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造床流量法变指数值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长江中游周天河段的水流泥沙特性,分析不同方法确定下的m值对该河段造床流量确定的影响,表明变指数m对使用造床流量法确定河段的造床流量影响较大,因而必须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2.
河流来水量及与之相应的来沙量是决定河床形态的最主要因素,为建立河相关系,必须确定一个代表流量,即造床流量。笔者采用多种方法对渭河干流天水北道段造床流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较为合理的造床流量值。  相似文献   

3.
马卡维耶夫法是进行造床流量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马卡维耶夫法有其特定的物理内涵,所以在应用其进行造床流量的分析和计算时,必须要和具体河流的实际结合起来。本文初步探讨了马卡维耶夫法在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中的应用,认为用马卡维耶夫法采分析松花江中下游河道的造床流量与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偏差的。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造床流量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已有造床流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确定黄河下游河道造床流量的修正途径,并对黄河下游河道造床流量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可供河道整治工程规划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玛纳斯河水源地工程防洪标准,通过水深、河道横断面面积及湿周、水面线、堤顶超高值计算,确定了防洪堤超高。通过造床流量、稳定河床坡降计算、冲刷计算并分析计算造床流量下各水力要素,最终确定防洪堤的方案优化及设计。并结合现场调查及多年防洪经验,通过设置连续短丁坝护岸,降低工程投资,最终确定设计堤脚埋深为3 m。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黄河宁蒙河段河道特征及其冲淤情况,阐述了造床流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用宁蒙河段沿程几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计算了各断面的造床流量,初步分析了用造床流量冲刷宁蒙河道的可能性,研究宁蒙河段造床流量对于利用水库调节水沙过程塑造合理河床形态,进行河道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造床流量是反映多年流量过程下多种造床综合作用的某一种流量,目前对造床流量(特别是山区)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以黑水河下游为例,分别用马卡维也夫法、平滩流量法、洪峰频率法探讨了山区河流的造床流量计算,并根据造床流量求得的稳定河宽与实际河宽归一化的结果来验证选择最优方法。结果表明:马卡维也夫法最优,其σQ~mJP~Q曲线中峰值1对应的流量可作为造床流量,对于山区可用多年平均流量来代替造床流量。研究结果可为山区桥梁工程设计和河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水流塑造横剖面的机理,指出冲积河道洪水期间的冲刷是塑造横剖面的关键因素,并用长江荆江段观音寺水文站与监利水文站洪水期横断面变化资料予以说明,进而提出了第二造床流量的概念,即塑造河道横剖面的代表流量.利用两种挟沙能力公式,分别计算了黄河下游4个水文站历年的第二造床流量,两者结果差别很小.平滩流量是第二造床流量的滞后表现,在径流量处于减少的趋势下,平滩流量滞后于第二造床流量,故后者要小于前者.资料分析表明:最大5 d平均流量与第二造床流量关系密切,后者主要取决于洪峰,5~10 d调水调沙期间的平均流量就是第二造床流量.平滩流量与第二造床流量的差别,往往通过冲淤来表现;由第二造床流量和冲淤量推算的平滩流量与实际平滩流量也很相近.  相似文献   

9.
对造床起主导作用的造床流量是在多年径流过程中发生机率较多、历时较长的中等流量,本文分析了牡丹江城区江道的造床流量。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与造床流量的变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50-2003年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和造床流量的变化过程及其与花园口来水量的响应关系,分析表明在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和造床流量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其数值随花园口来水量的丰枯而变化,花园口来水量大,造床流量就大,造床能力就强,塑造的主河槽的平滩流量也大。文中给出了平滩流量与造床流量的响应关系,通过造床流量和平滩流量的比较,指出黄河下游造床流量小于平滩流量,过去50多年间水流塑造河床的能力小于主河槽当时的过流能力,黄河下游主河槽萎缩是河道演变响应来水变化的必然结果。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通过小浪底水库调整进入下游的来水过程,增大河道的造床流量,进而增大河道的过洪能力是治理河道萎缩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第一造床流量是代表变动流量过程输沙能力的等价流量,即塑造河道纵剖面的造床流量,其能从理论上确定.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表明,在输沙作用方面,它确实有很好的代表性,且利用它确定输沙量时可避免很多频繁的计算.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特性及输沙能力结构分析表明,利用挟沙能力级配可较好地反映冲淤和平衡条件下的挟沙能力规律,在冲淤条件下挟沙能力具有非单值性.这些分析,揭示了黄河下游复杂输沙现象的结构及多来多排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洪道分汊很多,水文控制站少,整治疏挖无水文控制站的洪道,无法计算造床流量,也无法确定疏挖流量。鉴于洞庭湖区泥沙 80%来自长江洪水,选择造床作用较强的长江典型年洪水传播至整治河段的流量,作为该河段的疏挖流量,通过对澧水洪道的分析,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库区非汛期蓄水淤积、汛期降低水位冲刷的特点,分析了水库的造床期与造床流量,结果表明:①三门峡水库汛期除滞洪期以外均为造床期,三门峡站多年平均第一造床流量小于潼关站,第二造床流量与潼关站相近,河宽调整与包括当年在内的前4~5年加权平均造床流量的相关性最好;②三门峡库区存在高滩、低滩和主槽河底3个层面的纵剖面,2006年汛后三者的比降分别为1.2、1.9和2.3。  相似文献   

