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度超薄液体包装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民  魏爱萍 《塑料科技》2000,(4):19-20,48
研制了一种三层共挤高强度液体包装膜,该膜厚度仅为 0 0 5 5mm,强度高,适用于牛奶等液态食品的包装  相似文献   

2.
针对市场上常见的阻氧管存在难以热熔回收再用的问题,制备了新型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耐热聚乙烯(PE?RT)合金包覆PE?RT双层阻氧管,其内层工作管为PE?RT材质,外层为EVOH/PE?RT合金阻隔材料;研究了EVOH和相容剂含量对EVOH/PE?RT合金阻隔膜阻氧性能的影响,并对新型双层阻氧管的氧气透过量和热熔回收情况以及新型双层阻氧管回收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EVOH/PE?RT合金阻隔膜的氧气透过量随EVOH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相容剂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含30 %(质量分数,下同)EVOH、64 % PE?RT和6 %相容剂的新型双层阻氧管的氧气透过量接近市售3层、5层阻氧管,并且能够实现热熔回收,回收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HDPE为复合膜外层,LDPE和EVA的共混物为内层,槲皮素为抗氧化剂,采用共挤流延法制得HDPE/LDPE基抗氧化复合膜。分析了内层膜中EVA添加量对活性膜拉伸性能、热封性能、阻隔性能及抗氧化剂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VA添加量的增加,活性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EVA添加量为5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为22.8 MPa;热封强度由15.4 N/15mm增加到21.1 N/15mm,即热封性能增强;活性膜对水蒸气的阻隔能力减弱,而阻氧能力无显著变化。当EVA添加量为30%、40%、50%、60%、70%时,扩散系数D分别为4.90×10-14、2.70×10-13、5.91×10-13、8.85×10-13、8.85×10-13cm2/s;改变内层膜中EVA的添加量,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调整活性膜中抗氧化剂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4.
PBAT/PPC多层共挤薄膜的制备及其阻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碳酸亚丙酯(PPC)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原料,采用多层共挤吹塑的方法制备了全生物降解高阻透性3层复合薄膜PBAT/PPC/PBAT。讨论了PPC层厚度、PBAT层厚度及在一定挤出量时,薄膜牵引速度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PC薄膜相比,PBAT/PPC/PBAT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加工性能得到提高,其拉伸强度最大提高了200 %;薄膜厚度和分子链的取向度对阻透性有较大影响,当PPC层厚度最大(约为12 μm)时,氧气透过率最小,为9.5×10^-15 cm3·cm/(cm2·s·Pa);牵引速度最大,即分子链取向度最大时,氧气透过率最小,为9.52×10^-15 cm3·cm/(cm2·s·Pa)。  相似文献   

5.
制备以聚酯(PET)为支撑层,白炭黑填充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107)为皮层的硅橡胶复合膜,并以乙醇水物系为料液,对比分析白炭黑增强硅橡胶复合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分离因子比空白膜有所提高,在乙醇浓度为3%~5%时,分离因子可达16.09,渗透通量为75.39 g/m2·h;测定填充白炭黑硅橡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可达1.828 MPa,相当于空白膜(0.368 MPa)的5倍.  相似文献   

6.
五层共挤阻隔薄膜的结构、性能、工艺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聚乙烯、聚丙烯、尼龙6、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四种聚合物原料作为多层共挤复合膜的材料进行挤出成型制备高阻隔性的薄膜,其中以PA6和EVOH作为阻隔薄膜的阻隔层材料,将聚乙烯作制备阻隔薄膜的热封层材料。分别通过热重分析、流变性能测试详细讨论了各种聚合物原料的热稳定性、热流变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五层共挤流延膜的加工工艺,而后又对制备得到的六种五层共挤流延膜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  相似文献   

