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家居、家居机器人等逐渐成为现代家庭重要的电子设备。传统的安防系统,往往以远程监控为主,对于室内出现诸如有毒气体泄漏、温湿度不适等情况无法做出判断和警示。安防和智能家居机器人是利用履带式行驶机器人在移动中完成对室内温湿度、有毒气体和人体红外信号的监测功能。该系统包括一台履带车、温湿度建模模块、气体检测模块和人体红外信号检测模块。其中,电机转动为履带机器人提供动力,温湿度检测模块可以实现高温火灾和室内潮湿度监测,气体检测模块可以对室内诸如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监测报警,人体检测模块则可以实现白天或夜晚对非法入室人员的监测。安防和智能家居机器人为家庭提供安全保障,是现代家庭重要的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设计为多功能窗户控制系统,它能在多种情景下自动控制窗户开关。如天气突然下雨但是家里没人时,能够自动关闭窗户以防止雨水进入室内;当室内有害气体超标时可以自动开窗通风透气;有陌生人企图从窗户入室则启动安防设备自动报警;检测到室内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时,通过采集的信息进行调节控制等等。该项设计使窗户真正的智能起来,成为"居室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室内,所以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尤为严格,需要随时随地能够了解室内环境情况,室内环境远程监测是满足人们这一需求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室内环境远程监测技术都是在分析室内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将室内环境信息采集到计算机,然后经过串口传送到上位机,完成数据实时显示。但这种方法没有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难以保证室内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室内环境远程监测技术,首先分析室内环境中空气污染成分及危害,针对每种空气污染成分提出通过不同的采集分析方法完成室内空气成分及数量检测,然后对室内环境远程监测中的温湿度调节电路进行设计,通过分析温湿度检测传感器与温湿度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完成对室内环境的温湿度检测,将检测数据与温湿度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并处理,通过计算机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从而完成室内环境远程监测。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环境监测的准确度,减低远程监测响应时间和能耗,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华南地区,每年3、4月份的天气常常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使得人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地面潮湿、墙面挂满水珠的尴尬局面。虽然很多家庭都安装了空调,但上班时间很少一直开着空调来保持室内温湿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的空调智能除湿控制器设计方案。利用温湿度传感器自动探测环境温湿值,通过与预设的温湿度值进行比较,从而自动开启或关闭空调的除湿功能。该设计方案不仅为用户节省了购买一般家用除湿机或温度调节器的额外费用,还充分利用了空调自身的除湿功能。用户无需再花费额外的人力去清理废水。相比于一般的除湿器,这种智能除湿控制器在资金、人力和电力方面都能够大大节省。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室内安全环保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检测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温湿度、漏水、漏气和火警信息,采用了室内无线传感网和广域无线网结合的方式用于信息传递,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分析后能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及时处理,以保证居室的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6.
现代建筑室内结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室内定位与导航的问题,提出基于光斑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技术,依靠机器人自带红外发射装置与外带摄像头相结合,实现室内情况下对机器人的精确定位与准确导航,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家庭监控机器人等家庭服务机器人,为实现机器人自动路径规划、自动充电、自动巡航、自动避障等功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中针对室内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价格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低成本物联网控制系统方案。系统方案采用一主机多从机架构,利用阿里云搭建MQTT远程服务器,使用MQTT和蓝牙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并设计使用手机APP调用百度语音识别模块进行智能控制。实验证明,利用该方案搭建的系统能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温湿度传感器、摄...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机房需要恒温恒湿,但在我国南方,春、夏及初秋季节空气非常湿润,环境湿度极高,如果控制不当容易造成机房温度过低、湿度过高和能耗过大的现象,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运行及建筑物性能。文章分析了机房在温湿度控制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有效控制温湿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家庭安全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但近五年来,每年家庭火灾的次数占总火灾发生次数的50%以上,亡人比例大幅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渐加强,对家庭防火安全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家庭消防逃生报警系统无法实现无线互联、自适应环境生成个性化探测指标并及时通知其他人并报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Arduino作为核心控制器,采取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将ESP8266模块与相关的硬件电路进行无线连接,通过APP获取室内实时监测的数据、火灾报警、远程开锁等。