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阜平县太古界变质岩经历了多期变质深熔作用,以揉塑性片麻岩为主,地层致密柔韧,富水性差,找水难度较大。在地质调查、物探勘探及钻探验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变质岩区构造裂隙水、风化壳裂隙-孔隙水、层状裂隙水和接触型基岩裂隙水四种地下水类型的赋存规律及电性特征。结果表明: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在构造破碎带内;风化壳裂隙-孔隙水分布普遍,水量小,一般沟谷风化壳与断裂叠加带富水性较大;层状裂隙水和接触型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硬脆-软塑岩性组合的接触带(面)上。在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上,构造裂隙水呈现为陡降低阻带曲线;与构造复合的风化壳裂隙-孔隙水,呈现为凹型低阻曲线;层状裂隙水面状分布,呈现为水平低阻曲线;岩脉接触型基岩裂隙水,呈现为条带状高阻+类断层低阻反映。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类型多样,水化学特征复杂,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水力交替强烈而水质好,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径流迟缓而水质较差。地下水动态受降雨影响明显,具季节性变化特征。区域内地下水资源最有开发潜力的是广花盆地岩溶水,其次为三角洲后缘的松散层孔隙水,而基岩裂隙水和滨海砂堤、砂地孔隙水分别只能作为山区村民和滨海缺水港口及岛屿的分散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3.
灵寿县丘陵区是太行山前典型的缺水地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探手段,成功施工了探采结合井,并通过抽水试验评估了可开采量。通过本次地下水勘查,表明在太行山前变质岩分布区找寻岩溶裂隙水,需要充分分析地质条件找寻可溶蚀性岩层,结合地形地貌重点勘查具有较大汇水面积地段,同时考虑岩性变化界线形成的储水空间。此外,采用水文地质详查结合先进的物探钻探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灵寿丘陵区的地下水勘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此类变质岩分布区地下水找寻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分析,铁岭镇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砂砾石孔隙水,坚硬基岩风化裂隙水和基岩构造裂隙脉状水。将其分为2个区、6个亚区、2个带。文章对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分区、分带评价。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如何运用多种物探方法寻找深层的裂隙水,并通过列表说明各类基岩裂隙水的成因、分布地区、地球物理特征、地球物理方法和水文地质特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找水实例介绍了音频大地电场法在贵州岩溶山区开展寻找地下水的应用。此方法对于解决严重缺水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保定西部太行山区广泛发育强透水岩层、低阻岩脉和富水构造。在该地区寻找构造裂隙水时,关键在于准确区分低阻岩脉(体)与富水断层。利用水文地质调查和物探勘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低阻岩脉与富水断层的电性差异,成功实施了一眼构造裂隙水勘查示范井。取得了岩脉区寻找构造裂隙水的有效方法,解决了当地多年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红层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及合理开发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东北红层丘陵区的地层、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发育特征以及地貌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赋存规律及条件,将本区地下水划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以风化裂隙水为主的基岩裂隙水两种主要类型。文中还分析了地下富集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对红层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要根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7,(11):95-98
洛阳盆地是一个较大型断陷盆地,是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岩溶裂隙水,盆地区地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洛阳盆地内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测试结果,对盆地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形成年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洛阳盆地岩溶地下水主要接受周边山地区基岩山区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其地下水形成年龄在几万年以内;盆地内松散岩类浅层孔隙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其形成年龄为几十年;盆地区地热水主要接受周边基岩山区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其形成年龄为几千年到几万年。  相似文献   

10.
武毅  郭建强 《中国水利》2007,(10):85-89,93
针对我国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目前面临的成淡水地区寻找淡水体、基岩山区裂隙水勘查、深层含水体勘查、岩溶石山地区岩溶水勘查、红层地区浅层地下水勘查等主要问题,从水文地质问题、采用的物探技术方法及其结合实例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等角度进行综述,同时对地球物理勘查地下水发展趋势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富平县石川河河谷阶地区的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质等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建立了水文地质结构三维模型,论证了建立石川河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初步计算了地下水库库容约为4.95亿m~3。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地下水库库区的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了不同降水和开采条件下,进行人工回灌0.52亿m~3/a、10年后地下水库库区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库区内的地下水位将大范围的抬升,大部分地区与1959年的水位相近,可基本满足当地的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陕西省吴堡县岔上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Visual MODFLOW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经过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获取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然后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比设计了9种开采方案,选取了最为合理的开采方案,最终得到岔上水源地平枯期允许开采量均为6 880m3/d。根据模型预报结果,水源地目前的设计开采量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四官营子盆地、喀左盆地、大平房烧锅杖子盆地和北票哈尔脑盆地为例对碎屑岩类地下水的富水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在明确辽宁西部中生代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中生代盆地碎屑岩类地下水分为风化裂隙水、层间裂隙孔隙水和构造裂隙孔隙水3种。分析结果表明:构造裂隙孔隙富水性最好;从碎屑岩区内的成井分布来看,70%以上的井成于褶皱发育地段,且水量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对太湖地区典型小流域的近地表地质特征进行系统野外试验,分析近地表土层土壤和岩层结构特征,初步确定了含水层计算参数;采用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概化水文地质条件,识别与验证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量约是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总量的2倍,山溪型小流域的地表地下水交互过程趋于单向交换,即河道水补给地下水。从含水层储水量变化看,除去蒸散发,通过地下通道流失的水量占据总水量的相当比重,且地下储水的减少量主要依赖降雨入渗进行补给。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揭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互量的变化过程,并定量研究流域水量平衡动态关系,可为变化环境下的地下水保护和滨湖区的地下水潜流计算研究提供预测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中江县冯店镇垮梁子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研究区基本地层结构,结合水文地质调查与现场试验(电阻率成像法、直流充电法、示踪试验、注水试验等)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和边界条件,建立了滑坡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构建了垮梁子岩质滑坡体中地下水各向异性三维渗流模型,经过模型的识别及验证,对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渗透系数对模型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后缘水位对滑坡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模拟结果可以对垮梁子滑坡预警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贵州修文县陶家龙潭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贵州省岩溶区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以修文县陶家龙潭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结合水文地质测绘等调查方法及岩溶地下水的发育规律,得到其地质概况及岩溶发育影响因素、边界条件等特征。划分其隔水边界条件的依据主要为:隔水边界阻水性质、边界沿线岩溶现象发育情况、地下水出露点,并以地形分水岭为依据研究其补给边界。研究表明:水源地发育区域具有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的特征;陶家龙潭水文地质单元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和裂隙构造的影响;排泄形式主要为岩溶泉和人工开采,并最终排泄于地表河流;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水,适合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地球物理方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工程勘察中,但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实施并不容易。以西藏地区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用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一维和二维反演成像、正演模型验证等技术手段,结合区内其他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地质解释,分析了研究区下方1 km以浅的沉积层、岩石基底和含水断裂带等主要构造。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西藏水利工程勘察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及可靠性;对探测隐伏断层、富水区等不良地质体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约束出的地下电性结构异常具有较强的地质意义,可以用来指导水利工程的选址及施工。  相似文献   

18.
山区农村水资源条件差,水源工程的选定直接影响着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规模和运行持续性。和顺县松烟村是典型的太行山山区农村,本文针对松烟村水源工程存在的问题,对该村附近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结合物探勘测成果报告,确定开发基岩裂隙水作为新水源。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其建设经验可为类似地区开发水质优良的侧向基岩裂隙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