹扩散面积也最大,核桃壳破裂发生的形变最小,易于取出较完整的仁。挤压式和击打式两种破壳试验表明,多次多范围的冲击式加载能使核桃壳裂纹扩散率更大更均匀,得到的整仁率越高,能达到更好的破壳取仁效果。  相似文献   

8.
6HP-150型核桃破壳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单介绍了核桃破壳机的结构特点, 主要参数的确定, 对核桃分级滚筒的运动参数, 几何参数以及挤压破壳滚筒的参数进行了分析, 最后给出了整机参数。  相似文献   

9.
6HP—150型核桃破壳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核桃破壳机的结构特点,主要参数的确定,对核桃分级滚筒的运动参数,几何参数以及挤压破壳筒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整机参数。  相似文献   

10.
手剥山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手剥山核桃破壳存在的问题,根据我省宁国市山核桃的物理特性,研制了一种采用机械击打方式的实用高效手剥山核桃破壳机。采用仿生机械敲击臂敲击山核桃使其破壳,即用恰当的机械力把山核桃的外壳敲裂而不碎,同时保证果仁不开裂或破碎,达到"手剥"要求。独特的凹槽滚筒设计和可调节压扭簧使破壳机不受山核桃形状和大小限制,免除了分级步骤。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破壳性能优。通过蒸煮预处理进行对比试验,发现蒸煮处理可以降低手剥山核桃的破碎率,未破壳率和碎仁率均低于2%。  相似文献   

11.
传统核桃破壳机生产效率低,结构复杂,不易维护。文章通过运用对称结构,并结合气动与增力杠杆,设计出了一种内置杆气压缸驱动的杠杆增力双工位核桃破壳装置。该破壳装置仅用一个气缸便可实现两个工位工件的破壳,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2.
赵艳莉  赵倩  李志强 《食品与机械》2023,39(1):111-115,194
目的:解决目前山核桃破壳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低、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在现有山核桃破壳自动生产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的山核桃破壳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完成整个山核桃破壳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包括破壳机、风选机、破壳分离机、色选机等设备.以直径18~22mm核桃为试验对象,对样机进行了验证.结果:相比于控制系统投入前,实施控制系统后提高了山核桃破壳率和降低了核仁损伤率,直径为18~22 mm的山核桃,破壳率100%,核仁损伤率5.02%,符合生产要求.结论:基于PLC的控制技术符合核桃全自动生产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试验机装置主要由驱动传动、碾搓单元、控制电机自动正反转的电器元件、机架等组成。采用往复式摩擦、挤压的原理使橡胶果在摩擦力和挤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壳仁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性能良好,操作简便,脱壳率可达到78.3%,可进行橡胶果脱壳效果试验和破壳机理的研究。该装置可为研制高效率低损伤的橡胶果脱壳机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橡胶果破壳效率低,损伤大的问题,设计橡胶果剥壳机。该机由挤压剥壳装置、离心剥壳装置、电机、机架等部件组成,采用挤压和撞击原理实现脱壳,通过调节装置改变橡胶果挤压区域的间距,增强剥壳机通用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橡胶果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取不同品种薄皮核桃的机械分级与破壳共性特征,扩展薄皮核桃分级与破壳取仁工艺适应性,以产于新疆和云南的4种薄皮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参数测量和力学压缩特性试验研究薄皮核桃的尺寸、质量和压缩力学特性的差异和共性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样品核桃的结构特性和压缩力学特性呈现的变化规律相似,基于试验参数内任意种核桃设计的机械破壳设备,对薄皮核桃分级与破壳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为不同品种的薄皮核桃筛选分级、破壳取仁工艺和相关破壳机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绵核桃剥壳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根据有关资料对核桃品种进行分类,指出绵核桃机械剥壳取仁的必要性。提出了双齿盘齿板式剥壳原理及最优设计参数,并研制了绵核桃剥壳机,对性能的初步考核表明:剥壳率90%以上,高路仁率70~90%,其中一路仁率30~40%。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杏核破壳生产率低、碎仁率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杏核破壳机,对其结构及杏核破壳受力情况进行介绍。以明星杏杏核为试验材料,选取喂料速度、破壳间隙、主动辊转速3个因素对杏核破壳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破壳间隙对破壳效果的影响极显著,喂料速度、主动辊转速对破壳效果影响不显著;当喂料速度400kg/h、破壳间隙在9mm、主动辊转速400r/min时,破壳率为99.65%,整仁率为96.87%,破壳效果最好。相同喂料速度与主动辊转速条件下,其他品种杏核的破壳试验,验证表明当破壳间隙小于杏核厚度约2 mm时,破壳率在98%以上,整仁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核桃破壳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分析了目前核桃破壳机械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核桃破壳机械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绵核桃剥壳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根据有关资料对核桃品种进行了分类,提纲 棉桃机械剥壳取仁和重要性。提出 齿盘--齿板式主最优设计参数,并研制了绵核桃剥壳机对性能的初步考核表明,剥壳率905以上,高路仁率70%-90%,其中一路仁率30-40%。  相似文献   

20.
对杨梅核的破壳设备及工艺进行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齿型对辊破壳机进行破壳工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杨梅核的最佳破壳条件为:对辊机破壳转速120r/min;一级杨梅核采用的破壳辊间距为6.5 mm,其破壳率可达98.75%,实际得仁率为11.62%;二级杨梅核采用的破壳辊间距为3.5 mm,其破壳率可达95.98%,实际得仁率为11.21%;三级杨梅核采用的破壳辊间距也为3.5 mm,其破壳率为90.80%,实际得仁率为9.91%。统计可得杨梅核总体破壳率高达96.16%,总得仁率为11.14%,即杨梅核仁的利用率可达92.8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