14.
造床流量     
在研究河床的造床过程时,常需要从数值上确定水流的水力要素特征。在不冲刷的规则渠道中,只限于输送经过控制后的径流,确定水流的水力特征是不会引起重大困难的,但是,在天然的河道水流(它的水深、比降和流速无论沿流程或沿时间都不断地变化),则确定水力特征会遭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在目前河床演变过程理论的情况下,这些困难是不能完全克服的。在水工计算中常常使用所谓“造床”流量,造床流量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通常是水文年),与同时期的其他流量比较,它对于河床的作用为最大的流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十分有根据的确定造床流量的方法。某些作者认为河床主要是在洪水期形成,完全可以忽略平水期水流的作用,并采用最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来确定造床流量的方法,是以联系输砂率和两个水力参数(流量及纵比降)的关系方程式作为根据的。计算步骤如下: 1.将河流某断面上所观测到的全部流量范围,分成若干等分的段落。 2.确定周年内每个流量段落的或然率。 3.绘制比降与流量关系曲线,以确定相应于每个流量段落的平均比降。  相似文献   

16.
选取渭河下游主要控制站咸阳站、临潼站、化县站,分别统计三站在渭河综合治理前(1974~2010年)和综合治理后(2011~2014年)水沙情况、河道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等数据,通过综合治理前后特征数据对比的方法反映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后,随着堤防的加高培厚及新建,河道的造床流量和过洪能力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7.
江湖水沙输移与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游江湖系统滞洪沉沙作用对干流造床流量会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该问题,选取枝城至大通为研究河段,以1953年至三峡水库蓄水前水沙资料和2002年河道地形资料,采用多种方法估算了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了江湖水沙输移对受分流、汇流影响河段内造床流量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陵矶以上为分流沉沙区,中水和洪水流量概率密度存在微弱转折,当枝城流量大于35 000~40 000 m3/s的临界范围时,干流河道呈淤积状态;城陵矶以下为汇流稀释区,中洪水流量概率密度呈分段幂函数分布,流量超过40 000 m3/s左右的临界范围时,流量-含沙量关系由正相关转为负相关。城陵矶以上的造床流量在28 000~35 000 m3/s范围,为沿程减小;城陵矶以下在36 000~44 000 m3/s范围,为沿程增大。荆江河段内,枝城来水来沙是决定造床流量的主要因素,分流分沙关系为次要因素,流量概率与流量-含沙量关系均会影响造床流量。在城陵矶以下,造床流量主要受中洪水流量概率分布影响,江湖系统调蓄洪水作用是影响造床流量的重要因素,沿程汇流对造床流量影响较小。三峡水库运行后,坝下游中洪水频率、水沙搭配关系均发生调整,但河床再造过程中,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主次关系无变化。  相似文献   

18.
对造床起主导作用的造床流量是在多年径流过程中发生机率较多,历时较长的中等流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60-2016年黄河干流头道拐水文站实测水沙数据,采用马卡维耶夫方法计算了历年造床流量。通过分析年径流量、输沙量、断面形态、平滩流量和造床流量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头道拐水文站近60年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造床流量与断面变化和平滩流量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6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减小趋势,分别在1986年和1984年发生突变。造床流量同样呈减小趋势,1960-1986年多年平均值为2 355 m3/s, 1987-2016年减小至885 m3/s,且年际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头道拐断面形态主要受到重现频率较高的中水流量和重现频率较低的大流量过程控制。造床流量可以反映断面形态对水沙条件的调整过程,且长时间序列遵循大造床流量冲刷,小造床流量淤积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得出对造床起主导作用的造床流量,是在多年径流过程中发生机率较多,历时较长的中等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