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余樟清  李伯耿 《涂料工业》1998,28(11):41-44
简要讨论了乳液稳定性的原理,综述了乳液配方、乳胶粒组成和结构对聚合物乳液电解质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稳定性是化妆品的重要指标,选择简便、快速和准确的乳状液稳定性检测方法,对化妆品的生产、保存、使用和配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现有乳状液稳定性检测方法,并展望了化妆品中乳状液稳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龚献  吴玉国  李小玲 《应用化工》2023,(4):1218-1224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对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综述了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的形成以及油水界面膜性质,油水界面膜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其次综合分析了稠油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与静态稳定性,含水率、乳状液粒径分布、乳化温度、界面张力、矿化度以及化学添加剂都对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最后简介了基于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的乳状液粒径分布测量,为研究稠油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的热分解行为、热分解机理、水解稳定性、光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PBO纤维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其水解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较差。通过热处理可提高PBO纤维的强度和模量。指出应进一步研究PBO纤维的稳定性,提高其性能,扩大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海藻酸钠包埋法共固定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用包埋法共固定α-淀粉酶和糖化酶双酶体系,研究了共固定化过程中双酶的比例、pH值、温度对共固定化后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此双酶体系在热稳定性、储藏稳定性、连续使用稳定性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对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张心亚  涂伟萍  杨卓如  陈焕钦 《粘接》2002,23(3):16-18,23
简要叙述了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测定方法,详细地讨论了乳化剂的类型、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对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的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环保型改性丙烯酸酯类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分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有机硅及纳米复合改性制备的涂料印花粘合剂进行的红外、紫外光谱分析与表征、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对比表明,所合成的粘合剂结构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其稀释稳定性、机械稳定性、耐电解质稳定性均良好,但酸碱的加入对纳米体系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环境、物质变化常破坏渣油原有的稳定状态,在不同阶段对渣油的高效加工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渣油稳定性现有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渣油胶体理论和胶体模型的认识。简述了结合渣油胶体稳定性理论而提出的CI、CⅡ、S、NCSI等稳定性预测参数,并对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直接观察法、基于溶剂滴定的参数法、指数评价方法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并就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就渣油胶体体系稳定性研究来说,经典的四组分理论模型和基于溶剂效应来表征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一直是研究重点,然而展望渣油稳定性研究,基于分子水平理论研究以及更便捷准确快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会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从吸附法、包埋法、结合法和交联法等四种固定化方法阐述了固定化最佳条件的选择及其原因,并分析了固定化漆酶的操作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另外对新型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漆酶的稳定性研究前景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5):1231-1235
介绍了乳化液膜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影响乳化液膜稳定性的各项因素,乳化时间和速度、表面活性剂浓度、载体浓度和内水相浓度等,并分析了各项因素的影响机理。同时介绍了一些提高乳化液膜稳定性的途径,如优化乳化液膜制备工艺、优化乳化液膜料相组成与配比、提高乳化液膜稳定性及对吸附离子的选择性、利用离子液体强化液膜稳定性等,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型环境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以四种乳状液作为评价对象,在原有的乳状液稳定性评价方法(破乳电压法和乳化率法)的基础上,新引入了稳定性评分表征法和离心法分别作为乳状液长时间静态稳定性及外力作用下稳定性好坏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四种乳状液的稳定性评分(SV)值都能大于8,且离心率小于30%。  相似文献   

12.
关冬  张霖宙  赵锁奇  徐春明 《化工学报》2022,73(10):4613-4624
重质油的稳定性关乎其开采、储运及加工过程安全。准确的重质油稳定性判定方法对重质油生产及加工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重质油稳定性的经验判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理论层面建立重质油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将提高重质油稳定性的预测准确度,本文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DPD)模拟了不同重质油体系分子的微观聚集态。模拟结果表明,重质油体系的沥青质聚集率与胶体不稳定指数(C.I.I.)及稳定性判定图的判定结果吻合,验证了模拟体系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DPD模拟结果对C.I.I.及稳定性判定图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的稳定性判定图用于重油稳定的快速判定。提出的重质油稳定性判定方法有望用于实际工业过程。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树脂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4种不同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PP)树脂在粉料稳定性、熔融加工稳定性、热老化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发现4种PP树脂稳定性的差异很大,其中,用N型催化剂制备的PP稳定性最好。研究结果表明,引起PP稳定性差异的基本原因为:各种PP中存在的催化剂残留种类和数量不同,其结晶度和微观结构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李国成  张文  吴娜 《化工机械》2010,37(4):444-446,495
利用常用的安定性分析和有限元安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对焦炭塔进行安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焦炭塔塔壁存在径向、轴向和周向的应力,且热应力占主要成分,影响较大。采用安定性准则进行评价,得出焦炭塔满足安定性条件的结论。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有限元安定性分析法是一种较好的安定性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关冬  张霖宙  赵锁奇  徐春明 《化工学报》1951,73(10):4613-4624
重质油的稳定性关乎其开采、储运及加工过程安全。准确的重质油稳定性判定方法对重质油生产及加工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重质油稳定性的经验判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理论层面建立重质油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将提高重质油稳定性的预测准确度,本文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DPD)模拟了不同重质油体系分子的微观聚集态。模拟结果表明,重质油体系的沥青质聚集率与胶体不稳定指数(C.I.I.)及稳定性判定图的判定结果吻合,验证了模拟体系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DPD模拟结果对C.I.I.及稳定性判定图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的稳定性判定图用于重油稳定的快速判定。提出的重质油稳定性判定方法有望用于实际工业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光化学稳定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是光致变色化合物实现工业实际应用的前提和保证。研究比较了几种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可逆光致变色性的热稳定性和耐疲劳性等光化学稳定性能,提出了提高光化学稳定性的几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热氧化安定性是表征航空润滑油高温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影响航空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的因素,探讨了航空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的评定方法,并从分子链结构,外加添加剂等角度,重点研究了提高航空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邹小勇  赵如松  慕朝  房晓 《精细化工》2013,30(2):193-197
采用近红外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水包沥青质模拟油型乳状液的稳定性。考察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沥青质质量浓度以及盐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油水界面张力及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与乳状液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SDBS稳定的乳状液要比SDS稳定;在所考察的条件范围内,沥青质质量浓度越高,乳状液越不稳定,盐能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有利于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而Zeta电位不是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初步阐述了影响渣油稳定性的原因,认识到沥青质组分的结构是影响渣油胶体不稳定的本质,渣油中的饱和组分越多,体系的稳定性越差。并对国内外研究渣油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做了的初步概括以及运用Zematra油品稳定性自动分析仪分析渣油稳定性的优势做了初步的分析,探究了渣油稳定性在石油加工中的作用;并对渣油胶体稳定性在石油炼制中的指导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