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房喜 《电力建设》2006,27(10):4-0
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已经安全运行1周年,为了总结建设运行经验,为后续750 kV以及1 000 kV输变电工程提供借鉴,我刊组织了750 kV运行1周年专栏,对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内容做深入的报道。本专栏得到了西北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近日,西北电网第一条采用同塔双回技术建设的750kV输变电工程,兰州东—平凉—乾县输变电工程首次架线成功,这标志着西北电网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又一次实现新突破,为后续750kV骨干网架建设积累了经验。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变电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重要科技攻关项目,是实现  相似文献   

3.
750kV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西北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条件和特点,面向西北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实际需要开展的750kV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共3批、29个科研子项目,涉及国内十几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及在其基础上经过消化应用形成的近20个规定、规范或标准为我国第1个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的成功建设和提前投入商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已经连续安全运行近3个月的西北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实践证明了750 kV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科研成果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首条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概况、工程建设进度及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建设750kV示范工程对我国输变电工程的重要意义,对工程的建成给予高级别评价。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第一个750 kV电压等级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和特点,阐述了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后续750 kV电网工程和国家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6.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设计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我国第1个750kV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并且具有高海拔、重污秽、多风沙的环境特点,工程设计难度大。重点介绍了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的主要设计特点:750kV线路工程采用地质遥感技术和海拉瓦选线技术优化路径方案,采用了六分裂导线、扩径导线、大吨位绝缘子、刚性跳线和高强钢杆塔等先进技术;750kV变电工程中合理确定空气间隙,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简化GIS设备,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和设备状态在线检测装置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钢管格构式变电构架结构新颖。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完成的,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衣立东 《陕西电力》2006,34(1):19-22
分析了我国第一个750kV电压等级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和特点,阐述了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后续750kV电网工程和国家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衣立东 《陕西电力》2006,34(5):19-22
分析了我国第一个750 kV电压等级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和特点,阐述了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后续750 kV电网工程和国家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2007,44(8):46-46
2007年3月2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西北750kV拉西瓦至西宁、拉西瓦至官亭输变电工程。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继750kV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兰州东至银川东和官亭至西宁750kV输变电工程获得核准之后,又获得国家同意建设的750kV项目,标志着西北750kV电网建设业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西北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投运初期运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电网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简称750kV工程)是我国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工程,也是世界上这一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中海拔最高的工程。750kV工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设备制造和电网运行控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为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能源,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创造了更好条件。750kV工程投运初期,750kV线路有3种运行方式:750kV线路和330kV线路电磁环网运行、750kV线路单独运行和750kV线路停运。主要对750kV线路各运行方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750kV线路运行对电网稳定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750kV电网建设初期,750kV线路潮流较轻,正常方式下,线路或者变电站设备故障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计及雷击电晕时750 kV进线开关触头间暂态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梁金  杜斌  刘青  施围 《高压电器》2004,40(3):167-169,172
750kV线路进线保护段内单相导线遭受雷击时,导线上会出现强烈的电晕,使雷电波发生衰减和变形。基于线路的库-伏特性,并用简单的电路模型来模拟输电线路电晕特性,研究了进线开关在额定电压为600kV的MOA保护下触头间暂态过电压。结果表明,额定电压为600kV的MOA能有效保护进线开关,并且自身能正常工作;电晕使雷电波发生较大的衰减和变形,对开关触头间过电压幅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蓝增珏 《电力设备》2005,6(5):17-20
章在总结我国500kV配电装置中隔离开关多年工程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外1000kV交流隔离开关试制产品,并结合近期国产750kV交流隔离开关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对1000kV特高压(UHV)户外交流隔离开关应按线路型与母线型分别进行选择的观点,对其设备选型、技术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推荐线路型采用双柱垂直开启式(单断口)和母线型采用三柱中间水平旋转式(双断口)的意见,供当前我国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进行设计和设备研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高压脉冲液相放电废水处理技术需要,研制一套消弧触发放电开关装置,在绝缘转子的圆周上均布转动触头,与绝缘定子上的弹力触头,实现通-断接触,形成开关.当转速调到1000r/min时,脉冲频率为200Hz,装置运行平稳、触点通-断灵活、接触可靠;电压加载到40kV时,单触发开关旋转正常,未听到触点起弧的声音,高压脉冲在液相中放电正常,放电火花明亮、有力,实验证明是一款性能优良的触发开关  相似文献   

14.
西宁—日月山750kV同塔双回线路接地开关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蓉 《四川电力技术》2011,34(5):54-57,79
简要分析了同塔双回线路感应电流和电压的产生原理,结合西宁至日月山750 kV同塔双回线路工程实际,应用ATP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计算,其计算结果表明同塔双回线路接地开关的电容、感应电压等参数可能超出IEC标准的B类开关限值,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冲  黄元生  王宏伟 《电源学报》2022,20(4):131-137
针对传统配电网采用闭环设计、开环工作,导致存在配电网中馈线功率失调等问题,提出基于FCS-MPC的柔性多状态电源开关高比例输配电模型研究。构建柔性多状态电源开关模型,分析柔性多状态电源开关的工作原理,基于FCS-MPC的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离散数学模型调节PI双闭环控制方法的参数值,采用二阶拉格朗日外推法运算配电网侧电压的参考预测值,实现柔性多状态电源开关高比例输配电的正常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配电网稳态运行时,研究模型可按照开关容量约束实行合理补偿,保障配电网稳定运行;当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运行时,研究模型能够保证两侧配电网传输的功率值与设定值相等,保障配电网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自动化开关作为配网自动化的核心部分,能够根据配电网状况开闭,实现故障隔离和输配电保护,是新时期配网建设的关键.本文主要从配电网自动化开关的常见故障出发,分析自动化开关故障诊断的关键点,在该基础上结合智能平台,形成在线故障诊断系统,及时解决自动化开展使用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最大限度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隔离开关机构二次回路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离开关是变电站最常用的电气设备之一,其操作机构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本文介绍了银川东750kV变电站施工现场对隔离开关电动机构二次回路的缺陷进行完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抑制潜供电弧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皓  李永丽  李斌 《中国电力》2005,38(12):29-32
为使单相自动重合闸在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后可靠重合,必须限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基于一个750kV双端电源供电系统模型,对2种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使用快速接地开关和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采用ATP仿真软件进行了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计算,分析比较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依据仿真数据得出,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的方法降低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效果优于前者。同时针对特高压线路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的优势,提出了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的正确取值范围,从而达到抑制谐振过电压、加速潜供电流熄灭,成功实现单相重合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开关设备,其将线路通断、数据采集、数据识别、数据发送等功能进行集成融合,并配置边缘计算网关,可用于实现配电线路节点的智能化。基于该智能开关,建设含10 kV配变、框架断路器、入户断路器/开关的三级结点智能化配电网络,并通过对用电数据的监测和分析,重点评估台区用电质量,包括功率因数和总谐波畸变率。以具体配电台区为研究对象,验证了电能质量监测与分布式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750kV隔离开关操作存在的问题,从干扰电压的产生及隔离开关位置不易观测等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改造结果表明:隔离开关电机二次回路中采用屏蔽电缆,有效地减少了干扰电压,避免了隔离开关分/合闸时因电机电源跳闸引起长时间扯弧而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