7.
郝中乾  王曼婷  张成桂  乐园 《精细化工》2021,38(12):2465-2470,2545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用于伤口修复的核壳结构纳米纤维膜,将蛛丝蛋白(Ss)和美洲大蠊提取物(PAE)分别负载于纳米纤维的壳层与核层.采用SEM和TEM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纤维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随着Ss含量的增加,纤维直径从350 nm降至280 nm,核层直径由120 nm升至140 nm,壳层厚度由115 nm降至70 nm;FTIR结果证明Ss已成功负载到纤维膜中.纤维膜的物理性能测定实验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膜拉伸强度可达4.3 MPa,溶胀率可达150%,水蒸气透过率可达1834 g/(m2·24 h),水接触角减小到32.7°.药物释放实验结果显示,7 d内药物释放可达77%;考察了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未负载Ss的纳米纤维膜,Ss含量为20%的纤维膜的细胞增殖率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路易基邦德拉机械制造公司在公司总部近期即将开幕的开放月(11月15日~12月15日)活动期间,除展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材共挤生产线外,还将现场展示用于生产阻隔膜和复合膜的5层共挤出吹塑薄膜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基本组成包括:失重型重量计量设备;5台挤出机TRW65-30D;新型吹塑共挤出模头(EXPH系列),模头直径380 mm;特殊新型无痕稳泡定型架;全自动薄膜厚度测量&调整系统(特殊系统用于测量EVOH和尼龙  相似文献   

9.
据《PlasticsTechnology》2 0 0 1,4 7(7) :4 8报道 ,液晶聚合物 (LCP)挤出级树脂价格高于 10美元 /磅 ,但若用量少时 ,是性价比合理的共挤出多层中的阻隔薄膜用材料 ,因厚度可仅为 2 .5 μm。美国Ticona公司新推出专门用于共挤出薄膜和片材的LCP系列树脂 ,目标应用是工业化共挤出薄膜 ,据称在几个月内含LCP的阻隔包装将工业化。LCP具有优良的对氧、香味、水汽的高阻隔性和耐化学性 ,优于一般阻隔树脂EVOH和PVDC ,而且不象EVOH ,其阻氧性不随湿度提高而减弱 ,使其成为耐 2 5 0 (12 1℃ )…  相似文献   

10.
黄泽雄 《国外塑料》2004,22(7):63-64
到目前为止,生产共挤阻隔性薄膜首选是采用5层生产线,利用PA或者EVOH作为核心阻隔层,用2层聚烃烯层作为支撑材料,其中间夹有2层粘接层共同制成。而市场通常需要具有更为复杂结构、更多种类材料、更多层数组成的阻隔薄膜。这种新的趋势来自于对气体有更高阻隔效果的要求,以此达到能更好地保护包装内容物的目的。同时,通过增加薄膜层数,使得减少昂贵材料如EVOH的厚度成为可能,并由此降低整个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1.
开发新型药包PVC材料,由保护层、电镀层、电晕层、硬质PVC基层依次层叠加工而成药包PVC材料,实现了具有防潮、防氧等高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量≤2.5 g/(m~2·24 h);氧气透过量≤20 cm3/(m~2·24 h·0.1 MPa));可有效阻隔阳光、空气和其他介质,避免对药品产生破坏,不仅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还可大大延长药品的储藏时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薄膜阻隔性能的机理,并对薄膜配方进行设计,通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工艺,实现高阻隔薄膜的量产.同时,研究了薄膜配方及成型参数对薄膜厚度均匀性、雾度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清锋  汪济奎 《塑料》2022,(1):21-24,55
利用共挤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多层结构的聚乙烯基共挤木塑复合材料,通过与非共挤木塑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研究了2种木塑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弯曲强度和吸水干燥后强度的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木纤维和塑料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中浸泡276 h后,共挤木塑复合材料吸水率仅为3.8%,远小于非共挤木塑...  相似文献   

