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带反射阵天线在性能上最主要的缺陷就是窄带,一般情况下其带宽小于5%,对电大口径短焦距馈电时更窄。本文设计并制作出一种由L波段和C波段两个反射面天线组成的6m×2m薄膜双频微带反射阵天线,两个频段的天线共用一层膜面。对该天线的电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两个频段的相对带宽均大于10%(副瓣电平≤-18dB)。该天线具有折叠、可展开的结构特征,可以在卫星或航天器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共面双波段单脉冲天线设计方法, 分别给出了两个频段的驻波曲线和辐射方向图的测试结果.该天线在有限的空间内采用小型化边缘馈电的微带天线阵列与波导缝隙天线阵列复合, 实现了两个频段的单脉冲天线共口径排布, 天线厚度29 mm, 重量小于1 kg.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双波段单脉冲天线能够在X、K两个特定频段下分别得到-19 dB和-22 dB的副瓣性能及38%和45%的辐射效率, 实现了与单模相当的单脉冲方向图性能, 满足了未来复合制导系统对高性能天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S波段宽带微带贴片天线阵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宽带微带贴片天线单元及2元阵列的设计方法,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率为rl_5OHz(S波段)。天线单元设计中采用口径耦合理论和层叠贴片天线结构,有效增大了天线的阻抗带宽。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列实际增益达到11.9dB;在2.27~2.78GHz频率范围内端口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为20.4%;交叉极化电平为-31dB,证明该天线阵具有宽频带、低交叉极化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加载两个开口环形接地导带的双频共面波导(CPW)馈电缝隙天线,被提出来实现双旋向圆极化辐射。从天线信号带伸入槽隙的水平矩形调谐短截线用于改善频带内的阻抗和轴比。对天线进行仿真和实物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的10 dB 回波损耗阻抗带宽分别是,在1.55 GHz 频段为27.69%(1.4~1.85 GHz),在2.55 GHz频段为26.17%(2.075~2.7 GHz)。在1.55 GHz的频段和2.55 GHz频段所测量的3 dB轴比带宽分别是20.51%(1.4~1.72 GHz)和13.44%(2.36~2.7 GHz)。其辐射极化方向分别是低频段右旋圆极化和高频段左旋圆极化,天线在两频段内的峰值增益分别是3.69 dB和3.81 dB。实物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Ka频段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Ka频段高通量卫星对天线的需求,设计了一种Ka频段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天线单元主要由圆形辐射贴片和缝隙耦合馈电结构组成,通过两个类T形缝隙结合实现宽带圆极化. 天线仅有三层金属层,结构简单. 仿真结果显示,天线单元的相对阻抗带宽为31.5%(25.1~34.5 GHz),相对3 dB轴比带宽为20.3%(26.5~32.5 GHz). 由于单元尺寸较小,不便于对其性能进行验证,因此利用该天线单元组成2×2天线阵列,并进行加工测试. 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天线阵列阻抗带宽以及3 dB轴比带宽可以覆盖25.6~33.1 GHz频率范围,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口径耦合馈电方式设计了一种宽带低剖面微带天线。该天线在覆铜印制板上开缝,通过微带线进行能量耦合,减小了微带线对辐射单元的影响,同时通过调整馈电层与辐射层的间距,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该天线的工作频段为0.93-1.28GHz(VSWR≤2),相对阻抗带宽达到31.6%。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宽带孔径耦合层叠微带辐射单元的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该辐射单元主要结构尺寸对其阻抗带宽的影响。该辐射单元阻抗带宽(VSWR≤2:1)在S波段达到了30%以上。作为某抛物反射面天线的馈源,由4个该辐射单元组成四单元微带贴片天线阵后,其性能满足天线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具有全向性的印刷单极子天线。该天线由简单的平面单极子和共面波导(CPW)组成。通过改变共面波导的特性阻抗,可以使共面波导成为第二个独立辐射设备从而使得该单频结构天线产生双频性能。仿真及其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获得很大自由度的双频性能(包括WLAN等)。还可以将两个频段融合实现宽带性能,并获得大于66%的相对带宽(VSWR〈2)。  相似文献   

9.
微带贴片天线已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背腔式单层微带贴片天线,辐射贴片采用微带线馈电,为增加工作带宽,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贴片形状,第一种是E形贴片,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此种单元在驻波比优于2的条件下可实现45%的阻抗带宽,但该单元的波瓣带宽较窄。为抑制交叉极化,通过在E形贴片上开四个槽,得到了第二种改进的E形贴片。该单元可实现14%的频带内驻波比优于1.5,同时交叉极化优于-15dB。对C波段8×16单元实验小阵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17.9%的频段内具有良好的交叉极化性能及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运用口径耦合理论、腔模理论、反相馈电技术和多层贴片结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P波段(中心频率为0.75GHz)宽带双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天线的两个极化端口采用共面馈电;馈电网络设计中采用短路耦合线实现反相馈电。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两个极化端口实际增益均达到8.5dB,水平极化端口在0.64-0.85GHz频率范围内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为28%;垂直极化端口在0.68-0.85GHz频率范围内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为22.6%,两端口隔离度高于53dB。  相似文献   

