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甜味剂的应用及其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单一甜味剂的特性以及甜味剂复配后的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复合甜味剂有改善口感、提高甜味的稳定性、协同增效从而降低成本的作用,并介绍了复合甜味剂在蜜饯、饮料、焙烤等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了开发复合甜味剂应注意的安全性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三氯蔗糖的特性及其在罐头和饮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三氯蔗糖是无热量高倍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600倍。具有良好甜味,耐酸、耐高温、耐贮藏,是应用于罐头及饮料的理想甜味剂。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导刊》2009,(3):23-25
饮料及饮料添加剂的发展脉络   与饮料质量安全最为相关的添加剂有稳定剂.甜味剂、着色剂、护色剂、防腐剂.稳定剂具有悬浮、增稠等作用,可以使饮料中的各种成分成为一体,并赋予饮料良好口感;甜味剂可以赋予饮料相应的甜味;着色剂可增加对饮料的嗜好并刺激食欲;护色剂是增强饮料色泽的非色素物质;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延长饮料的保质期.   ……  相似文献   

4.
以果葡糖浆替代饮料中的部分蔗糖,以及用高倍甜味剂与果葡糖浆复配替代饮料中的部分蔗糖进行试验,对其口感、甜度等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当甜度一定时,饮料中果葡糖浆替代蔗糖比例为30%~40%时,其口感与单独添加蔗糖时差别最小,对产品风味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高倍甜味的性质、特性和应用意义,综述了高倍甜味剂在我国的生产、应用现状、分析了高倍甜味剂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倍甜味剂代替蔗糖用在甜牛奶中可以减少热量,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士。不同的高倍甜味剂具有不同的感官特性和物理性质,甜味剂的复配和添加工艺分别对甜牛奶最终的口感和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用高倍甜味剂在牛奶中的复配情况,感官测评以及添加工艺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甜味剂是酸乳饮料生产中的基本原料,使用甜味剂的目的是赋予酸乳饮料以甜味,适合人们的嗜好。由于酸乳饮料的pH在3.6~4.2之间,因此能在酸乳饮料中应用的甜味剂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酸性,且不破坏酸乳饮料中的乳酸菌群。可在酸乳饮料中使用的甜味剂很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丰富,由食糖所引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将高倍甜味剂应用于酱油中的可行性.通过感官评价小组,采用三点嗜好法,顺位排序法和定量描述法等科学的评价方法,经过综合分析获得对酱油的口感有明显改善作用的甜味组合.配方为蔗糖0.5%,三氯蔗糖0.0025%,能降低酱油成味,同时能提高酱油的鲜味.  相似文献   

9.
<正>淀粉衍生物作为改善饮料感官性状的重要配料,已有悠久的历史。从传统的碳酸饮料、非碳酸饮料、固体饮料、含酒精饮料到现今的新型功能饮料,高果玉米糖浆(HFCS)和麦芽糊精一直是标准配料。 淀粉衍生物可为饮料提供甜味,增强风味,改善口感和提高稳定性;亦是一些营养剂和发酵萃取物原料,如可用以生产特殊的啤酒添加剂;葡萄糖焦糖色素还是可乐型饮料重要组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要求,一种新型甜味剂——结晶赤藓糖醇也已出现于饮料中,其不仅能满足感官需要,同时又能大幅降低产品的热值。 本文综述淀粉衍生物在饮料中主要功能,并介绍使用复配甜味剂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饮料和食品中的甜味剂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料和食品中的甜味剂及其最新发展趋势赵晋府,陈少勇,王进华天津轻工业学院甜味剂是食品和饮料生产中的基本原料之一,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关心饮食质量和减肥使低热量的饮料深受消费者青睐。甜味剂开始走向多样化、功能化、强力化。甜味...  相似文献   

