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出现的"混合松香"问题,使得一些歧化松香生产厂家遇到了一些困难,生产出来的歧化松香产品达不到广大客户的质量指标要求或者提高了生产成本。针对"混合松香"对歧化反应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用马尾松松香按一定比例分别混入不同树种的松香制备得混合松香,再进一步进行歧化反应实验,根据歧化反应各时间段的枞酸与去氢枞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混合松香对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马尾松歧化反应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加勒比松使歧化反应的成本提高,湿地松和南亚松的歧化反应产品难以达到客户的质量指标。如果在生产歧化松香的马尾松中混入了这些树种的松香将会影响到歧化反应的效果和产品质量。因此作者建议歧化松香生产厂家要严格将不同树种的松香与马尾松松香进行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
混合松香对歧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出现的“混合松香”问题,使得一些歧化松香生产厂家遇到了一些困难,生产出来的歧化松香产品达不到广大客户的质量指标要求或者提高了生产成本。针对“混合松香”对歧化反应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用马尾松松香按一定比例分别混入不同树种的松香制备得混合松香,再进一步进行歧化反应实验,根据歧化反应各时间段的枞酸与去氢枞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混合松香对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马尾松歧化反应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加勒比松使歧化反应的成本提高,湿地松和南亚松的歧化反应产品难以达到客户的质量指标。如果在生产歧化松香的马尾松中混入了这些树种的松香将会影响到歧化反应的效果和产品质量。因此作者建议歧化松香生产厂家要严格将不同树种的松香与马尾松松香进行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歧化松香生产、应用和松香催化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着重从生产工艺、产品用途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指出今后松香催化歧化反应的研究主要方向是明晰催化反应机理,进而制备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开发新工艺生产高含量去氢枞酸的歧化松香,寻找新的去氢枞酸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GC和GC-MS-DS联用技术在线跟踪分析了Pd/C催化剂上松脂直接催化歧化反应过程主要化学组成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探讨了松脂催化歧化反应机理.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歧化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脂可直接催化歧化反应同时获得歧化松香和对伞花烃,在250℃、催化剂用量0.05%(占松脂的质量)的反应条件下,反应90 min时脱氢枞酸与枞酸含量分别占酸性物含量的79.15%和0,对伞花烃含量占中性油含量的62.52%;松脂中酸性物的反应速度大于中性油,在二者同时进行的氢转移反应中,树脂酸脱氢与萜烯脱氢反应均是主反应;以松脂为原料的歧化反应速度大于松香为原料的歧化反应速度,直接以松脂为原料进行一步催化歧化反应,萜烯不仅作为溶剂降低了反应体系的粘度,促进了液固传质并促进了枞酸芳构化反应的进行,同时树脂酸提供了有机酸的质子源,使松节油中的双环单萜异构并芳构化形成对伞花烃. 本研究为该反应动力学研究和反应条件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甲基三氯硅烷歧化法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从甲基三氯硅烷出发,通过歧化反应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的两种方法:低压歧化反应和高压歧化反应,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和歧化反应原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探讨了PA100、Amberlyst 21、D301R、D66对三氯氢硅歧化反应催化效果,筛选出最佳催化剂PA100。以PA100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在330~400 K,研究三氯氢硅歧化反应动力学,探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填充量及催化剂颗粒大小对三氯氢硅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平衡时三氯氢硅转化率越高;催化剂填充量和颗粒大小对平衡时三氯氢硅转化率几乎没有影响。根据三氯氢硅歧化反应机理和实验研究,建立三氯氢硅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化学平衡常数,通过Arrhenius公式得出三氯氢硅歧化反应正反应活化能129. 60 kJ/mol,逆反应活化能61. 74 kJ/mol,对催化剂PA100进行SEM、TEM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 ,在氯化钴和硼酸催化作用下 ,用尿素氨化 ,制得了歧化松香腈 ,以歧化松香计 ,歧化松香腈的收率为 83.3%。讨论了原料比、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Pd/C为催化剂、马尾松和湿地松松脂为原料并利用其自身所含松节油作溶剂进行催化歧化反应制备歧化松香和对-伞花烃的研究.采用GC-MS和GC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松脂催化歧化反应产物,并探讨了松脂歧化反应的竞争机制,发现酸性物与中性油的分子间氢转移反应均以脱氢反应为主,主产物为脱氢枞酸和对-伞花烃,伴随少量加氢反应.考察了搅拌速度对外扩散的影响,表明当搅拌转速大于500 r·min-1时,即可消除外扩散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由均匀实验设计方法确定了Pd/C上马尾松松脂催化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60℃,催化剂用量为占松脂质量的 0.2%,反应时间为 180 min,该条件下脱氢枞酸含量(占酸性物的重量百分数)和对-伞花烃含量(占中性油的重量百分数)分别为 89.45%、61.76%,所得产品优于ZB B72002-1984 的特级歧化松香指标.比较了马尾松松脂与湿地松松脂催化歧化反应的效果,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以马尾松松脂为原料制得的脱氢枞酸比以湿地松松脂为原料制得歧化产品中脱氢枞酸的含量高18%、对-伞花烃含量高16%.  相似文献   

9.
