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ZL5154LS型后置动力沥青洒布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ZL5154LS型后置动力沥青洒布车是路桥集团郴州筑路机械厂的两项国家专利产品。介绍该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其最大洒布宽度8m,2m以上可以组装出每500mm增量的多种洒布宽度,装载容量9000L,最小洒布量可达0.2L/m2,并有较宽的沥青洒布量范围。对沥青洒布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置动力洒布车沥青泵转速不受底盘发动机、液压泵等的影响,洒布量影响因素减少,可获得较高的洒布精度。肯定后置动力洒布车在沥青洒布量范围和控制性能方面优势,指出后置动力洒布车的发展方向。提出后置动力洒布车洒布试验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可供洒布作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沥青路面的洒布质量,我们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了一台美国centennial沥青洒布车,通过洒布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和钢桥面粘接用改性沥青,洒布质量和洒布效率都十分理想。本文着重分析该沥青洒布车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及试验方法,研究沥青洒布时多重叠洒布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沥青洒布精度及均匀性的影响,分析影响多重叠洒布质量的各个因素,包括喷嘴距地高度、喷嘴间距、喷洒扇面角度和喷嘴安装角等,提出合理的重叠洒布次数以及提高多重叠洒布质量的方法。设计沥青洒布系统的样机,并进行现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多重叠洒布时的沥青洒布精度明显高于无重叠时的沥青洒布精度。  相似文献   

4.
陈琼 《工程机械》2005,36(3):77
路桥集团郴州筑路机械厂是我国最大的沥青洒布车生产基地和发源地。自1960年,第一台沥青洒布车在郴筑诞生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已拥有了全面的沥青洒布车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沥青洒布车种类。CZL5151GLS型沥青洒布车是我厂新近研制开发的新型沥青洒布车,该车首先在外观上突破了传统模式,采用了独特的外观设计,外包层使用不锈钢材料,  相似文献   

5.
黄忠强 《山西建筑》2009,35(16):263-264
对乳化SBS改性沥青与乳化重交石油沥青下封层及普通沥青洒布车与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施工进行了试验对比,通过试验数据证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洒布乳化SBS改性沥青铺筑的下封层,质量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沥青洒布车洒布乳化重交石油沥青铺筑的下封层。  相似文献   

6.
路桥集团郴州筑路机械厂是我国最大的沥青洒布车生产基地和发源地,自1960年,第一台沥青洒布车在郴筑诞生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已拥有了全面的沥青洒布车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沥青洒布车种类.CZL515GLS型沥青洒布车是我厂新进研帛开发的新型沥青洒布车,该车首先在外观上突破了传统模式,采用了独特的外观设计,外包层使用不锈风材料,整体格局更美观耐用.它在保持传统沥青洒布车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基层是目前国内外高等级道路的主要承重结构。为了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在半刚性基层表面洒布透层油以提高上下路层的结合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在论述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洒布对道路整体强度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透层油的洒布时机、洒布工艺及洒布数量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沥青洒布车多重叠洒布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敬东 《建筑机械》2005,(2):83-84,87
当前,多数沥青洒布车能够基本满足洒布量的精度要求,但是对沥青洒布的均匀性控制不好,洒布层常常出现纵向条纹(即明显的横向不均匀)。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喷嘴未被调整到适当的角度,喷洒管未设置在合适的高度,沥青喷洒的压力不一致或压力不足等原因造成,通过对沥青洒布车多重叠洒布的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实现多重叠洒布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琼 《工程机械》2005,36(6):98-98
路桥集团郴州筑路机械厂是我国最大的沥青洒布车生产基地和发源地。自1960年,我国第一台沥青洒布车在郴筑诞生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该厂已拥有了全面的沥青洒布车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沥青洒布车种类。CZL5043GLS型沥青洒布车是本厂研发的新产品,适用于黑色路面的保养和维护;小面积路面的修筑和短距离的液态沥青运输。具有沥青保温、升温、喷洒、抽吸、排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琼 《工程机械》2005,36(1):98-99
路桥集团郴州筑路机械厂是我国最大的沥青洒布车生产基地和发源地。自1960年,第一台沥青洒布车在郴筑诞生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该厂已拥有了全面的沥青洒布车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一至少系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沥青厅布车种类。CZL5210GLQ型沥青洒布车即是该厂在吸收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制开发的一种高性能、高档次的沥青洒布车。该车采用特有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可靠的设计,整车技术性能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CZL5210GLQ型沥青洒布车@陈琼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沥青常规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以及红外光谱试验,分析岩沥青品种和掺量对软硬沥青复配胶结料的增强作用及其增强机理;采用车辙试验和疲劳试验,分析岩沥青掺量对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增强作用,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掺量下,Gilsonite岩沥青的增强效果显著高于BMA岩沥青;Gilsonite岩沥青可以有效地提高软硬沥青复配胶结料的软化点和车辙因子,而且该车辙因子具有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长的特征;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随着Gilsonite岩沥青掺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一定的掺量下,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和疲劳寿命均高于同级配类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路的使用效果验证了Gilsonite岩沥青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测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胶结材料为SK、壳牌以及克拉玛依等三种SBS改性沥青及克拉玛依基质沥青中添加Sasobit的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积参数。结果表明:Sasobit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效地改善沥青的粘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从而使毛体积密度增大、空隙率减小、矿料间隙率减小、沥青饱和度增加,但这种改善有一定的作用范围;Sasobit对基质沥青敏感性高于改性沥青;对于不同的改性沥青Sasobit对其降温区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加入Sasobit都能降低沥青混合料室内成型温为27℃,降低沥青混合料室内成型温度12℃。  相似文献   

