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室内渗流实验及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新型抗盐聚合物的吸附特性、渗流特性及溶液性能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聚合物分子链上嵌入甲基丙磺酸(AMPS)单体,可以有效地抑制地层中的钙、镁、铁、硫等二价离子对聚合物分子链的降解,显著提高其抗盐性能;经过5次动态吸附后,抗盐聚合物黏度保留率较普通聚合物高24.20%;相同浓度条件下,抗盐聚合物黏度是普通聚合物的2倍;抗盐聚合物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均小于普通聚合物,更接近于线性,具有更好的注入性能,聚驱采收率较普通聚合物高3.5%,单位用量提高采收率较普通聚合物高8.5%.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开发,葡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阶段,如何降低含水上升率和提高油田采收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模拟葡北油田的油藏条件,进行了普通中分聚合物和抗盐聚合物室内性能评价和驱油效果实验,葡北油田属于中低渗油藏,与抗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匹配性。聚合物驱是指向油藏中注入髙分子量的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用4,4-二氨基二苯醚(ODA)、对苯二胺(PPD)及1,5-二氨基萘(NDA)3种二胺及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为单体,采用Pluronic-F127/N,N-二甲基甲酰胺、司班85/液体石蜡非水乳液聚合首先制得聚酰亚胺(PI)微球。利用红外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粒径测试等对PI微球的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使用不同的二胺与二酐BTDA在非水乳液体系下均能成为PI微球,带有柔顺基团的二胺形成的PI微球其形貌良好,而且分布比较均一,平均粒径为20μm左右;而刚性较强的二胺合成微球其表面粗糙且形貌较差。产品仅经化学亚胺化处理亚胺化不完全,必须经进一步的热处理才能使完全亚胺化;亚胺化程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是呈S型。3种二胺ODA、PPD和NDA形成的PI微球的完全热亚胺化温度分别为300,330和370℃。  相似文献   

4.
张永爱  曾祥耀  周雄图  郑灼勇  郭太良 《功能材料》2012,43(23):3201-3203,3207
以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原料,利用溶液缩聚法制备聚酰亚胺(PI)绝缘膜,采用XRD、SEM、FT-IR对不同热亚胺化温度合成的PI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超高阻微电流测试仪测试了热亚胺化温度和粉体含量对PI绝缘膜击穿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1.0×10-2Pa条件下,300℃热亚胺化1h,聚酰亚胺酸(PAA)薄膜完全被热亚胺化,制备的PI绝缘膜内部结构致密;当BPDA和ODA的粉体含量为5%时,PI绝缘膜击穿场强高达2.15MV/cm,表明PI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联苯四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原料使用气相沉积聚合(VDP)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绝缘膜,分析不同热亚胺化处理温度对PI薄膜绝缘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红外光谱、俄歇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成分以及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超高阻微电流测试仪测试了PI复合绝缘膜漏电流和电压击穿特性。结果表明:热亚胺化300℃/1 h真空(1.0×10-2Pa)处理后的PI绝缘膜内部结构致密,当场强为8.0MV/cm时漏电流密仅为8.2×10-5A/cm2;薄膜击穿场强达到8.42MV/cm,表明PI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朱凯 《中国科技博览》2014,(40):140-140
为明确常规聚合物驱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开展了以下驱油试验,聚合物用量相同,按3500mg/L×0.5pV的用量计算,即总用量为1750pv.mg/L。常规聚合物分子量1200万,高浓度聚合物驱使用分子量为2500万抗盐聚合物,岩心气测渗透率为1000×10—3μm2左右。试验表明当用高浓度和高分子量(2500万)聚合物驱替时,由于溶液体系本身的高粘弹性,增加了注入压力,使油藏中的液体进入更小的孔隙中,并将其中的残余油驱出,从而改善了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有机冻胶堵水剂油水选择性强、封堵能力高,为油田稳油控水体系之一,但常规冻胶体系耐温抗盐性差,有效期短,不适合塔河高温高盐油藏条件。本文分别从分子内引入疏水单体地下聚合、分子间引入无机凝胶结构互穿、分子外引入油相结构屏蔽三个技术思路进行耐温抗盐性能优化并形成配方,均能不同程度的有效抵抗侵蚀,对油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以此为空白载体,交替包覆聚乙烯亚胺(PEI)和修饰有柠檬酸钠的Fe3O4纳米粒子,得到了磁性微球(PMMA-M)。通过偶联反应分别成功制备了罗丹明B(RhB)、羧基荧光素(CFRC)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的荧光硅烷化试剂,采用Stober法将荧光硅层成功包覆在磁球表面。最终制备了单分散、超顺磁的荧光核/壳/壳型聚合物微球(PMMA-M-F)。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形貌圆整,振动样品磁强计表明微球的饱和磁化强度高达9.8emu/g,并且具有超顺磁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多功能微球具有荧光。  相似文献   

