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考虑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之间的结合面的影响基础上,对不同材料的轴承座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及轴承座的振动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座的材料特性对轴承内圈、外圈和轴承座的振动响应的影响较大,轴承座与轴承外圈的弹性模量相差越大,轴承内圈、外圈和轴承座的振动幅值越大;轴承座的材料特性对轴承外圈和轴承座振动特性的影响较轴承内圈大;合适的轴承座材料可有效控制轴承系统的振动幅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通过分析轴承工作状况及钢球通过缺陷时接触变形量和弹性接触力的变化,建立了振动机械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振动机械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频谱。以振动筛为载体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一致表明:振动机械轴承外圈单点点蚀故障时的故障包络谱中有较为明显的调制现象,内圈单点点蚀故障时的包络谱有轻微的调制现象,与旋转机械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谱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轴承》2015,(5)
针对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通过分析轴承工作状况及钢球通过缺陷时接触变形量和弹性接触力的变化,建立了振动机械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振动机械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频谱。以振动筛为载体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一致表明:振动机械轴承外圈单点点蚀故障时的故障包络谱中有较为明显的调制现象,内圈单点点蚀故障时的包络谱有轻微的调制现象,与旋转机械轴承内外圈单点点蚀故障谱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轴承外圈对振动信号的传递函数模型,并用于研究外圈对轴承内部原始振动信号的调制作用及其产生的轴承振动能量和频率分布的变异。通过试验得出给定外圈振动信号的固有传递函数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外圈传递函数的振动信号调制分析,有助于轴承频谱分析中振动频率成分的识别,还可以为轴承减振降噪及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变速箱轴承故障不能及时准确诊断这一问题,将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技术应用到变速箱轴承故障诊断中。首先对轴承双冲击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根据装甲车变速箱轴承实际参数建立了基于ADAMS的轴承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4种不同尺寸的轴承外圈故障进行了仿真,对轴承外圈故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尺寸故障下的振动信号的时频特性。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变速箱轴承刚柔耦合模型建立及仿真过程的正确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故障尺寸的增大,时域信号中出现双冲击现象,根据时域信号中双冲击的时间间隔就可以判断所对应的轴承外圈故障的大小。该结果为及时掌握装甲车变速箱轴承故障进展与实现装甲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谢世炎  郭长建 《轴承》1993,(3):44-45
角接触球轴承外圈锁球高在轴承结构中的作用是保证轴承在装配后内圈组件和外圈不会分离,从而保证钢球在运输和装机过程中不会散落。锁球高尺寸太大,轴承在装配热合时,由于外圈加热变形小,致使外圈锁球高所形成的锁口直径小于钢球与内圈沟道所形成的外复圆直径,这样就产生内圈组件强行压入外圈沟道内,因而挤伤钢球表面,严重地影响轴承噪声和振动值,降低了轴承使用寿命;锁球高太小,则外圈容易与内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C240的数字化轴承检测系统,系统通过采集轴承外圈振动信号,由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提取加速度级值、峰值、峰值因子和脉冲数等参数对轴承进行分析和评价.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过程和方法,通过软硬件的合理搭配,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地扩展了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C240的数字化轴承检测系统,系统通过采集轴承外圈振动信号,由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提取加速度级值、峰值、峰值因子和脉冲数等参数来对轴承进行分析和评价.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过程和方法,通过软硬件的合理搭配,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地扩展了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钟秀虹  豆海峰  龙贻伟  冯亮 《轴承》2021,(2):29-34,41
通过对轴承滚压安装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分析,建立了自润滑关节轴承滚压收口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分析轴承外圈唇边的形成过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轴承座内孔处厚度比轴承外圈厚度小0.1~0.2 mm,倒角为外圈V形槽深度的0.6~0.7时,轴承滚压收口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0.
