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于水处理填料的超轻污泥-粉煤灰陶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脱水污泥、粘土为原料,以粉煤灰为添加剂烧制超轻污泥陶粒。通过配比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原料添加量和工艺流程;由L18(37)正交试验,得到应用于水处理填料的超轻污泥陶粒的最佳配料比例和最佳烧制流程;最后将所得超轻污泥陶粒进行ICP-AES分析并与商品陶粒进行SEM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于污水处理填料的超轻陶粒吸水率49.46%,堆积密度365.50kg/m3,颗粒密度1047.78kg/m3。经有毒金属浸出测试证明,生产的超轻污泥陶粒有毒重金属浓度在国标要求范围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以济南粘土,淄博某砖厂粘土和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脱水污泥为原料,不添加任何膨胀剂烧制污泥陶粒。首先对两种粘土进行化学成分分析(EDX),矿物成分分析(XRD)和热重量分析(TGA);之后将粘土和污泥分别进行配比烧制试验,得到不同原料和配比所生产污泥陶粒的物理性质;最后对两种污泥陶粒进行矿物成分分析(XRD)和微观结构分析(SEM)。实验结果表明,济南粘土适合于烧制轻质污泥陶粒;淄博粘土更适合于烧制超轻污泥陶粒。两种粘土化学成分除含铁量外其它成分基本相似但矿物组成有所不同,并且污泥陶粒物理性质的变化随着污泥添加量的增大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趋势。由于两种粘土中所含铁量的不同,生产的两种陶粒在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煤灰和粘土为原料制备轻质/超轻粉煤灰陶粒;从原料化学成分的角度推理膨胀过程并推导出可以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的成分比例.首先对两种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EDX)和热分析(DSC/TGA);之后对原料进行配比烧制试验,得到不同原料和配比所生产粉煤灰陶粒的物理性质;最后对产品进行微观结构分析(SEM)和矿物组成分析(XRD).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中含有的成气成分和粘土中含有的助熔成分是引起粉煤灰陶粒高温膨胀的主要原因.产生膨胀现象的骨架成分:成气成分:助熔成分≈78.5:4.0:16.5.  相似文献   

4.
王向阳  潘志华  邢亚兵  赵斌 《材料导报》2016,30(14):130-134
陶粒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保温材料,研究了预湿、有机硅浸渍、改性环氧树脂浸渍和环氧树脂包裹4种不同陶粒预处理方式对陶粒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陶粒表面预处理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陶粒表面预处理方法中,有机硅浸渍处理陶粒吸水率最低,其72h吸水率达到15.9%;采用环氧树脂包裹处理的陶粒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最低,45min坍落度经时损失达到6mm;环氧树脂包裹处理提高陶粒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提高了5.9%,且陶粒泡沫混凝土抗冻融性最优;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以环氧树脂包裹处理的陶粒制得的陶粒泡沫混凝土中,陶粒界面过渡区晶粒尺寸小、结构致密。  相似文献   

5.
工业固体废弃物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阐述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烧胀陶粒的可行性,综述了以煤矸石、粉煤灰、钢渣、尾矿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烧胀陶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烧胀陶粒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部蠕变地层TBM工法隧道的管片衬砌配合陶粒可压缩层的让压支护技术。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陶粒可压缩层的让压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围岩蠕变特性和陶粒可压缩性建立了围岩、陶粒可压缩层和管片衬砌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得到了不同隧道埋深和不同厚度的陶粒填充层时围岩变形和管片衬砌支护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深部蠕变地层确保管片衬砌长期安全的陶粒可压缩层最小填充厚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陶粒内部蜂窝状孔隙构造使其具有高可压缩层性,可以有效地吸收围岩蠕变变形,消减管片衬砌支护压力,改善其受力特性;理论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围岩、陶粒可压缩层和管片衬砌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管片衬砌壁后填充陶粒可压缩层的厚度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研究结果对未来TBM工法在深部蠕变地层修建隧道的支护结构型式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贾兴文  吴洲  何兵  樊先平 《材料导报》2013,27(12):131-135
陶粒吸水会加速陶粒泡沫混凝土拌合物中泡沫的破灭,导致坍落度经时损失和表观密度显著增大。采用预湿、EVA乳液浸渍和憎水剂浸渍对陶粒进行预处理来降低陶粒的吸水量,并以陶粒泡沫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和表观密度表征泡沫的稳定性,对比3种预处理方式对陶粒泡沫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湿处理可以改善泡沫的稳定性,保持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采用浓度5%和10%的EVA乳液处理陶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采用20%的EVA乳液处理陶粒对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陶粒憎水处理导致泡沫快速破灭,使陶粒泡沫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显著增大;制备陶粒泡沫混凝土时,更宜采用预湿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一、项目所在地安徽省怀宁经济开发区二、项目主要内容华信博伟(安徽)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车辆轻量化内外饰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新技术企业。SMC超轻高强度复合材料轻量化部件生产项目,主要投资建设SMC超轻高强复合材料生产产品线及配套设备、产品性能检测设备、产品模具、研发楼、办公室、宿舍楼、库房、无形资产费用、其他资产费用以及充实企业流动资金等。公司业务涉及研发制造车辆成型SMC保险杠、导流罩、前面板、踏步、新能源车辆充电桩、电柜总成、高铁窗框、高铁内饰板、高铁整体卫生间、洗手间、电信光  相似文献   