14.
正阻隔膜在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频繁,需求量日益增大,而阻隔膜对于质量的要求也日趋严苛。与此同时,生产商在生产方面需要更大的灵活性,以便向市场供应各种不同的产品。近日,莱芬豪舍吹塑薄膜公司面对日益严苛的性能要求,开发出集灵活与效率于一身的11层吹膜生产线。11层吹膜生产线为生产商提供了多元化的生产层次结构,一些产品通过多层共挤即可实现,而无须通过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统的贝它(Beat)技术、伽玛(Gamma)技术和X射线(X-ray)技术,在测量超薄薄膜厚度时技术不完善,更无法测量多层共挤材料中阻隅层的厚度。NDC近红外技术利用不同材料对近纪外光具有不同吸收波长的原理,可测量多层共挤材料每一层的厚度;NDC近红外专利扳术抑制了光学条纹干涉(OFI)的影响,能高精度、高分辨室、无任何放射性地测量超薄薄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16.
红外测厚技术在超薄薄膜和多层共挤薄膜生产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的贝它(Beat)技术、伽玛(Gamma)技术和X射线(X—ray)技术,在测量超薄薄膜厚度时技术不完善,更无法测量多层共挤材料中阻隔层的厚度。NDC近红外技术利用不同材料对近红外光具有不同吸收波长的原理,可测量多层共挤材料每一层的厚度;NDC近红外专利技术抑制了光学条纹干涉(OFI)的影响,能高精度、高分辨率、无任何放射性地测量超薄薄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17.
<正>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型环保阻氧聚丙烯管材,采用共挤工艺成型技术,采用三层共挤复合成型,内层为抗细菌滋生层,中间层为纳米碳酸钙活性复合层,外层为对聚丙烯进行改性层,使晶体材料沿管壁方向达到高度层化后,其方向与氧分子渗透方向垂直,阻塞了分子间隙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硅基底上交替沉积类金刚石碳(DLC)和氮化碳(CNx)薄膜,制备了不同DLC层厚度的CNx/DLC纳米多层膜。使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谱、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了薄膜的微观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和原子价键结构等。采用原位纳米压入技术、涂层附着力划痕仪、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薄膜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Nx/DLC多层膜均为微晶或非晶结构,组织致密。随着DLC层厚度的减小,多层膜内sp3杂化键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压应力由135 MPa增至538 MPa,结合力先上升后降低,而磨损率则呈相反变化趋势。多层膜在大气和真空中的摩擦因数约为0.17和0.15,DLC层厚度的影响很小。DLC层厚度为4.5 nm的多层膜的性能最佳,硬度可达44.1 GPa,最低磨损率为3.2×10-18m3/(N·m)。  相似文献   

19.
在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加入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多孔支撑层,在其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超薄聚酰胺截盐层,制得正渗透复合膜,考察了PAN浓度及碳纳米管添加量对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AN浓度增大,支撑层纤维直径增大,水通量降低,截盐率增大.含羧基和羟基的f-MWCNTs可增强膜的亲水性和机械强度,提高膜通量和截盐率.PAN浓度为12%(?)、f-MWCNTs浓度为1.44%(?)时,膜的机械强度可达10.55 MPa,与水的接触角为41.39°,机械强度和亲水性优于未添加碳纳米管的PAN正渗透膜(机械强度3.60 MPa,接触角为61.86°).以1 mol/L Na Cl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为原料液,膜的水通量可达79.1 L/(m2·h),明显高于商用渗透膜CTA-NW和CTA-ES[8.8和18.4 L/(m2·h)],溶质反向通量仅为50.4 g/(m2·h).  相似文献   

20.
电子产品寿命、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以及食物货架期等与包装材料的阻氧阻湿性能密切相关。在双碳目标及限塑令的实施下,开发纤维素基可生物降解的包装阻隔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由于资源丰富、可再生、阻隔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柔性包装。以不同尺寸、结构及物化性质的纤维素为出发点,综述了近年来纤维素基阻隔材料的研究进展。从阻隔机制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及纳米纤维素基阻隔膜的制备及阻隔性能,重点分析了不同纤维素基质或功能填料对于复合阻隔膜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纤维素基阻隔膜在包装材料领域的先进应用,展望了多组分纤维素基包装阻隔膜材料开发过程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