11.
甜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类物质的过量所摄入引起的系列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龋齿等已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出现相似的状况.因此,低热量的甜味剂被接受,如糖精不给人体提供热量,也不被人体分解和吸收,上百年来一直被用作食品和饮料的甜味剂.但市售人造低热量甜味剂可能具有其本身的问题.甜味蛋白作为一种新的甜味剂有望成为新型甜味剂.到目前为止,已从植物中获得了八种天然的甜味蛋白或甜味诱导蛋白,开展了甜味蛋白和人的甜味感受器之关系研究,初步阐明了甜味蛋白的甜味机制,甜味蛋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甜味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味道,从婴儿出生开始就对甜味表现出偏好.因此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日用化工、酿酒、化妆品等行业.甜味剂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甜昧剂如蔗糖,淀粉,甘草甜素,甜菊糖苷等:另一类是合成甜味剂如糖醇,糖精,帕拉金糖等.对合成甜味剂的使用安全性,人们往往对其持有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3.
<正>在食品加工中,甜味剂砂糖在口内的甜味强,但不适用于咖啡等饮料或食品料中作甜味剂,因为砂糖甜味会使食品本来风味减少,味质发粘不受人欢迎。如单用葡萄糖作甜味剂甜味又过低,单用果糖作甜味剂也有残留在口内糖度高及发粘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莱鲍迪A苷是甜菊糖苷混合物中的一种糖苷成分,与甜叶菊中其他糖苷相比,莱鲍迪A苷的甜度最高,也较稳定,并且口感也是最接近蔗糖的天然甜味剂,而且保持了原有甜菊糖的其他优点,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甜味剂产品。莱鲍迪苷A具有甜度高,口感好,安全稳定的优点,符合当前食品添加剂和甜味剂安全、健康、高效的发展趋势,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及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展,对其甜味特性及其特性的几种改良方法进行了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15.
纽甜--新一代甜味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甜是一种即将通过美国FDA批准在美国食品和饮料中使用的新型强力甜味剂。它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其甜味比蔗糖甜7000~13000倍,比阿斯巴甜甜30~60倍。但它能量值几乎为0,且甜味纯正。纽甜不仅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而且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强力甜味剂或多糖混合使用。它在干燥或中性的条件下都十分稳定,尤其在含水的食品体系中比阿斯巴甜要相对稳定。一、纽甜的性质(一)甜味协和纽甜具有纯正甜味,十分接近阿斯巴甜,没有其它能力甜味剂常带的苦味和金属味,将其配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它的甜味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它风味如…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新型高倍二肽甜味剂,从甜味机理出发,通过钯碳催化和阿斯巴甜分子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方法,以对氯苯甲醛为原料,研究制备新型高倍甜味剂N-(对氯苯甲基)-阿斯巴甜.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由于在阿斯巴甜分子上引入了疏水基团"Cl",甜度大大提高,约为蔗糖的1 500倍.  相似文献   

17.
纽甜是一种即将通过美国FDA批准,在美国食品和饮料中使用的新型强力甜味剂。它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甜味比蔗糖高7000-13000倍,比阿斯巴甜高30-60倍,但它几乎不含热量,且甜味纯正。纽甜不仅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而且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强力甜味剂或多糖混合使用。它不论在干燥或在中性的条件下,性质都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8.
泰莱(Tate&Lyle)是为食品、饮料和其他行业提供配料和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在全球30多个地区开展业务。其生产的专业食品配料主要包含3种产品:质构剂--特种淀粉和稳定剂系统;甜味剂--营养型甜味剂,包括SPLENDA?善品?糖TM蔗糖素(三氯蔗糖)的无热量高倍甜味剂和天然高倍甜味剂;健康配料--膳食纤维和低盐配料。此外,泰莱的食品系统业务还提供多种混合配料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 甜味剂的稳定性对饮料的销售来说,具有关键的作用,因为当同一品牌的饮料的甜味不一致时,消费者就会怀疑产品的质量。故此,理想的甜味剂除了具备有优良的溶解性外,其在软饮料于保存期间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普遍来说,混合甜味剂在软饮料于保存期间的降解速度比单一甜味剂为慢,而且其甜味强度与蔗糖较为接近,故在软饮料的生产中采用混合甜味剂,既能提高产品的质量,亦能延长产品的  相似文献   

20.
甜味剂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类。甜味感受主要由味蕾中的异性二聚体进行,不同的异性二聚体可以识别不同的味觉分子,甜味是由异性二聚体T1R2、T1R3共同识别作用产生的;影响甜味剂甜味强度的因素有很多,除甜味剂本身差异外,还包括温度、p H、溶剂环境、受试者生理情况等;甜味强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研究手段有3种:感官分析、电子舌检测分析、培养细胞株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