9.
朱凯健  田志强 《安装》2023,(S2):134-136
针对传统的承台和集水井常采用的砖胎膜成型工艺施工流程复杂、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预制陶粒板胎膜施工技术,即使用预制陶粒板代替砖胎膜,具有施工简便、效率高、质量好等优点,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喷射沉积铝合金板坯含有一定量的孔隙、直接轧制时易出现板坯表面横裂及边裂的问题,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准等静压轧制工艺-陶粒轧制.主要研究在陶粒轧制工艺过程中传压介质对喷射沉积8009/SiCP铝合金板坯轧制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陶粒轧制过程中合理设计、选取及控制传压介质,避免了板坯轧制变形过程中裂纹的形成,有效地提高了喷射沉积铝合金板坯的轧制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超轻EVA交联发泡材料特点的分析,探讨了这种材料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方面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超轻EVA交联发泡材料的主要用途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综述陶粒的分类、陶粒制备工艺、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陶粒的原理;粉煤灰、尾矿、废渣、污泥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制备陶粒的技术;以及陶粒用作吸附材料、制备混凝土砌块、制备支撑剂方面的应用。提出固体废弃物制备陶粒的技术有研究基础,可行性较高,是发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认为未来应充分发挥大宗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特点与成本优势,制备质轻、多孔、高强陶粒并提高产品综合性能;烧结法制备陶粒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是通过配方优化、装备研发等降低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13.
Mg-Li超轻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Mg-Li超轻合金的合金系研究、制备新技术及其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Mg-Li超轻合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夏光华  谢穗  赵晓东  廖润华 《功能材料》2012,43(10):1295-1298
以工业废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密度与水接近(0.80~1.10g/cm3)且耐磨性好的高活性多孔悬浮陶粒。通过非均相凝聚、涂层法对悬浮陶粒表面进行荷正电改性,并对改性陶粒的吸附性能、铁负载量、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抗压强度、表面形貌、表面电性及改性涂层的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优化的改性条件为:氯化铁浓度为1mol/L,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3h。此条件下的改性陶粒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86.3%,是未改性陶粒的3~4倍。检测结果表明改性陶粒表面附着一层厚度不均的铁氧层,其主晶相为α-Fe2O3,呈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15.
应用分形理论考察5种储能陶粒样品的粒度分布分形特征,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储能陶粒的粒度分布分形维对石膏板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储能陶粒样品的体积累积频率和粒径与最大粒径比值的双对数值呈线形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5~0.98之间,强的相关表明各储能陶粒样品的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是客观的;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粒度分布分形维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6.
污水污泥页岩陶粒的烧成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定合理的污水污泥页岩陶粒烧成工艺及揭示污水污泥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污水污泥掺量对陶粒烧胀性能的影响以及预热、焙烧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陶粒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污水污泥和烧成工艺对陶粒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水率80%左右的污水污泥掺量30%时,可获得表观密度700 kg/m3左右的轻质陶粒;适当降低预热温度、缩短预热时间、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烧时间有利于获得轻质污泥页岩陶粒.掺加污水污泥有利于页岩陶粒烧胀性能提高,但需要控制合适的烧成工艺.  相似文献   

17.
超轻镁合金的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首次系统介绍了超轻镁合金的研究历程。从合金化、复合材料、快速凝固与超塑性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超轻镁合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提出了对陶粒进行孔结构设计的方法,采用不同粒径范围的造孔剂,逐层包覆制备由内而外,孔径梯度变化的结构型陶粒,来增强材料蓄水效果。重点探讨了陶粒的孔隙变化对其吸水、保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压汞法(MIP)、Image-Pro Plus (IPP)等方法对孔结构设计多孔陶粒的物相组成、孔结构分布、微观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孔结构设计的陶粒试样吸水、保水效果好于未孔结构设计的陶粒试样。随着造孔剂粒径的增大,高温烧结后陶粒的孔隙随之增大,陶粒试样的吸水、保水性能却在下降。当煤粉掺量10%,烧结温度1 000℃,保温时间30 min时,孔结构设计的内孔大外孔小的陶粒物理性能最优,其吸水率为22.75%、堆积密度为721 kg/m3、筒压强度为3.39 MPa,在50℃烘干时水分能保持47 h,优于普通陶粒的18 h。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物料配比和煅烧工艺对以凹凸棒石黏土、 锯末(造孔剂)和水玻璃(粘结剂)为原料制备的凹凸棒石基多孔陶粒(PC)性能的影响。利用所制备多孔陶粒的抗压强度作为衡量陶粒质量的指标, 通过单因素、 正交实验来优化陶粒的物料配比和煅烧工艺, 并通过XRD、 SEM表征多孔陶粒特性。结果表明: 物料的最佳质量比为凹凸棒石黏土:锯末:水玻璃=10:2:1; 在最佳煅烧条件下(700℃, 煅烧3 h)可以制备出满足国家标准的水处理用陶粒; 所制备陶粒内部存在大量分布均匀、 三维连通的气孔, 适合微生物的附着。  相似文献   

20.
毕东苏  王春杰 《功能材料》2007,38(A09):3346-3348
粉煤灰陶粒是由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加少量粘结剂和固体燃料,经混合、成球、高温焙烧而成。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且内部存在着铝、硅氧化物等活性点,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易于再生,便于重复利用,因此粉煤灰陶粒是一种廉价的吸附剂。综述了粉煤灰陶粒用作水处理滤料以及其在含金属离子的废水、腐殖废水、含磷废水、含氟废水、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