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坐姿是目前最普遍的工作方式,座椅是坐姿工作中承载人体的最主要的家具,座椅的尺度变化和姿势变化都是影响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为研究背景。通过座面压力测量和身体局部不适评价,分析了座椅和坐姿因素对压力测量参数、身体局部不适和座椅整体感觉的影响,并分析了压力测量参数与身体不适、座椅整体感觉间的相关性。得出了肩部不适与平均压力、平均压力梯度和座椅整体感觉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臀部不适与最大压力、最大压力梯度和平均压力梯度都呈显著相关。座椅设计中座面高度、座面材质和椅背高度是影响座面压力分布和身体不适的主要因素,因而设计座椅时应加强这3个因素的设计以提高坐姿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学生们一天内大部分活动都是以坐姿进行,所以学生用座椅的舒适度对学生们来说尤其重要。本文研究了学生座椅靠背倾角参数变化对体压分布和主观感受的影响,利用Tekscan体压分布测量系统,设计学生静态体压分布实验,测试不同座椅靠背倾角下大学生人体坐姿压力分布,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了压力分布与座椅靠背倾角的关系,再结合大学生主观舒适度评价分值,得到适宜的学生座椅靠背角度。论文的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座椅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舒适性是座椅设计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对舒适与否的概念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座椅舒适性理论模型,阐述了关于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人的因素,座椅因素和人与座椅的交互作用(坐姿与体压分布)对座椅舒适性的关系,同时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人体测量变量和各项压力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研究其受到坐姿的影响程度。各项压力变量与座椅舒适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最后提出研究建议,以期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模型,可以更精准地预测座椅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芦国桢  熊先青 《家具》2022,(5):54-58
由于办公室人群的办公性质,长时间保持坐姿对办公室人群的身体是一种很大的负担。为探究市面上办公座椅设计对办公人群的坐姿和久坐舒适度的影响。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对市场上的5款办公座椅的功能调节、尺寸和材料3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其设计理念、设计侧重点等。重点对功能尺寸、办公座椅的可调节功能是否多样、座椅座面是否合理支撑、座面的透气性等方面对办公座椅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个方面对座椅久坐舒适度有较大影响,办公座椅可调节部位的多样性,以及脊柱和臀部支撑部位的可调节范围对坐姿舒适度有显著的影响。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办公座椅舒适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久坐引起身体各种疾病,办公座椅舒适度研究引起人们重视,舒适是个人主观的感觉、是身体各部位的综合感觉、是人对环境的一种反应,这点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而对于舒适与不舒适是否应分开讨论,目前还存在争论。关于座椅舒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主观量表评价法,另一类是客观测量法,在座椅舒适度评价中主要采用姿势分析、体压分布、表面肌电等测量方法。压力分布测量是众多测量方法中应用最为普遍和广泛的,部分研究表明姿势变换次数和身体移动与不舒适相关,表面肌电测量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在工作环境中应用的增多,固定姿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影响坐姿健康的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腰部支撑。本文利用表面肌电镀术,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价了腰枕大小对坐姿舒适性的影响,为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合理优化沙发腰部支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型号的腰枕可以使人体获得较好的坐姿;过大或过小的腰枕都不利于人体坐姿的保持。同时,实验研究还表明,表面肌电指标值IEMG和MPF可以较好地反映坐姿舒适性,二者结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大地评价沙发使用舒适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家具》2016,(2)
根据健康坐姿理论,认为坐姿时脊柱形态保持最自然的"S"型,椎间盘压力最小,因此考察在直立放松坐姿下,五种类型办公椅对身体部位舒适度的影响,分析人-座椅面各项压力指标包括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总压力等指标与办公椅特性的关系,结合身体部位舒适度感受的主观评价,具体分析五把不同类型办公椅对人臀部、腰部支撑性能,以此评价办公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体工程学作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交叉类学科,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尤其是家具设计领域。现在,社会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使得工作者们更加重视办公的效率。如何提高办公效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此办公座椅的舒适性很重要。国内外对于办公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舒适度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并不全面,办公座椅作为一个产品分类,舒适度是最基本的,在完善了舒适度的情况下,还需要综合评估整个产品的设计,包括产品的材质,色彩,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已是人们在选择购买汽车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从服装人体工程学角度研究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某些设计,结合人体坐姿状态下的各个数据,例如座高、坐姿颈椎点高、身体与大腿形成的角度、膝盖弯曲角度等,加上局部的重点设计,充分考虑机械上的舒适度以及人体感觉上的舒适度,来设计满足普遍的驾驶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青少年腰痛、驼背、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针对该问题,笔者着手于青少年的日常坐姿,分析了不同坐姿状态下人体脊柱、腰背、腿脚等部位的生理负荷;基于国内外对青少年坐姿问题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提出了基于平衡椅的学习椅设计方案;新型平衡椅具有坐姿可调换、操作便捷、造型简练等特点,结合相关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期达到纠正青少年坐姿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领先的办公家具品牌Steelcase座椅——Gesture。它是首款以支持人与现代技术良好互动为宗旨而设计的座椅。Gesture的设计灵感源于对人们肢体活动的观察研究,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及未来新技术环境下对办公坐姿提出的挑战。如同Steelcase开发其他产品一样。Gesture的研发并不始于设计一把座椅,Steelcase将目光聚焦在"新技术条件下,办公坐姿的新变化"这个议题上。通过对11个国家超过2,000人的坐姿研究,Steelcase发现并总结了九种新坐姿。向后倚靠——在使用(小型或移动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介绍了人体椎间盘的特征和人体姿势对腰椎间盘的影响,通过对影响椎间盘内压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椎间盘压力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养成正确的坐姿;要求座椅具有向后倾斜110°~120°的靠背,且在腰椎部位提供5cm厚的腰靠支撑;椅子靠背形状应设计成符合人体脊柱自然曲线等等。  相似文献   

13.
