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计划建立三个地面站,组成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站网,分别建在北京、乌鲁木齐和广州。北京地面站第一期工程已顺利完成,即将投入运行,可望明年上半年正式向遥感用户提供产品。本文主要介绍北京地面站为接收和处理法国SPOT卫星数据而进行的功能扩充计划情况。在接收设施的扩充部分,简单介绍了各种设施,并发表了北  相似文献   

2.
张建国 《遥感信息》1993,(3):40-41,29
美国陆地卫星系列是对地球资源环境观测最主要的数据源之一。遍布全世界的陆地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站从目前的15个(封底彩图)将建成18个。今年夏天Landsat 6升空,取代已服役8年多的五号。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基本准备就绪接收和处理它的遥感数据。这颗新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未来三年内,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将新建新疆喀什、海南三亚两个接收站,且与北京密云接收站一起构建"三站一体"的接收站网,从而形成全面覆盖国土陆地面积的数据接收能力,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三站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实际情况,对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硬件设备状态以及实时接收的卫星快视数据进行远程监视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基于B/S结构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本系统的提出,对地面站地面观测网的运行是一个必要的探索,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遥感卫星地面站,为监测大兴安岭林区的火灾发挥了作用。遥感卫星地面站获悉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火灾的消息后,立即与美国陆地卫星控制中心联系,要求增发陆地卫星夜间经过火区时的远红外探测数据。以后多次接收和处理了东西两个火区的火灾形势和位置分布图像,为灭火指挥部提供了准确数据。同时接收和处理陆地卫星白天获取的TM图像数据,地  相似文献   

5.
美国陆地卫星系列自1972年开始连续不停地围绕地球运转,几乎飞遍这个星球陆地的每个角落,提供给人类超过三百万幅遥感图像,成为对地球资源环境观测最主要的数据源之一。遍布全世界的陆地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站从目前的15座将增加到18座。今年夏天陆地卫星六号(Landsat 6)升空,取代已服役8年多的五号。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和处理它的遥感数据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这颗新星设计寿命五年,由美国GE公司制造,星上主要探测仪器增强型主题绘图仪(ETM)由美国Hughes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6.
林业遥感     
遥感日益成为林学家用途广泛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航空像片是资料的一个主要来源,近年来,美国陆地卫星遥感图像正成为新的资料来源。陆地卫星平台上装有两套传感器系统:即1972年开始的多光谱扫描仪和1982年开始的专题制图仪。加拿大遥感中心(CCRS)卫星地面站接收和处理的卫星数据、图像,可以加工成影像和计算机使用的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随着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射,特别是美国陆地卫星和法国SPOT卫星发射以后,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在开发本国资源等方面利用遥感卫星数据的重要性.各国纷纷建立遥感地面站,接收、处理和分发遥感数据.载止1982年就建立了12个,能接收美国陆地卫星遥感数据的地面站,以后又有增加.遍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地面站设备先进,技术和生产水平高;泰国等国的地面站,有几个发达国家对其进行经济资助,设备和生产能力也均非我国地面站能比.现将澳大利亚地面站情况加以详细介绍,并对地面站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综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对于出口国际的遥感卫星移动接收站,站监控软件负责完成整站任务规划与调度、轨道预报、数据管理以及设备集中监视和控制;针对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遥感卫星移动接收站的运行特点和任务需求,制定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优先级和任务筛选规则,按需采集地理位置信息,定时通过以太网获取最新卫星轨道数据,自动规划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任务,利用任务节点矩阵驱动数据接收流程,自动化控制和调度移动站内各系统完成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遥感卫星移动站的利用率,避免了人工操作降低系统运行效率,保障了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的全覆盖,实现了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全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 (HY- 1)于北京时间 2 0 0 2年 5月15日 9时 5 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按预定计划实施完成了 7次变轨 ,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到达 798km的预定轨道。自 2 0 0 2年 5月 2 9日开始正式下传海洋水色扫描仪与 CCD成像仪所探测的数据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了第一轨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此后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每天实时接收处理卫星下传的遥感数据。卫星发射 10 0多天以来 ,HY- 1卫星与地面系统运行正常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牵头与卫星研制等单位一起 ,经全体参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数据共享是一个大趋势,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卫星数据共享是科学数据共享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重要的民用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单位,目前已经存储的各类遥感卫星数据近百万余景,数据存储量高达100TB。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提出了“建立国家级卫星数据共享基础平台”的目标,承担了科技部“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项目”。本文介绍了地面站的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实现思路,阐述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最后展望了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1987年5月在东北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的森林火灾。这场大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调动了一切力量积极投入扑火救灾的活动。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从电台广播中惊悉这场大火之后,全站立即动员起来。一方面与美国陆地卫星控制中心联系,以确保白天卫星过境时发送TM扫描数据外,还同时要求其首次为我地面站增发卫星夜间过境时所搜集的热红外TM数据;另一方面则在站内切实组织安排落实TM数据的接收和处理。特别是夜间TM热红外数据的接收和处理在地面站内尚是第一次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日本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属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定名为日本遥感技术中心(RESTEC——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enter of Japan)。地面设施位于东京西北约50公里,在琦玉县中部的鸠山上,地理应标为北纬36°,东经139°21′。该站于1978年底建成,1979年1月开始试用,六个月后正式投入运行,接收美国陆地卫星3号MSS和RBV的影像数据。1980年以后,又扩建了接收陆地卫星4号TM数据的处理设施。最近为了接收、处理日本自己的海洋观测卫星(MOS)数据,该站又扩建了有关设施。日本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主要由接收、记录、数据处理、影像处理和保存检索五个分系统组成。自  相似文献   