13.
以基质沥青、高模量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流变学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高模量外掺剂和SBS改性剂对基质沥青黏弹特性的定性影响,并量化分析了不同外掺剂种类对基质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模量外掺剂和SBS改性剂在提高基质沥青抗车辙能力上的差异和提高效果;基于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对上述三大类沥青胶结料的疲劳损伤及失效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沥青胶结料在疲劳损伤演化和疲劳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RA(resin alloy)和PR(PR plasts)这2种常用高模量外掺剂在提高沥青胶结料劲度模量方面具有相近的效应;三大类沥青胶结料在相同试验温度条件下的永久变形抵抗能力排序为:高模量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三大类沥青胶结料疲劳寿命的排序为:SBS改性沥青高模量改性沥青基质沥青;此外,在使用相同基质沥青的条件下,掺加RA的高模量改性沥青比掺加PR的高模量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多聚磷酸掺量对SBS/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流变特性的影响,对比复合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流变特性的差异,本文采用SK90号基质沥青、制备4.5%SBS改性沥青以及SBS/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对沥青试样进行60℃频率扫描和30℃-60℃温度扫描试验,分析沥青结合料复数模量、相位角随加载频率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SBS/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值远大于基质沥青,SBS/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随着多聚磷酸掺量的增多而增大;SBS改性沥青和SBS/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的相位角随荷载作用频率上升而迅速增大;SBS改性沥青和SBS/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较基质沥青有了显著的改;3.5%SBS+1.6%PPA复合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大于改性剂掺量为4.5%的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沥青拉拔试验对5种改性沥青的黏结与自愈合性能进行了对比,考虑干燥与潮湿2种愈合养护状态以及改性剂掺量的影响;在拉拔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破坏愈合再次破坏的沥青样品进行分析,探究了沥青自愈合性能与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线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TB胶粉改性沥青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改性沥青的黏结性能均低于基质沥青,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黏结性能则远优于基质沥青;HDPE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与合适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具有更为优异的自愈合能力;线型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TB胶粉改性沥青、HDPE改性沥青、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推荐改性剂最佳掺量分别为3%、18%、10%~15%、8%、12%~20%;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性能与集料表面孔隙对沥青中含较少支链结构的分子选择性吸附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沥青在路面、屋顶以及管道内部的应用决定沥青和水具有接触的机会,这使得沥青中的组分浸出并对水环境造成危害。对影响沥青组分浸出的4个因素的研究表明,浸提液COD值随浸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沥青经SBS改性和氧化后,浸提液COD值较基质沥青有所增加。随着温度升高,沥青组分的浸出量增大,但温度对针入度小的沥青组分的浸出量影响较小。沥青的浸提性能受NaCl的影响也不同,而沥青经改性和氧化后其浸提液COD值变小。酸性环境对沥青组分的浸出性能影响较大,而碱性环境几乎不对其造成影响。根据沥青来源不同,浸提性能受pH值的影响也不同,而沥青经SBS改性后浸提液COD值相对基质沥青有所增加,氧化沥青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主研发的废旧橡胶塑料复合改性剂制备了废旧橡塑改性沥青,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废旧橡塑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以废旧橡塑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制备了AC-13型沥青混合料,测试了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并与山东省常用的SBS改性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废旧橡塑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优势,低温性能介于橡胶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之间,疲劳性能接近SBS改性沥青.利用废旧橡胶和废旧塑料的各自优势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在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方面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天然岩沥青在沥青路面中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彭申凯 《安徽建筑》2009,16(5):89-90,100
对国产岩沥青的路用价值展开研究,明确岩沥青应用方式、使用效果,以及岩沥青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岩沥青两种应用方式效果相差不大;干法应用较为方便;岩沥青的最佳掺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8%左右,同时岩沥青与基质沥青有一定的配伍性;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路用性能方面相差不大,而且天然岩沥青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纳米ZnO改性沥青混合料、纳米ZnO/T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纳米ZnO/TiO_2/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性能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劈裂试验及相关耐久性试验,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种纳米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间接抗拉性和耐久性均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其中纳米ZnO/TiO_2/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述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由此可见,纳米材料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纳米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优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将其应用于道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