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油田含聚采出水中还原性物质二价铁和硫化物含量高,对聚合物分子产生严重的降解作用,造成稀释聚合物母液时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下降,影响聚驱配注效果。为有效降低含聚采出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可采用曝氧技术处理含聚采出水。曝氧工艺分两种,空压机曝氧工艺和射流器曝氧工艺,但曝氧效率低,还原性物质去除效果差;将空压机曝氧工艺改进为曝气头曝氧工艺,可提高曝氧效率;通过对空压机曝氧工艺、射流器曝氧工艺、曝气头曝氧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对处理效果进行对比。最终结果表明,陶瓷刚玉曝气头能提高氧的利用率,陶瓷刚玉曝气头曝氧工艺比现有曝氧工艺曝氧效果更佳,在气水比0.6∶1~1.5∶1,曝氧时间3~6 h条件下,可有效降低含聚采出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含量,提高稀释聚合物母液黏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地面系统在污水处理和回注的过程中,通过射流曝氧解决管线腐蚀与结垢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经过分析表明,由于油田污水中存在的大量硫酸盐还原茵发生了生化反应,造成管线内壁腐蚀.现场曝氧杀菌试验证明,曝氧工艺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除茵防腐效果.通过调控好现场参数,对污水进行二次射流曝氧,能够取得更稳定、更好的杀菌效果,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注入水质合格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聚合物驱油工艺中,一般采用含油污水稀释聚合物母液,对稀释用含油污水进行曝氧处理,可提高含油污水水质、降低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减少聚合物干粉用量,从而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介绍了大庆杏北油田射流曝氧工艺流程,通过试验,分析了影响曝氧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影响射流器曝氧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射流器的进出口流量和压差;曝氧污水的氧含量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无法降低含油污水温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减少曝氧罐缓冲时间的方法降低氧含量的损失;污水水质越好,曝氧效果越好,且曝氧污水氧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4.
1.射流曝氧原理 射流曝氧是一种较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应用于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而在油田污水处理方面还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它主要由射流器工作水泵等组合而成,工作水泵出水通过射流器喷出,形成高速水流,射流器的喉部产生负压,通过进气管自动吸入空气,在射流器喉部扩散,与管中水流高速混合搅拌,形成气水混合物,从射流中喷出,产生强烈的涡流,搅拌的同时,大量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通过采用曝氧气处理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以混凝除油、过滤除杂为主要技术的处理工艺基础上,对采出水回注前进行曝氧处理以降低所配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已成为三次采油聚合物驱地面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建立科学的采出水曝氧程度评价方法,规范了采出水曝氧前、后水质溶氧量的普适性测试方法,研究了水质溶氧量和采出水曝氧后矿场配注流动工况对聚合物溶液黏度、抗剪切性和黏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氧管比色法需根据采出水曝氧前后溶氧量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测氧管,而电化学探头法在通用性和解析度方面更具优势,可优先选择;随着采出水曝氧程度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提高,采出水的溶氧量从曝氧前的0.25 mg/L增至9.42 mg/L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增幅为14.88%~19.16%,聚合物溶液浓度越大,黏度损失的控制效果越显著;抗剪切性能和弹性行为也明显改善,采出水曝氧后流动工况(流速和流动沿程距离)对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抗剪切性和黏弹性的影响较小;用大庆油田污水站采出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水质初始最佳溶氧量约为6 mg/L。研究结果从定性到定量科学化构建了降低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的油田采出水曝氧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水中细菌与聚丙烯酰胺双向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阐述了聚驱产出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等菌种及其代谢产物在厌、曝氧条件下对产出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程度,同时对各种细菌在厌氧和曝氧条件下的生存和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的代谢产物对聚合物粘度影响很大,通过曝氧能大大减缓这种影响;聚合物对腐生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硫酸盐还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铁细菌为一类兼性好氧微生物,能够在较为广泛的溶解氧浓度下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利用污水配制化学驱油剂己成为油田污水利用的一种选择。油田污水含有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铁菌(IB)等,很大程度降低了化学驱油剂的性能。针对现场需求,应用室内曝、厌氧实验方法,研究了氧对化学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的影响;同时,对杀菌剂在曝氧和厌氧条件下的杀菌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曝氧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和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要高于厌氧条件下的黏度值,其配制的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要比厌氧条件下的界面张力值低,杀菌剂可以一定程度改善驱油性质。利用曝氧采出污水配置化学驱油剂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波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27(2):41-41,44
聚合物驱油由于大量采用清水配制和稀释聚合物溶液,致使油田采出污水无法完全回注到地下,造成了污水大量外排及环境污染。为了应用油田采出污水配制和稀释聚合物溶液,减少油田污水外排,需要对污水进行曝氧处理以提高注入的聚合物溶液的地面粘度,同时使该溶液具有较好的抗降解性能,在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时,一般要求处理后的污水含氧量要达到0.8~1.0mg/L。经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十五曝氧站现场试验,在初始粘度和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可以达到相同的驱油效果,且降低了污水含氧量指标。近年来经不断的改进完善,曝氧工艺技术已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45℃下对溶解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表观黏度(170 s-1)的影响作了全面的实验研究。采油污水取自大庆采油二厂,矿化度4013、Fe3+、∑Fe、SO42-分别为0.2、1.09、.6 mg/L。厌氧实验操作和测试均在Bactron 1.5型厌氧室中进行。污水中SRB菌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厌氧条件下增速远大于曝氧条件下的增速,放置7天时菌数相差6~600倍。用脱氧和含氧加盐蒸馏水配制的抗盐型和功能型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均随放置时间延长(1~10天)而减小,脱氧溶液的黏度总是明显大于含氧溶液。0.5 g/L超高分聚合物溶液在厌氧和曝氧条件下放置时,黏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减小,分别由1天时的22.2和28.8 mPa.s减至60天时的2.7和3.4 mPa.s,曝氧条件下的黏度总是大于厌氧条件下的黏度;加入甲醛杀菌剂使溶液黏度的减小趋缓,60天时为8.9和9.6 mPa.s;在4~8mg/L范围改变含氧量,当含氧6 mg/L时放置2~40天时的黏度均最大,40天时为18.2 mPa.s。6 mg/L为污水的合理曝氧量。分析了聚合物降解、SRB菌作用、杀菌剂作用等机理。表6参10。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井口黏度检测值普遍偏低的现象,本文研究了水质及溶解氧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井口黏度的影响,以室内研究结果为依据,对三东4#注入站三口井污水配制聚合物过程中添加稳定剂的效果进行了考察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厌氧、曝氧条件下在注聚井口取样,在厌氧、曝氧条件下检测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发现,溶解氧是影响污水聚合物溶液井口黏度的关键因素,能引起井口黏度的大幅度损失,从而导致污水聚合物溶液井口黏度检测值普遍低于其真实黏度值;在厌氧条件下取样或在曝氧条件下添加甲醛取样,井口黏度检测值接近于真实值。同时加入稳定剂能明显改善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溶液黏度保留值,老化90天时的黏度保留率分别80%、70%、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