13.
对地观测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的前提是卫星要进入地面接收站的接收范围。对对地观测卫星数传预报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即将过境接收站的卫星作出预警,而且能更真实地展示卫星过接收站的情景,具有实际和工程研究价值。主要从卫星轨道预报模型和卫星地面站间几何关系及地面接收圈计算方法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并介绍了基于WorldWind进行数传仿真的方法。最后的仿真计算结果证明计算精度可靠,动态仿真链路真实模拟出卫星过接收站的场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于1992年4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龙都宾馆召开了首届全国用户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大珩、陈述彭和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央21个部委、国务院直属部门、军队部门、25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领导、专家和代表150余名。会议听取了卫星地面站工作报告、生产服务和系统扩充情况报告、陆地卫星6号数据接收计划,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用户委员会的筹备情况汇报,用户代表还对TM产品的应用进行了大会交流。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而又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作为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建立的中国遥感卫星地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图像大地几何校正的一种方法王新民,邵贝恩(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北京100086)关键词:卫星遥感数据,几何校正,大地几何校正1弓唁卫星遥感图象的几何畸变可用卫星遥测数据予以纠正’‘-“.但是由于卫星轨道偏离、姿态漂移等误差的影响,校正后的...  相似文献   

16.
新疆遥感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科协及其它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遥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新疆的遥感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新疆遥感发展的回顾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在新疆各部属的生产、教学与科研单位,在遥感的设备研制、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三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一)在遥感设备研制方面主要有: 1、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自行研制、装配了极轨卫星图像接收、处理系统。该地面站利用所装配系  相似文献   

17.
SPOT系列卫星及其数据产品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国 S P O T 系列卫星的轨道、图像传感器和图像数据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实际情况,介绍了 S P O T 卫星数据产品的形式及主要参数。最后,简要描述了 S P O T 系列卫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1 0月 2 1日 1 1时 1 6分 ,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0 2星于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在成功地完成姿态轨道调整后 ,于第二天 (2 2 )上午 1 0∶ 30第一次向地面发送遥感数据 ,资源卫星北京、广州、乌鲁木齐地面接收站即时成功地接收到数据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随即于当日下午 2时许生产出清晰的图像数据产品。封面为第一幅资源一号卫星 0 2星影像图 ,本图像是 2 0 0 3年 1 0月 2 2日 1 0点 4 0分接收的由卫星传回地面站的图像数据。杭州地区影像图是利用 0 2星的 4、3、2波段以红、绿、蓝合成的假彩色图…  相似文献   

19.
最近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戴昌达、姜小光、唐伶俐三人撰写的《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是一本有助于促进我国卫星遥感应用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好书,不同背景的读者都有可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LANDSAT-5 TM数据的辐射校正与几何定位精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辐射校正与几何校正是遥感信息定量化应用的重要步骤,对真实反映目标和背景特征以及实际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了LANDSAT-5 TM数据的辐射校正方法与使用精确星历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后的几何定位精度,并以实际数据检验了修正后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LANDSAT-5卫星数据产品的辐射精度与几何定位精度,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对LANDSAT-5卫星数据的系统处理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成像过程中的系统性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