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是影响昆明市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依据2001—2012年《昆明市水资源公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负载指数等方法分别对昆明市的水资源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匹配性、短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及云南省及全国平均水平,且内部差异明显,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极值比高达10.78,最少的地区为主城四区(299 m3/人);水资源量与GDP、人口匹配性较差,与耕地匹配性相对较好;昆明市水资源主要呈现出“南缺北丰”格局,且缺水地区数量不断增多,多数地区缺水等级逐渐加重。雨洪利用、多方面节水、跨区域调水、产业结构调整等是缓解昆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紧缺程度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我国各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程度,研究人员选择水资源量、社会经济、供水、需水、缺水和水环境6个方面共24项指标,建立了水资源紧缺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对80个流域二级区的现状(1993年)、2000年、2010年3个水平年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海河、汾河、渭河流域以及山东半岛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地区;水资源量不足是造成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主要原因;南方山丘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供水能力不足、工程建设滞后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环境恶化已成为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重要影响因素。至201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程度将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需要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昆明市水资源量监测及其开发利用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昆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变化的特征量。结果表明:昆明市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用水结构发生变化,生活用水缓慢增加,生产用水小幅减少,城市绿化等其他用水大幅度增长,供用水矛盾日益突出;GDP总量用水量增大,用水效率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同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也呈下降趋势,滇池及其入湖河流水质长期处于Ⅴ类或劣Ⅴ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滇池流域水资源将不能满足昆明市发展的需要。昆明仍是全国14个最缺水城市之一,城市用水将依赖于外流域远距离调水,但应充分考虑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同时也应做好突发性水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5.
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军 《云南水力发电》2001,17(Z1):52-55
昆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商贸旅游城市和国际大通道.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猛增,加之水资源缺乏和水质污染严重,从而导致水资源危机.目前,昆明市己被列入全国10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成为我国因缺水和水环境恶化而陷入困境的城市.文章从分析滇池可供使用的实际水资源总量入手,提出了滇池流域可供使用洁净水资源的概念,并对昆明市城市生活及工业需水进行供需平衡分析,观点较以往有所突破,概念清晰,其结论对研究昆明市今后不同条件下的水量余缺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濉溪县是全省严重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濉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濉溪县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宿迁市地处苏北平原,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为紧缺,加上受地理环境和调蓄能力限制,可以利用的水较少,高亢地区是看见水而用不上水,既受季节性缺水影响,又受水质性缺水困扰。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着多龙管水、城乡分割、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割状况,未经许可取水、不按规定取水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印度,其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在过去50a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大下降。农业是最大的用水部门,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逐渐下降,使抽水的能源需求量很大。古吉拉特邦缺水,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造成社会经济不均衡,缺水地区文盲率高;工业和住房都集中于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劳力从水资源短缺地区迁入丰水地区。结果这些迁入人口的生存、发展、健康、食品、教育和工作权利得不到保障。为了确保均衡发展,除了从丰水地区向该邦的缺水地区调水外,别无他法。提出了某些重要的水资源问题,粮食保障,能源使用年限,人权,以及最重要的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的水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跃 《山东水利》2008,(10):26-27
济阳县地处鲁北平原南端,黄河下游北岸,属资源型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通过分析全县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状况,提出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建议措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节水型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水资源问题 (1)哈尔滨市区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1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0。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水紧缺指标”分类,哈尔滨市区属严重缺水地区。按照人口预测,2010年哈尔滨市区人口将达到392.2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60m^3。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11.
济南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南为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根据城区及周围的水资源条件,提出了适合城区发展规划的预测,并强调水资源开发与调度要充分发挥各种水源的供水潜力,实施多水源联合调度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行政管理的经济调控,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为例,从水资源的角度,结合全国及重庆市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的现实要求,探讨如何通过合理配置,促使区域有限的水资源与重庆市主体功能区相协调,以支撑重庆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市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和影响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好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根据水资源调查评价资料,针对运城市水资源结构特点,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了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存在的过度开发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章丘市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丘市为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城区及周围 的水资源条件,提出了适合于城区发展规划的预测,并提出了水资源开发与调度要充分发挥各种水源的 供水潜力,实施多水源联合调度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行政管理的经济调控,从根本上解决城 市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利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不同,使缺水程度和工作重点也各不相同,明确缺水地区的缺水类型,有利于针对不同短缺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该文运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邯郸巾水资源短缺类型进行分析,明确该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上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长春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二是水资源缺乏已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保护水资源并使其水续利用,是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考虑生态与环境影响,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量化,与经济效益一同构成水资源调度的目标,建立了多水源、多用户的缺水城市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与一般的水资源调度模型相比,该模型更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市生态与环境的改善。模型在北方缺水城市——山东省枣庄市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运城市水资源贫乏,加之地下水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运城盐池缺水、萎缩,经济损失严重。而城市污水的出路长期得不到解决。本文提出了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补充给盐池使用的方案,既解决了盐池的缺水问题,又解决了城市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表水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的构成主体,其状况与分布特性对一个地区的人文生存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抚顺地区实测的水文径流资料,经过整理、插补、统计及分析,从地域分布、时序变化等多个角度和方面对全市的地表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