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蝴蝶效应"在贵阳市现代城市旅游品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的打造离不开"蝴蝶效应"理论的介入。贵阳市的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应以贵阳市地域文化为魂,注重细节,发挥"蝴蝶效应"作用,打造贵阳市旅游城市品牌模式。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山地旅游开发应坚持比例原则、恢复力原则、民族特色原则。贵阳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旅游城市,民族和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但也有生态环境脆弱等劣势。应正确认识贵阳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优劣势,加快生态旅游立法,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打造核心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大背景下,智慧旅游应该是贵阳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贵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智慧旅游发展进程与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核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产业链,是21世纪兴起但发展迅速的旅游新业态。通过实地走访、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探究南通创意旅游模式,即长寿文化的创意旅游模式、花卉创意旅游模式、历史街区创意旅游模式、古镇创意旅游模式及内河水域创意旅游模式等,并提出其开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文精神是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精神气质和魅力所在。贵阳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但城市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详细分析其缺失原因,并探寻城市人文精神提升的可行性路径,可为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开放农业发展空间,深化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推进乡村农业休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研究与分析多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的网络平台开发与应用,利用现代智能通信工具与青年人对接,通过网络平台适时推送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产业的各种活动和农副产品成长的适时监控,以期建构促进农业增收的新型农业经济和文化发展模式,为发展旅游经济和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宁夏纳家户村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提出了纳家户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的战略措施,即特色开发,充分展示传统的民族文化;依据自身特点,创新发展模式;扩大区域合作,进行联动开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发展社区共建;加强旅游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贵阳市外环以内为主要研究区域,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贵阳市住宿业总体特征和贵阳市住宿业类别空间分布特征加以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贵阳市住宿业由市中心向四周扩散,主要集中分布在外环以内的云岩区、南明区及观山湖区三个区,同时在贵阳的三个环线内的布局状态也不尽相同;(2)贵阳市不同类别住宿业空间分布不均,呈多核心聚集式分布且主要以2星级及以下酒店为主。本研究丰富了关于贵阳市住宿业方面的研究,可为其今后的发展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性意义日益受到关注,各界多层面对其展开了探索性研究。文章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剖析了全域旅游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耦合关系,创新性提出将全域旅游理念融合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以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打造大运河江苏域文化带,推进运河旅游,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模式;架构了大运河江苏域文化带旅游建设的管理机制、规划方案、建设与运营机制、保障机制、智慧运河旅游机制,并就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力求丰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思路,促进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实现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文化、经济效能。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出包括传统饮食在内的五大非遗旅游规划.在此背景下,文章介绍了闽西客家饮食文化资源的类型、特征,分析其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塑造客家美食地标形象、丰富旅游开发模式、创新营销方式等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城市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以吉林市旅游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一流旅游文化名城,为旅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推送经典名胜景观,出行路线,最佳观景地点等,实现智慧出行,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从而带动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进一步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发展用户群体,充分展现吉林市风采,吸引更多用户。对吉林市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方案定制,从理论层面给出建议,提供可行的发展计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旅融合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深度探索给予了更多保障,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逐步向文旅融合进行更多的倾斜,能够让文旅融合得到文献收集和信息共享层面的发展。所以,以文旅融合为背景,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进行策略创新探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明确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实施原则,进而简要探讨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的实施重要性,最终,提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策略:引进来、走出去、沉下来相结合,营造良性氛围;依托文旅小镇、旅游景区等活化服务内容;线上、线下契合,推动服务形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旅游英语翻译与地方旅游文化相关密切,只有充分掌握当地旅游文化知识,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杭州著名的景区涵盖了历史人物事迹、地理风光、宗教、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等不同文化因素,因此杭州景区名称翻译应多采用意译、释译、旁注、改译、省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对宁夏泾源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泾源县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优势和可行性.从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丰富旅游产品,弥补体现回族风情旅游项目的不足,迎合客源市场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扶贫步伐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回族文化生态村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议,即科学制定民族文化生态村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旅游项目要强调游客的参与,注重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明确定位及加强传统宣传与网络宣传.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旅游为载体,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将文化搭上旅游的载体,更好地对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和创新,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安阳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极具潜力,但在发展中存在合作领域不宽广、合作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应通过提升文化内涵、举办节庆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利用高科技手段等方式,积极发展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该地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而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以及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属性决定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走文旅融合的道路.四川民族地区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旅游附加值低,旅游业态同质化、旅游规划起点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产品体系、融合程度、差异化策略、规划引领四个方面探讨了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人才支撑、市场导向、创新发展来保障文旅融合,以期在民族地区打造具有"旅游+产业+文化体验"的深度旅游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旅游的产业性入手,提出区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取得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是产业化发展。结合成都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休闲为统领,会展和创意为驱动,多元文化积聚的“双轮驱动,1+N”式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模式。“休闲”为魂,多元文化是“休闲”的集中展现,会展和创意是驱动力。通过会展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休闲文化的“魂”借助多元文化被市场所感知,成都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借此得以树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信息化在实现宗教文化旅游的集约化经营转变、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游客日益强烈的个性化需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阐释了宗教文化旅游信息化的概念、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必要性,分析了当今宗教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应从宗教文化旅游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宗教文化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创建宗教文化资源数字博物馆、创造能够诠释宗教文化内涵的高科技旅游产品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导游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加强宗教文化旅游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泸沽湖民族文化旅游舞台真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的发展,泸沽湖民族文化旅游取得较大发展,泸沽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成为旅游人类学家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借助西方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的舞台真实理论,从东道主与游客的角度,探析泸沽湖民族文化旅游的舞台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