这种系统主要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MQTT协议实现信号无线实时传输,弥补了传统系统的不足,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干系人,实现预警和协助逃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采用单片机实现温湿度传感器、甲醛电化学传感器等室内各种环境参数采集设备的控制,能够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显示和发送为室内环境监测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在实践工作中,还要结合室内环境监测要求进行软件编程,确保系统功能得到稳定实现,继而满足环境监测的高精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默认状态下过高的安全级别常常使不少人无法顺利地进行各种操作,该文讨论了在降低Windows Server 2008安全访问级别情况下通过组策略设置来提高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伟 《计算机工程》2002,28(1):180-182
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网络系统安全结构,说明作为开放式传输的无线局域网不会因其传输方式的不同而改变整体网络的安全策略,并通过探讨无线局域网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特性,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构架,说明了开放式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基础。提出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家庭语音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各个工作模块的电路实现。提出采用以AT89C52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家庭语音报警系统的研究设计方案。系统用以实现针对出现不同的家庭安全状况下的语音报警功能。这种语音报警系统成本低廉,具有通用性强、普及率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地家庭居住安全度。  相似文献   

14.
维护中央处理器安全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是目前比较热点的问题。目前中央处理器主频不断提高,处理器工作温度也在不断升高。过高温度不仅对中央处理器内部造成永久性伤害,而且使中央处理器效能降低,同时加速中央处理器的老化,由此破坏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中央处理器过热形成电子迁移现象,导致金属表面形成坑洞或土丘,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最终损坏处理器的原理分析,研究控制中央处理器温度的硬件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利军  徐蕾 《计算机工程》2007,33(9):154-156
在分析具有时间约束特性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TRBAC)的基础上,对其中翻转点选择和安全状态恢复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在TRBAC中判断系统安全状态的翻转点选择算法,选择合理的终止会话集合使系统恢复到安全状态的算法。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翻转时间点选择过大或过小引起的效率和安全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条件接收系统是一种通过对视频数据加扰以及对加扰算法所使用的密钥进行多重加密的综合性系统,可以满足视频数据的高安全性要求。但如今普遍采用的通用加扰算法结构复杂,成本较大。引入了一种全新的MHT(Multiple Huffman Tables)算法作为条件接收系统中的加扰算法,并研究了该算法的加密原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半导体制冷器件的模糊恒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恒温控制系统精度要求高,且由半导体制冷器件构成的温控系统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及数学模型难建立等特性,这使得常规PID控制器无法很好地满足系统要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发挥模糊控制鲁棒性强、动态响应好、上升时间快、超调小的特点,又具有PID控制器的动态跟踪品质和稳态精度,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RSA在DSP下的快速加密实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RSA是最早提出的公钥密码体制,其原理简单,安全性好,但由于其密钥较长才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因而计算量大,如果用软件加密其速度太慢,用硬件实现可以大大提高RSA的速度。DSP芯片系列提供了一种专用的乘法器,其完成一次乘法的时间只要一个周期,这使实现RSA的速度加快。介绍了一种适合DSP TMS320C54X芯片,用汇编语言实现的一种快速的RSA,并实现了良好的加速算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光纤荧光的测温机理介绍了一种温度测量系统的构成。系统采用Cr3+:YAG晶体作为荧光材料,蓝色发光二极管激励光源。经光纤将荧光信号输出,输出频率被输入到单片机系统中,单片机计算出荧光寿命,进而得到目标温度值。该系统对温度的测量具有准确度高、抗电磁干扰、分辨率高等特点,并且可以结合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采集单片机系统实现通讯控制,操作简单,可以及时测量并存储数据,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利用该装置通过检测荧光物质寿命实现了高精度温度测量,其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0.
网络控制系统的安全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全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9):45-47
基于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的网络空间特性,对NCS信息安全的时空特性和NCS的安全域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律可控性和自律可协调性的NCS安全域的新型体系结构,并对新构建的NCS安全域体系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