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立体视觉的机器人焊接遥操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立体视觉辅助下的机器人焊接遥操作技术.将立体视觉显示技术和机器人遥操作技术相结合,显著提高了焊接遥操作系统的操作性能.自主开发了基于PC的页面交互显示的立体视觉系统,以空间鼠标作为输入机器人控制命令的手控器,精确地控制远端焊接机器人的定位和跟踪焊缝.深入研究了手动跟踪焊缝的控制算法和遥控示教技术,以提高焊接遥操作的灵活性.焊接遥操作在立体视觉辅助下比二维视频监控辅助下跟踪焊缝的精度有大幅度提高,能够遥控示教空间曲线焊缝,系统操作简单,灵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机器人焊接的控制.针对当前传统焊接工业机器人通常仅按照示教点进行既定轨迹运动,不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与智能生产线的问题,将工业相机、图像处理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相结合,提取出焊缝轨迹发送给机器人,同时为提高机器人焊接过程中的轨迹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焊缝轨迹跟踪的前瞻控制方法.在工程大型薄壁结构件的焊接过程中,该方法将视觉检测与识别用于焊缝轨迹跟踪,以提高焊接机器人的作业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控制精度,能够实现前瞻偏差补偿控制.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自产生以来已经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焊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化已经成为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综合介绍了机器人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焊接机器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轻量化材料焊接最终目标和需求、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焊接车间柔性构建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先进制造车间智能化和焊接工艺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得出了轻量化材料焊接车间智能化需满足的焊接控制管理实时化、焊接过程质量控制闭环化、焊接性分析数据化、焊接工艺分析智能化、快速互换装夹(柔性化)、焊缝质量检测工具化、焊接生产管理数字化、焊接基础数据库无纸化八大基本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分别进行了阐述,相关结论可以作为焊接车间智能化改造或新建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秀烨  方金祥  何鹏 《材料导报》2022,36(3):154-161
焊接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路径智能规划及焊缝精确跟踪校正是智能化焊接的基础,而焊接传感技术是焊接路径智能规划及精确跟踪的关键.本文对视觉传感、电弧传感、机械接触传感、电磁传感、红外传感、超声传感等焊接传感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焊接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现今机器人自动焊越来越多地受到相关企业的重视,已逐渐成为焊接行业的发展方向,受到企业的青睐。应用焊接机器人技术是焊接领域的革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的总体构成,并对其关键技术—焊接机器人传感技术做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青年  罗建坤  张兆弟  韩晶 《安装》2017,(12):29-31
本文针对设计完成的一种弹性轨道式管道环焊缝焊接机器人焊枪随动装置,论述了其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及应用效果。该装置能够满足TIG全位置多层多道焊接,很好地解决了焊缝边缘熔合不好甚至带来缺陷的问题,适用于大直径管道的自动焊接,能使焊接质量和焊接速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弧焊机器人自动化焊接过程中初始焊接位置定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十字激光单目视觉的两步导引法.首先,找到成像平面上焊缝起始点坐标,以光轴中心为原点,光轴中心与该点的连线为z轴建立新的坐标系,通过求解新旧坐标系之间的旋转矩阵,控制机器人调整摄像机的姿态,使目标点位于摄像机光轴;然后,结合十字激光发生器,控制机器人沿摄像机z轴逐渐向焊缝起始点靠近,直至十字激光交叉点与焊缝起始点重合,即获得焊缝起始点的三维坐标,将该坐标反馈给机器人,控制焊枪运动至焊缝起始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焊接精确度的情况下实现对焊缝起始点导引.  相似文献   

9.
随着船舶行业装备技术的迅速提升,焊接机器人逐步成为加工主力。面对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新一代工业机器人逐步暴露出智能化水平不足、易用性不高的缺点,使得企业转型陷入困局,船舶行业发展亟需智能且易用的焊接机器人。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焊接机器人免编程控制系统,通过优化最近点迭代算法,实现了亚毫米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张昊  黄永德  郭跃  陆青松 《材料导报》2018,32(1):128-134
集绿色化与智能化于一体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具有极高的焊接柔性,在工业生产中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从减小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轴向力方面入手,对一些低轴向力且适用于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能够进一步降低搅拌摩擦焊过程中轴向力的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拓宽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智能材料和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智能材料(intelloigent materials or smart materials)和智能结构(intelligent structure)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并对当前材料研究关注热点的四类智能材料;压电陶瓷和压电聚合物,综合性光纤,形状记忆合金,电流变体和磁流变体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则时对智能材料和结构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intelligent packaging and the future smart kitchen.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elligent packaging in providing the consumer with higher food quality, better convenience and safety in cooking packaged foods using a microwave/convective oven.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智能材料结构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材料结构是一门由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学科,其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现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对智能材料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智能材料结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某中学智能化系统设计为基础,着重对学校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及具体功能等内容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学校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业4.0与智能机械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戴宏民  戴佩华 《包装工程》2016,37(19):206-211
目的探讨智能机械厂的构成和主要运作系统。方法在分析工业4.0的生产智能化特征和智能制造、智能工厂两大核心目标,以及智能工厂应具备数据、互联、集成、转型四大特点的基础上,对机械厂向智能工厂转变的必要性,智能机械厂的构成和主要运作系统,智能机械厂的运行流程进行分析和探索。结论智能机械厂应通过建立信息物理系统CPS建成覆盖全厂空间的智能网络;智能机械厂的智能化运作可划分为智能订货及支付、远程产品开发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等系统;工业4.0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机械厂向智能工厂转变应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智能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智能隐身材料由于具有传感、控制、执行的能力,获得了比常规隐身材料更优越的功能,本文概述了智能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智能隐身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蒙皮、可见光及红外智能隐身、智能声隐身和雷达波智能隐身分别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李明星 《硅谷》2013,(24):5-5,7
智能控制一直都是控制方向的研究焦点,文章对其发展史进行阐述,从它的产生缘由和发展的背景,研究的方向,以及智能控制的使用,到智能控制当前要可克服的困难,再到对其未来的预期。  相似文献   

18.
包装用智能标签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勇  刘林  王凯丽  谭海湖 《包装工程》2017,38(19):121-127
目的综述国内外智能标签在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阐明智能包装的定义,并根据现有文献介绍智能标签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时间-温度智能标签(TTI)、新鲜度智能标签、射频识别(RFID)标签等智能标签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为智能标签未来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提出建议。结论智能标签作为一种应用于包装的新型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国内智能标签的研究虽然有一些成果,但缺乏商业化应用,总体来看我国智能标签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未来包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周云令 《包装学报》2021,13(1):78-85
智能药品包装能够记录患者的服药信息,提示患者服药,跟踪药品物流,有效改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还能打击"假药泛滥"的社会现象。对智能药品包装技术进行分类,并列举一些智能药品包装案例,指出了智能药品包装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智能药品包装技术应向低成本、个性化、增强用户体验以及智能防伪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多感官维度下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使药品包装材料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发挥出更高的应用价值,更好地满足人的感官需求,促进药品包装行业的发展。方法 首先,对智能药品包装材料和多感官包装进行概述;其次,着重阐述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多感官组合的应用;最后,分析其发展趋势。结论 智能药品包装材料较少探索消费者的心理、感官需求,多感官和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融合是智能药品包装的进一步发展。多感官构建起了消费者与产品的桥梁,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为智能药品包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