11.
李小秋  郑雪飞  陈虎  任波  何炳发 《微波学报》2010,26(Z2):146-148
设计了一种由L 波段和C 波段两个反射面天线组成的星载薄膜双频平板抛物面天线及两个天线共面。天线阵面由两层膜面组成,阵列单元直接印制在膜面上。底层膜上全部印刷金属膜,上层膜上印刷L 波段单元。在上层膜面上粘贴软泡沫衬垫,在软泡沫衬垫上印刷C 波段单元,L 波段单元同时用作C 波段单元的反射面。由于平板抛物面天线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无论在军事还是民用都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设计实现了一种超短波宽带高增益稳定度全向阵列天线,天线采用平行双线对不共面的印刷偶极子阵列并联馈电。通过在馈电端添加非对称枝节实现了天线的宽带特性,并获得良好的增益稳定性。天线采用互补结构,提高带宽,优化水平面不圆度。该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298~440 MHz频段内满足电压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达38%,在300~400 MHz工作频段内增益稳定度为±0.45 dB,不圆度小于±1.5 dB。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一体化设计的阵列天线单元。通过对微带辐射振子和Wilkinson功分器的一体化设计,降低了天线的重量,同时展宽了天线单元的驻波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单元的驻波在15%的带宽内(L波段)小于1.2,满足了实际使用的要求。该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用于PCS与IMT-2000的双U形缝宽带微带贴片天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用于PCS和IMT-2000频段的双U形结构的微带贴片天线,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用同轴馈电的不是传统平行的双U形矩形微带贴片,其优点也是可以增加输入阻抗带宽。天线使用合适的尺寸,可以使U形缝天线在1710~2170MHz频段内高达23.7%的相对带宽(VSWR〈2)。使用商业软件HFSS10得到天线的回波损耗和方向图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An eight-channel flat spectral response arrayed-waveguide grating multiplexer with parabolic waveguide horns has been fabricated on a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PLC). A double-peake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s formed at the slab interface by the parabolic waveguide horn. A 1 dB bandwidth of 98 GHz, 3 dB bandwidth of 124 GHz and 20 dB bandwidth of 196 GHz are obtained for 200 GHz channel spacing. The crosstalk to neighbouring channels is less than -27 dB and the on-chip insertion losses range from 6.1 to 6.4 dB,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A method based on the mixed potential integral equ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flat microstrip antennas in a double-layer substrate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used to compute the input impedance of a stacked patch configuration. This structure permits a larger bandwidth and may also provide dual-frequency operation. The Green's function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numerical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the propagation constant of the dominant surface wav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for a dual-frequency and a broadband stacked patch antenna. Theoretical results for the input impedanc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me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resonant frequency is less than 4.5%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款适用于LTE和5G中频段的宽带双极化微基站天线.该天线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主辐射器,馈电巴伦结构,反射面和方形寄生贴片.其中辐射面上的圆形连接条产生多个电流路径,并引入额外的谐振点实现了阻抗匹配,同时方形寄生贴片有效扩展了高频段的带宽.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50%(2.2~3.65 GHz)的阻抗带宽,反射系...  相似文献   

18.
新型星载天线是通信卫星技术研究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大口径平面抛物面天线可实现星载天线的高增益、波束赋形、多波束等电气性能,并且由于反射面为平面,易于实现天线的结构设计和空间可展开设计。由于平面抛物面天线技术具有很好的可推广性,因此无论在军用还是在民用,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采用非均匀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盖板以及非均匀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EBG)结构反射地板的高增益Fabry-Perot(F-P)谐振腔天线. 基于漏波理论模型,针对大口径F-P谐振腔天线设计非均匀的FSS盖板和EBG反射地板,控制衰减常数α和相位常数β,改善了口径场上幅度相位分布的均匀性,并抑制了非谐振频率时天线辐射性能的恶化,实现高增益和高口径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天线的工作带宽. 所提出的圆形F-P谐振腔天线直径为6.6λ0,仿真增益为24.6 dBi,口径效率达67.9%,阻抗带宽为4.1%,3 dB增益带宽为3.7%;实测增益为23.9 dBi,口径效率达56.9%. 由于对口径场均匀性的设计,该天线克服了传统F-P谐振腔天线的口径效率和增益间的相互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