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宇凯  纪鹏 《黄金》2014,(2):57-60
采用二次氯化—二次还原法进行了金精炼提纯工艺研究与实践。该工艺主要由粗金粉化、一次氯化浸金、一次还原金、二次氯化浸金、二次还原金、熔炼等环节组成。经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获得的金纯度可达到99.999%以上,且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合理、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2.
生物氧化 -氰化提金工艺是处理含砷难浸金矿石的有效方法之一。该工艺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细菌 ,经培养、驯化后 ,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 ,对矿石中的金属硫化物进行氧化分解 ,使包裹于其中的金矿物暴露解离 ,然后进行氰化提金 ,提高金的浸出率。该工艺以其投资少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工艺操作简单 ,污染轻等优点而最具工业发展前景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3.
卢辉畴  谢文清  李俊 《黄金》2003,24(12):32-33
某锌矿石中锌、金共生关系密切,极难分离。对该矿石采用优先浮选工艺,锌、金回收率低,效益差;采用混合浮选工艺产出锌金混合精矿,其经氰化处理后氰尾渣作为锌精矿出售。该工艺可获得较高的锌、金综合回收率及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王坚 《湿法冶金》1997,(1):12-16
三台山金矿矿三为石英脉型中疏含砷金矿,原采用浮选-金精矿全泥氰化浸出液电解提金工艺。该工艺不够完善,对浮选富集的能给金的浸出和电解带来困难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未采取有效措施,金的回收率低。后改用原矿全泥炭浸法,解吸液电解提金。该工艺从原矿全泥矿浆中浸吸金,相对减弱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对金浸出和吸附的影响,能有效地从石英脉型中疏含砷金矿中回收微细粒金。  相似文献   

5.
自1887年J.MacArfher和R·Forrest发明氰化法从矿石中提金并于1890年美国Mecrur金矿第一个成功地把该工艺用于工业生产中以来,氰化法已成为世界各国从脉金矿中提金的标准方法。该工艺因具有高达96%的金回收率,流程简易及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一直沿用至今,尚没有被别的提金工艺所取代。但是除氰化物为剧毒因而环境保护要求极其严格外,影响该工艺的应用主要是金及其基质的矿物因素。诸如金矿物、金矿石的粒级分布(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石吉友  张静茹  王艳荣 《黄金》2012,(11):53-55
针对某含砷、含硫微细包裹类型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进行了研究。该矿石常规氰化金浸出率仅为12.54%。通过对其浮选金精矿进行生物氧化预处理,并对生物氧化渣提金工艺的氰化法、氯化法、硫脲法进行了浸金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氯化法浸金效果最好,金浸出率可达94.73%,指标优于其他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氯化烘焙—ZLT提金工艺处理某难处理金精矿的小型试验及扩大试验研究结果。在试验确定的4个主体作业工艺条件下,扩大试验金的氯化浸出率达95%,最高可达98%。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对原料适应性强,浸金速度快,金回收率高,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坚 《黄金》1997,18(2):38-42
论三台山金矿提金工艺王坚(长沙矿山研究院)1引言三台山金矿矿石为石英脉型中硫含砷金矿石,原采用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液电解提金工艺。该工艺不够完善,对浮选富集的能给金的浸出和电解带来困难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未采取有效措施,金的回收率低。后改用全泥氰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次王水-二次金还原法进行了高纯金提纯工艺研究。该工艺主要由粗金粉化、王水溶金、赶硝、金还原、金熔炼、废气及废水处理等环节组成。实践表明,采用二次王水-二次金还原法获得的高纯金产品质量稳定,且纯度>99.999%。与电解法、溶剂萃取法相比,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黄金矿山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伟晶  吕永江  王玉红 《黄金》2006,27(7):36-37
针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各中小型黄金生产企业产的金泥、载金炭灰、高品位金精矿等性质特点,研究采用火法炼金工艺。经多年生产应用实践表明,该工艺经济实用,金的冶炼回收率可达99%,产品金成色可达9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某难浸金精矿预处理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某难浸金精矿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经预处理,该金精矿的氰化浸出率仅为56%;经预处理后,氰化金浸出率可达93%。该预处理工艺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投资少,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氰化金泥控电氯化精炼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忠  刘心中  李中宇 《黄金》2006,27(10):33-35
控电氯化金冶炼新工艺是在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电位,实现贵贱金属的分离。该工艺不仅能生产出高纯度的金、银,而且金、银回收率高,金的冶炼直接回收率大于99.5%,金、银的综合回收率在99%以上,同时该工艺缩短了冶炼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提金工艺—硫脲炭浸提金新工艺,最近研制成功。这项工艺与目前使用的直接优先浮选工艺相比较,在磨矿细度、药剂费用以及铜浮选指标相同条件下,金、银回收率可分别提高5%以上。混合精矿再磨后,进行硫脲炭浸提金,可产出48%左右的成品金,比氰化法增加一倍以上。该工艺除适用于一般金矿  相似文献   