1 制定思路 对于小尺寸段(配d≤60mm的轴承)钢球,首先收集大量的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精度等级的钢球样品和少量的国外钢球样品;同时收集加工质量较好的轴承内、外圈各10套,作为“标准套圈”,以及少量加工质量中等的内、外套圈;其次在BVT-1A型轴承振动(速度)测量仪和SBV-1型钢球振动(速度)测量仪上进行合套测振和单粒钢球测振。通过测试、分析、比较,研究钢球振动对轴承振动的影响规律。对于大尺寸段(配d≥65mm的轴承)钢球,采用“先检测某批次钢球振动速度,然后用BVT-6型轴承振动(速度)测量仪跟踪该批钢球所装轴承的振动速度值”的方法,并结合小尺寸段钢球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轴承套圈的圆度、表面粗糙度以及沟道形状误差都是影响灵敏轴承摩擦力矩的重要因素,以陀螺仪框架灵敏轴承为研究对象,对轴承外圈沟道形状误差、内圈沟道形状误差、内圈沟道圆度和内圈沟道表面粗糙度超差时的动态摩擦力矩进行了试验,运用Matlab,Fourier变换和小波分析等数学工具,通过对一些参数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辨别该轴承缺陷的初步判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三自由度轴承动力学模型和波纹度模型,以6201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定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得到轴承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分别通过与文献和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内外圈波纹度波数对轴承加速度峰峰值和有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振动加速度响应的峰峰值和有效值随内外圈波纹度波数增大而增大,波纹度波数为球数整数倍时,峰峰值和有效值的变化曲线会出现局部峰值;内外圈波纹度波数为奇数时比偶数时轴承的振动响应更明显;轴承振动加速度响应的峰峰值和有效值随外圈波纹度波数变化略大于随内圈波纹度波数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乏信息系统理论为依据,提出因素分析的定性融合方法,以寻找影响圆锥滚子轴承振动的主要因素。试验研究发现,在测量条件下对试验轴承而言,滚子母线凸度、内圈和外圈滚道圆度误差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圆锥滚子轴承滚道参数对轴承振动的影响,以32210圆锥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灰关联方法分析了轴承内外圈滚道的圆度、波纹度和表面粗糙度对轴承振动的影响程度,并采用定性融合方法对影响程度进行了融合分析,以此为基础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获得滚道参数的最佳组合,优化结果表明,轴承振动的最小期望值可以减小到37 dB。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器人用四点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同时考虑轴承内圈沟道和外圈沟道圆度误差的轴承旋转精度数值计算方法。根据轴承内部元件运动学和几何学关系建立轴承旋转精度数值计算模型。使用MATLAB编写轴承旋转精度求解程序,得到内圈沟道圆度误差幅值和谐波阶次、外圈沟道圆度误差幅值和谐波阶次、钢球直径偏差及钢球个数对轴承旋转精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轴承旋转精度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轴承旋转精度涉及很多指标,所研究的四点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衡量指标指轴承外圈径向跳动。结果表明:轴承外圈径向跳动随着内外沟道圆度误差幅值的增大先平稳后快速增大,随着内圈外沟道圆度误差谐波阶次的增大呈现周期性变化,随着钢球直径偏差的增大呈线性减小,随着轴承内部钢球个数的增大呈指数减小。所建模型解决了四点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难以进行理论求解的问题,能够准确预测轴承的旋转精度,为四点接触球轴承的精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异型三点接触球轴承需要在一定载荷下加载测量轴向游隙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使用T693S凸出量仪加载测量异型三点接触球轴承内、外圈之间的凸出量,并通过凸出量与内、外圈高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轴向游隙的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数值偏离度小于10.3%.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轴承圈易出现疲劳破坏的问题,提出采用预加热硬态切削加工轴承圈外表面的方法。普通硬态切削和预加热硬态切削试验结果表明,将工件内圈预先加热到160℃进行硬态切削加工,有助于减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由于内圈加热减小了轴承圈内外表面的温度差,故加工后的表面残余应力显著减小,其值可达-50MPa,加工得到的表面纹理清晰,形貌光滑、规整,刀具进给运动轨迹清晰;加热切削得到的是均匀的锯齿形切屑,并且切屑形态呈螺旋状,与普通硬态切削相比,加热切削过程较为平稳,说明加热切削可获得良好的表面完整性,且不会引来额外的加工硬化。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航空发动机轴承装配条件对支承刚度的影响,支撑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设计和整机振动控制,在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振动测试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支承刚度辨识方法,并以某型航空发动机的五号支点轴承为对象,试验研究了圆柱滚子轴承内、外环配合参数、锁紧螺母拧紧力矩等参数对支承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支承刚度辨识方法准确可行;轴承内、外环为过盈配合时,过盈量增大,支承刚度增大,支承刚度对锁紧螺母拧紧力矩不敏感;轴承内、外环为间隙配合时,转子出现非线性共振,支承刚度大幅度地随机跳动,不符合线性条件假设。设计时应合理考虑轴承内、外环配合参数,避免导致转子系统振动特性恶化。  相似文献   

19.
裴礼清  赵丽萍 《轴承》2004,(5):23-27
用傅里叶快速变换对已有微动磨损的轴承运转时产生的振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内圈损伤引起的振动较外圈和钢球损伤引起的振动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20.
小波变换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采用小波包分解和信号重构的方法,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被噪声所掩盖的由滚动表面剥落磨损所引起的冲击成分,并且加以分析。通过对滚动轴承出现内圈剥落、外圈剥落和正常情况下振动信号的分析,说明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