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ebQuest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由概述、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个部分组成。将它引入课堂教学,使以教师为主的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改变,将体现为"主体—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根据《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可从教材中选取"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CNKI数据库的使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的使用"、"专利文献的检索"、"标准文献的检索"、"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实践"、"毕业论文的写作"等7个WebQuest探究主题,利用7周时间开展WebQuest教学。每个WebQuest主题的任务设置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WEBQUEST的基础上,利用ASP语言编写,建立可动态管理的《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系列WebQuest专题网站,同时开发出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网络终端可以访问的移动版网站。  相似文献   

2.
WebQuest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由概述、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个部分组成。将它引入课堂教学,使以教师为主的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改变,将体现为“主体-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根据《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可从教材中选取“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CNKI数据库的使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的使用”、“专利文献的检索”、“标准文献的检索”、“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实践”、“毕业论文的写作”等7个WebQuest探究主题,利用7周时间开展WebQuest教学。每个WebQuest主题的任务设置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WEBQUEST的基础上,利用ASP语言编写,建立可动态管理的《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系列WebQuest专题网站,同时开发出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网络终端可以访问的移动版网站。  相似文献   

3.
WebQuest与传统探究学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第11期《网络科技时代》教师版刊登了美国莱斯莉学院莫林·布朗·雅黛博士撰写由老Dim先生编译的《学生的 WebQuest》一文,它以新的视野向国人介绍了“WebQuest”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国正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推广“校校通”工程之际,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进行课程整合的探索,大力倡导培养创新人才之际,推出了《学生的 WebQuest》一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笔者就WebQuest的提出和运用与传统探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能够对自己今后要学习的主要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该文针对当前《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教学方法及教学经验,提出对课程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合生  鲁书喜 《福建电脑》2007,(4):23-23,14
《计算机导论》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综述性引导课程,其知识体系结构的构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通过对部分现有教材的分析,参考CC2001和CCC2002提出了《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及建议授课学时。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一门先修课,它对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近年来在大学计算机专业中开展的《计算机导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WebQuest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网络学习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它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WebQuest学习模式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将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度,以《中国茶文化》主题为例,谈谈WebQuest学习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引导作用。本文指出《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给出思考。  相似文献   

9.
《软件工程师》2016,(2):47-49
在《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创造性思维,对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把计算创造性思维纳入到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基于计算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和实践。通过对采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控制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基于计算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导论》是军事院校普及计算机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本院所有专业学员对计算机的发展和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明确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核心作用。针对本院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于咏霞 《福建电脑》2009,25(4):202-202
《计算机导论》是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新生开设的一门引导性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该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内容构建、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兰蕊 《福建电脑》2009,25(8):209-210
《计算机导论》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长期以来,课程内容改革受到众多关注,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对教材、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陆焱 《计算机教育》2014,(17):20-23
分析计算机导论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列举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示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目前计算机教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网络主题探究性学习(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专题探究"活动,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开放性、合作性、综合性、辅助性等特点。通过分析WebQuest教学的含义、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之应用于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对《嵌入式系统导论》课程师生互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ET的《嵌入式系统导论》课程师生互动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实现了电子作业、在线测试、学生成绩管理和上传下载资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社会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指出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基础差距大、教学内容相当陈旧及教材的选择等问题,并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改进的一些措施,以使其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黎加厚教授在翻译《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时指出,目前WebQuest在国内已经被广大教师熟练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但在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与WebQuest一起提到的Filamentality(丝智活动)在国内却鲜为人知,实际上Filamentality同WebQuest一样简单易学,而且教师本人能够较好地控制教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社会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指出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基础差距大、教学内容相当陈旧及教材的选择等问题,并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改进的一些措施,以使其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索剑 《计算机教育》2005,(10):40-4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是为刚入学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入门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于专业引导的不同观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材多种多样,这两年的趋同性表现在根据系统性和公理性都很强的CC2001-CS和CCC2002编写的教材不断出现。这里笔者抛开教材的选择,谈谈近几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以下简称"导论"课程)教学的一些心得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计算机导论》实验环节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本课程实验环节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