14.
孙洪丽 《黄金》2012,(11):72-72
DMI是一种环保型湿法工艺,用于难处理金矿石和金精矿的预处理。矿石经该工艺预处理后,再用常规氰化浸出就可以大幅度提高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提金工艺——硫脲炭浸提金新工艺,最近研制成功。 这项工艺与目前使用的直接优先浮选工艺相比较,在磨矿细度、药剂费用以及铜浮选指标相同条件下,金、银回收率可分别提高5%以上。混合精矿再磨后,进行硫脲炭浸提金,可产出48%左右的成品金,比氰化法增加一倍以上。该工艺除适用于一般金矿  相似文献   

16.
载金炭常压解吸化学提金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  冯玉怀  李海涛  王勇海 《黄金》2009,30(11):43-45
主要介绍了载金炭常压解吸化学提金工艺和应用效果。载金炭经预处理后,在105℃、常压解吸金,解吸责液经化学沉淀生成海绵金。该工艺的应用实践表明,金解吸率可达99%以上,解吸贫炭金品位在80g/t以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某高硫含砷低品位难处理金精矿选别指标,分别采用尼尔森离心重选和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金精矿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障金精矿冶炼净返系数等级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条件为重力倍数60G、反冲洗水量4 L/min、给矿速度400 g/min的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30.97 g/t,金回收率为19.97%的重选精矿;采用试验条件为矿浆浓度20%、沉砂口直径22 mm的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26.02 g/t,金回收率为12.50%的溢流。尼尔森离心重选、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使最终精矿产品的金回收率分别提高1.6%~1.9%和0.7%~1.0%。考虑到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成熟工艺少、后期投资高,故推荐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该金精矿分选试验,以提高该金精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某高铜含金氧化矿为研究对象,在炭浸工艺中采用新型低毒药剂"JC"为浸金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取得了浸出率分别为Au 92.80%、Ag 33.45%的较好指标,金、银浸出率略高于使用氰化钠时。可见,该药剂在炭浸工艺中替代氰化钠浸出该矿是可行的,且用该药剂浸出该矿石时,对金选择性高、浸出速度快。本研究对含金矿石低毒浸金及矿山绿色发展提供有价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浸金剂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金牌"新型环保浸金剂进行了全泥炭浆提金工艺条件研究及工业应用试验。其结果表明,该"绿金牌"新型浸金药剂与氰化钠的浸出效果基本一致,工业试验中金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2%以上。对尾渣的有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药剂的干排尾渣中氰化物含量远远低于氰化浸出工艺的干排尾渣,符合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东海金矿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世勇 《黄金》2009,30(12):45-47
甘肃东海金矿矿石采用堆浸工艺处理,金回收率仅为50%,银回收率为58%。为提高金、银回收率,根据该矿石性质,进行了浮选工艺回收金试验。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金的回收率达到87.13%,银的回收率达到9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