SD-01甲苯择形歧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深波 《天津化工》2006,20(6):34-37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高空速、低氢烃比甲苯择形歧化催化剂SD—01在中石化股份公司天津分公司进行工业应用。本文介绍了国内首次进行甲苯择形歧化催化剂SD-01工业应用的开车过程和催化剂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公开报道的同类催化剂工业应用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多晶硅行业的生产背景和现状,概述了由四氯化硅和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制备三氯氢硅的反歧化方法和四氯化硅氢化制备三氯氢硅的氢化方法,氢化方法主要包括热氢化法、低温催化氢化法、冷氢化法、氯氢化法、等离子体氢化法等,重点归纳了新型氢化技术低温催化氢化法,并介绍了反歧化方法和多种氢化方法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各种方法综合性的分类与讨论,指出了现存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周立雪 《化工时刊》2003,17(2):23-28
国内外甲苯歧化工艺研究。一直围绕着对传统的4种歧化工艺技术改进。一方面以提高产物中对二甲苯的势力学平衡浓度为目的。通过改变甲苯歧化催化剂的性能。以纯甲苯为原料,可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和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混合甲苯的歧化工艺,充分利用三甲苯原料,到目前实验室初试阶段的工艺研究表明,仍没有达到高转化率和高对二甲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内外芳烃生产中采用的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及其催化剂,重点介绍甲苯择形歧化工艺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蒋文  李瑛  刘化章 《工业催化》2012,20(3):28-3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维氏体歧化反应发生的温度、歧化率以及助催化剂对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维氏体中铁离子缺位浓度(Fe2+/Fe3+)的增大,歧化率逐渐降低。助催化剂对Fe1-xO的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研究的助催化剂中,CaO、MgO、ZrO2和V2O5对Fe1-xO的歧化抑制作用较强,这与它们能很好地溶解于铁氧化物晶粒中有关;Al2O3、TiO2、K2O、CeO2和混合稀土氧化物对Fe1-xO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弱。多助催化剂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抑制Fe1-xO歧化反应的发生,不同样品发生歧化反应的温度相差不大,起始温度约为260 ℃,峰顶温度约为320 ℃,终止温度约为400 ℃。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甲苯歧化工艺研究,一直围绕着对传统的4种歧化工艺技术改进。一方面以提高产物中对二甲苯的热力学平衡浓度为目的,通过改变甲苯歧化催化剂的性能,以纯甲苯为原料,可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和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混合甲苯的歧化工艺,充分利用三甲苯原料;并综述了国内外甲苯歧化催化剂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碳四烯烃歧化制丙烯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烯烃歧化技术制备丙烯是实现剩余碳四烯烃综合利用以及增产丙烯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研究机构利用碳四烯烃歧化生产丙烯工艺的研究进展:美国Phillips(Lummus)公司工艺比较成熟,现已有工业化装置采用;法国Insti tutFrancaisduPetrole工艺可在低温下进行,但原料对杂质敏感,处于中试阶段;德国BASF工艺无须外加乙烯;南非Sasol公司工艺适合F-T反应产物的歧化,可以与合成油装置实现对接;UOP工艺将甲醇制烯烃技术与碳四烯烃歧化技术相结合,具有相当的经济优势,并即将工业化;而美国ARCO(Lyondell)公司工艺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工艺仍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指出我国解决碳四馏分出路的重要途径就是采用歧化技术生产低碳烯烃,尤其是丙烯、己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世界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聚酯和对二甲苯的供需状况及未来需求发展趋势;介绍了当前芳烃主要生产技术,包括催化重整、芳烃抽提、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和二甲苯分离等;指出了扩大芳烃原料来源、通过催化剂的改进提高甲苯歧化过程的对二甲苯选择性、提高C9及以上重芳烃处理能力、提高乙苯转化率等将是未来芳烃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松香歧化反应的新型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震 《工业催化》2006,14(1):30-34
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制备催化剂,开发出了用于松香歧化反应的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并对其用于松香歧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的N/L-T催化剂,在500 ℃焙烧2.5 h,经预处理(用氢气在300 ℃还原3 h),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得出歧化松香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270 ℃,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用量为2.5%。  相似文献   

18.
19.
The disproportionation of triethoxysilane was carried out in a fixed-bed flow reactor over the solids obtained by heat-treating calcium hydroxide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In the disproportionation, the reaction proceeding to completeness to afford silane and tetraethoxysilane occurs to far lesser extent: predominantly diethoxysilane is obtained together with tetraethoxysilane. Dimethoxysilane is obtained by the disproportionation of trimethoxysilane also over the heat- treated calcium hydroxid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