9.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甲醇、四氢呋喃组成的混合溶液为溶剂,进行缩聚反应合成聚酰亚胺(PI)的预聚体聚酰胺酸,经过两步法亚胺化得到PI粒子。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表征,表明经过两步法亚胺化(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才能使聚酰胺酸完全亚胺化;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当四氢呋喃/甲醇(THF/MeOH)比例为7∶3可得到粒径为5~10μm且分散性好的PI粒子;利用热失重分析(TGA)可知T5d为530℃,T10d在560℃,PI粒子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选用双酚-A二醚二酐(BPADA)和4,4’-二胺基二苯醚(ODA)为单体,间-甲酚为溶剂,用化学亚胺化法合成高分子量可溶性的聚酰亚胺(PI),得到的PI在极性溶剂NMP、DMAc、THF和DMF中有很好的溶解性。通过FT-IR和GPC对PI的结构和化学亚胺化过程中分子量变化进行研究,并利用DMTA对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PI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学亚胺化得到的PI具有很高的亚胺化程度,与热亚胺化PI具有相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由于形成了分子链间的交联,热亚胺化PI不能被溶解,且模量比化学亚胺化PI高。  相似文献   

11.
董素芳 《材料工程》1995,(10):42-43
本文对T300/5405和T300/8911复合材料单向板与迭层板做了耐油性试验,结果表明:T300/5405耐油性优于T300/8911,且迭层板耐油性优于单层板。  相似文献   

12.
介绍用电阻法测量CATT(Circdar-Arc-Tooth-Trace)齿轮润滑油膜的测量原理、实验设备和方法,研究了油膜沿啮合线和沿齿线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可供CATT齿轮设计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蔡梦莹  师雯  张梓楠  朱雯雯  翁闯  耿飞  游峰 《功能材料》2021,52(3):3110-3114,3129
首先使用退火处理的方法使六方氮化硼(hBN)带上羟基,并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表面处理后的氮化硼(BN)。然后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不同浓度的聚氯乙烯/氮化硼(PVC/BN)及聚氯乙烯/氮化硼/聚酰胺(PVC/BN/PA)复合材料。通过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游标卡尺、耐油性能测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表明添加改性后BN粒子,可以使PVC和BN结合的更加紧密,复合体系的热学和耐油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添加BN含量为10%,PA6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和耐油性达到最佳,远好于PVC材料。  相似文献   

14.
R32作为新一代替代制冷剂的应用范围很广,专用冷冻机油的开发和使用成为R32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一种新型PVE油搭配R32,通过实验对比R410A/POE油、R32/POE油以及R32/PVE油组合时2匹热泵分体式空调的制冷性能,研究了不同PVE油含油率下的空调蒸发器及冷凝器侧热阻的变化,PVE油量影响系统COP的原因。结果表明:PVE油的使用明显提升了R32空调的制冷性能,随着油量的增加,蒸发器侧热阻先增大后减小,冷凝器侧热阻逐渐增大,从而影响蒸发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冷凝温度持续上升,系统COP先增大后减小,在PVE充注油量270 m L附近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重质渣油沥青树脂的耐热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纯芳烃原料和重质渣油研制的沥青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从C C键的离解能来看,沥青树脂的热裂解温度较高。通过测定溶解度、软化点及沥青树脂的固化,考察了实验室合成的沥青树脂各阶段的基本物理性能以及C阶沥青树脂的耐热性,初步探讨了耐热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阶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苯甲醛(BA)系B阶沥青树脂硬化成C阶沥青树脂的温度较高,C阶沥青树脂的收率亦高;C阶沥青树脂具有较优异的耐热性,特别是高温阶段的耐热性优于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旋转回归设计,对影响ABS/硅油混合物耐燃性能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体系中加入硅油后,材料的耐燃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也考察了滑石粉对ABS/硅油共混物耐燃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用其制作轿车门立柱、门内基板等内饰件的配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胶料的耐煤焦油、密封油性能为主要性能指标,并兼顾了胶料的耐汽油/苯性能、耐萘性能、工艺性能、成本等影响因素,考察了几种典型耐油橡胶CR2321、NBR4050、HNBR2020、EPDM4703、FKMMX-70CB、1#NR以单用或并用形式作为焦炉煤气柜用橡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FKM MX-70CB和NBR4050以80/20比例并用时,其综合性能最佳,可以作为焦炉气柜用橡胶密封膜胶料理想的主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李晓越  费逸伟  杨宏伟  赵伟 《包装工程》2012,33(3):55-58,108
分析了聚乙烯高分子材料氟化后化学稳定性增强的原理,并选用经过氟化处理的聚乙烯微球进行了耐油实验。结果表明,经氟化处理后的聚乙烯微球表面形成了一层有效的阻隔层,能够阻止油分子进入微球内部。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类纸张防油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慧  龙柱 《包装工程》2013,34(1):12-17
以壳聚糖/淀粉复配防油剂制备了食品抗油包装材料,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张的抗油脂值随防油剂质量分数、防油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用阳离子淀粉取代部分壳聚糖制备的复合防油剂,完全可以达到单一壳聚糖防油剂的效果,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纳米ZnO在油相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NDZ201)对纳米ZnO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纳米ZnO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后纳米ZnO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及接触角测试仪(CA)等对改性后纳米ZnO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DZ201成功对纳米ZnO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得到改善,且粒子表面疏水化程度提高,亲油化度增加,紫外吸收强度增大。将NDZ201改性后纳米ZnO引入氢化蓖麻油中,制备纳米ZnO/改性氢化蓖麻油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材料应用于皮革纤维中。纳米ZnO/改性氢化蓖麻油复合材料的乳胶粒呈球形;纳米ZnO与改性氢化蓖麻油具有抗紫外协同效应;与改性氢化蓖麻油相比,复合材料应用后皮革纤维具有更好的耐黄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