《家具》2021,(3)
为获取座椅设计相关的人体尺寸新数据及明确腰臀形态分型,采用直接接触测量法,选取与座椅腰背部设计有关的13个尺寸参数,对130名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男性50名,女性80名)进行人体尺寸测量。利用统计软件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性别显著性分析、BMI显著性分析,并以坐姿臀宽、坐姿腰宽和腰节点高为分类依据,对腰臀形态进行分型。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24人(男性49人,女性75人),以性别分类,分别统计出13个测量项目的平均值、第5、50、95百分位值。并将腰臀形态分为低腰型、高腰型及高腰宽臀型3类。结果表明:性别和BMI对人体尺寸的影响较大;低腰型和高腰宽臀型占比较大,两者共同的特点为:腰臀比大致相同,对于座椅腰背部设计来说,该形态的适应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将压力分布测量与自由模量幅度估计法相结合,采集受试者动态与静态坐姿下腰部与臀部的压力分布信息,通过分析各个关键压力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受试者对坐姿舒适度的主观评价,研究了不同软硬度的办公椅腰靠对动态坐姿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办公椅腰靠软硬度对动态坐姿舒适性具有显著影响。在动态坐姿下,随腰靠硬度增加,腰部最大总压力、腰部最大接触面积、臀部最大-最小压力差均呈下降趋势,而腰部平均压力梯度呈上升趋势。主观评价与客观体压分布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以22.1HC为质心的软腰靠舒适度级别最高,以39.8HC为质心的中硬度腰靠其次,以58HC为质心的硬腰靠舒适度级别最低。其中,女性受试者对于腰靠软硬度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坐姿是大部分人群生活、工作的主要行为姿态。长时间保持不平衡的坐姿是众多慢性病的元凶。因此,座具坐垫的舒适性对人体健康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坐姿不佳会引起身体不舒适甚至导致脊椎变形等其他问题。本文分析了座具坐垫舒适性评价的发展现状和几种常见的坐垫舒适性客观评价方法。人体体压分布和坐姿变化程度能反映坐垫的舒适性,有限元模拟分析能够实现人体体压分布的优化设计,温湿度测量为座具坐垫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坐姿的腰椎形态改变与腰椎受力的理性分析入手,指出不同坐姿对于人的健康与舒适的影响,从中理清了座椅靠背人性化设计的一些细节,并强调正确坐姿及其"习惯成自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坐姿的腰椎形态改变与腰椎受力的理性分析入手,指出不同坐姿对于人的健康与舒适的影响,从中理清了座椅靠背人性化设计的一些细节,并强调正确坐姿及其"习惯成自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乘员-座椅系统着落瞬间人体承受的冲击过载的情况,设计搭建了一个适用于乘员-座椅系统安全性试验的坠落冲击模拟实验平台,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为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人体着陆冲击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提供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国内外儿童安全座椅的技术法规和质量安全状况,提出了儿童安全座椅的机械安全、标识和说明书、化学安全和阻燃安全的风险分类,建立了基于层次结构评价指标的儿童安全座椅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开发智能服装新的个性化功能,文章选用镀银锦纶纱作为织物传感材料并设计4种电极部位组织和尺寸制作16款智能腿套,同步采集4种运动状态下穿戴智能腿套试样与Ag/Ag Cl凝胶电极的小腿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频域和相关函数分析方法得到各试样的肌电信号拟合性能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静态下,智能腿套电极尺寸过大或过小都易出现信号异变;动态下,智能腿套肌电拟合性能较优的圆形电极部位添纱组织为1×1抽条、1×2抽条组织,较优添纱尺寸为16纵行×32横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