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磊  张乾庆  和岩 《计量技术》2010,(7):64-65,49
原油贸易计量分为动态计量、静态计量两种方式。动态计量使用的计量器具主要为容积式流量计,静态计量主要为立式金属罐、铁路罐车、汽车衡、油驳等。降低原油交接中的计量误差,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综合损失。笔者将本企业对原油交接计量的情况予以小结,以此作为有关单位在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管道输送原油的交接方式有静态计量和动态计量两种。随着企业的发展,原油采购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和变化,给计量管理带来较大难度,静态计量很难适应新的计量形势,动态计量将全面取代静态计量。在动态计量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原油采样的准确性、样品化验的准确性以及流量计运行状况对原油损耗的控制尤为关键,有助于找到影响管输损耗的  相似文献   

3.
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对于原油生产企业、石油化工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用于原油贸易交接计量的计量方式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已经由原来的立式金属罐交接计量改为流量计交接计量。流量计的使用,简化了计量工作,降低了各计量环节中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几年来对原油交接工作的实践和探索,对影响交接计量准确性的因素有了一些的认识,本文主要对影响原油计量准确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宁 《中国计量》2001,(11):18-19
天津石化公司的计量工作立足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完善计量技术措施 ,依法自主管理、强化计量法制监督 ,把计量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 ,有效地发挥了计量基础保证作用。一、从成本管理入手加大计量监督力度1 搞好原油进厂的计量监督 ,减少企业损失1999年由于企业重组 ,公司从海上引进原油数量大、品种多 ,为原油减亏提出了新的课题。该年1~3月份海上原油亏损率高达0 64% ,计量部门对此进行了多次跟踪调查 ,发现主要由于原油凝固点不同 ,卸油时加热温度难以控制造成。卸油温度低 ,原…  相似文献   

5.
三年来,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不断深化计量改革,加大计量投入,完善计量保障体系,使公司在生产优化控制、节能降耗、降低损耗、成本核算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狠抓计量“三关”,数据真实,降低损耗,加强核算,企业降本又增效第一关是把住入厂计量关,避免效益损失。公司入厂计量主要有原油、天然气、轻烃、石脑油、原煤、化工三剂、酸、碱、水、电、蒸汽等交接计量,密切配合供出方交接计量工作,执行标准,规范操作。公路、铁路运输进厂的,加强监测,完善卸车设施,保证卸车尽量卸净,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原油计量仍然采用人工读数(温度、压力和流量)、手工补偿修正的方法,工作量大,计算结果容易出错且难以管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原油计量油量自动补偿计算方法,并开发了原油自动计量及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现场数据(温度、压力和流量)的自动采集和存储、油量自动补偿计算以及计量工艺流程实时监测、历史数据的查询和分析等管理方面的功能,极大的减少了工人工作量,降低了人为误差,提高了管输原油动态计量的准确性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萍 《中国计量》2012,(10):36-37
一、加强原油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公司.随着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提出了降低综合损失的新目标,除了生产装置加工损失和油品储运损失外.控制原油进厂损失也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每年原油进厂、成品油出厂总量达700万吨以上。价值人民币上百亿元。原油进厂量以油罐计量复核验收;成品油的贸易交接通过海运、陆运、铁运和管路输出。大部分以质量流量计计量,其余以油罐、电子汽车衡、轨道衡计量。由于炼油企业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量大价高,如果每年损失0.1%。就将损失约  相似文献   

9.
联合站是油田油气集输过程中的重要生产环节,是集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计量、原油外输、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过程。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期,联合站原油计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各区块地质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关系到原油产量的上产,关系到采油厂采收率的真实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原油计量精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油品取样、油品化验、流量计的检定等对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影响是最大的。只要认真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一定能将计量跌差控制在合师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联合站是油田油气集输过程中的重要生产环节,是集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计量、原油外输、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过程。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期,联合站原油计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各区块地质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关系到原油产量的上产,关系到采油厂采收率的真实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原油计量精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油品取样、油品化验、流量计的检定等对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影响是最大的。只要认真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一定能将计量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油田采油队原油计量系统组成及射频含水仪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原油计量准确度的原因,探讨了降低原油计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郝权红 《工业计量》2000,10(2):16-17
过去 ,从企业领导到职工 ,多数人认为计量是没有效益的 ,计量部门是一个大的消费部门。这个错误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逐渐冲刷人们头脑中的错误观念 ,计量效益的显性体现逐渐改变了人们头脑中的偏见。紧紧抓住好的计量效益点 ,就可以为企业挽回或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效益点可以随着我们管理深度和广度而提高 ,可以同时抓住各种效益点 ,向计量要效益也是目前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计量效益的来源 (计量效益点 )及结算方法介绍如下 ,以求与同行探讨和分析。1 原油途耗、卸车船损耗及索赔额1 1 降低原油…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国内各大油田和炼化企业计量交接原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动态计量方式,主要是管道输送过程中的计量;二是静态计量方式,主要是采用大罐、罐车等容器在原油静止状态下的计量。由于在计量交接过程中,计量误差不可避免,并因此给交接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油品计量误差,提高交接计量准确度是双方交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在输送原油的过程中,仪器、测定、记录等这些因素都对原油计量的准确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章从生产实际出发,分析影响原油计量准确性的具体因素,并且基于此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原油交接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降低原油交接计量误差的解决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进而重点的论述了我国石油企业的原油交接计量工作。  相似文献   

16.
油品计量是石油化工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油进厂的计量、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物耗能耗的确定、成品油销售的计量,都是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信誉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如何应用动态质量法提高汽柴油销售计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生产和生活中的用电量在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在发展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激烈,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企业也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电力企业发展来讲,要更加重视电量的损失,采取措施节能减耗,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电能计量是电力企业交易的秤杆子,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中要采取新的措施,重视电能计量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电能计量技术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计量信息系统在石化企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RP及MES系统已在中石化各分公司先后实施,因此石化企业对计量数据的实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及计量数据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信息系统通过将实时数据库和衡器系统的计量数据统一采集、监督,逐步提高计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计量数据的分析,找出企业物流中的损耗,发现计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能源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能源计量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1.对能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管理。2.一些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有些能源计量器具老化、落后,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联合站是油田油气集输过程中的重生产环节,是集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计量、原油外输、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过程。目前,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期,随着井口采出液含水量的增加,联合站的来液量增大,负荷增加。同时,联合站外来进液量波动增大,给联合站的原油准确计量和外输带来很大影响。联合站原油计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各区块地质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关系到原油产量的上产,关系到采油厂采收率的真实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联合站的原油计量精度,是摆在采油厂面前的一项重工作。影响原油计量精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油品取样、油品化验、流量计的检定等对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影响是最大的。自动取样法取样均匀,分量准确,很好地改善了样品的代表性,解决人工取样代表性差的问题,因此能大大降低原油计量误差。原油化验参数很多,其中原油密度和原油含水化验对原油计量是最重的。密度化验误差主是由测量设备误差和不当操作造成的。只认真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一定能将计量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