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集合了音乐、文学、摄影、绘画等众多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动画短片具有寓意深刻、短小精干、形式新颖、易于传播等特点,以自身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动画领域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动画剧本、叙事结构、绘制风格、造型设计、影调表现、视听语言、动态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探讨毕业设计作品《神树》二维动画短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动画音乐是动画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故事片相比,动画影片的音乐使用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作用上都超于前者,动画短片尤其如此。本文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动画作品音乐分类型剖析,重点研究以音乐为主线的动画作品的音乐、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影响下的动画作品的音乐,还有用于情绪渲染的动画作品的音乐的具体使用方法。目的是促使国内动画创作者对音乐的使用给予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王伟 《电子游戏软件》2013,(23):108-109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动画越来越成为主流动画,而一些主流动画软件比如MAYA等都戍为动画片制作的主要软件,本文通过《The earthquake》动画短片的制作,来介绍运用MAYA软件制作三维动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学改革的贯彻深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时常会提到一个词,节奏。相信每一个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人都不会对这个词感到陌生。故此将针对音乐教学中节奏掌握能力对创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数字影像作品的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是数字影像作品中各种视觉元素(如画面主体运动、摄影机运动、景别、镜头衔接、构图等)和听觉节奏(如解说、音乐、音响)运动、变化的产物.数字影像作品的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设计是有依据和方法可以遵循的.数字影像作品中所有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都可以作为节奏设计的手段,在创作实践中,应根据作品的主题、风格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以更好地深化主题,体现作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VR动画具有独特的沉浸感和互动性特点。目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受到时代冲击,其生存状况堪忧。创作者将VR动画短片和能够用动画表达的民族文化相融合,使得观众在体验动画叙事的同时了解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传承人。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市面上音乐节奏彩灯成本高、需要提前编程、效果单一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音乐节奏灯光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配合MSGEQ7芯片、WS2812彩灯模块、固态继电器模块,蓝牙音频模块等,可以实现对用户播放的音乐进行频谱分析,根据频谱特征判断音乐的鼓点节奏和音乐氛围,并控制彩灯随着音乐节奏进行不同效果的变化。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无需编程、即插即用、效果丰富、识别精准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动画中的抽象造型视觉语言研究》这个科研项目的灵感源于一个故事和一次尝试,从2009年6月至今两年的时间,我们结合动画短片《拉德尔之歌》的创作展开了这次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很多意外的发现和收获,实验的范围和思考的内容也从最初设定的"抽象造型视觉语言"拓展得更宽、更深。抽象,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形式的表现,它首先是一种思维和创作方式,动画中的抽象首先取决于剧本的思维和叙事形式,然后是对这种思维形式和内容选取恰当的视听表现形式,从而达成一个整体,完成一种表述。在此把我们在科研和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体会与发现做一整理和总结,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节奏,作为艺术创作的灵魂,不屈于表面,不停留于形式。法国电影理论家亨利·阿杰尔曾经说过:"节奏就是一个物质因素和一种感情因素组成的运动的发展。"说到节奏,我们第一反应会想到音乐,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节奏至关重要,抢拍、慢拍,整个音乐的节奏就会乱,就会让听者不舒服;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不但有听觉上的节奏,更要把握视觉上的节奏。  相似文献   

10.
拼贴艺术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一种实验方法。它已经从最初的绘画形式逐渐发展成为跨越文学、戏剧、音乐、摄影、电影和动画领域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视觉隐喻和思维观念。而伴随数码影像和网络的普及,新媒体拼贴动画已成为当代流行于网络动画短片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手绘动画和早期的剪纸动画,这种数字拼贴动画有着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贴近时代的视觉隐喻。本文从社会学、符号学和后现代美学等角度探索了新媒体拼贴动画出现的意义。作者指出:拼贴动画作为一种极具风格的动画类型,在当代的数字语境中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因此,对拼贴动画观念、语言和创作规律的研究对于我国动画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动画初学者而言,短篇动画的制作过程,可以训练到各个环节的创作能力,尤其是前期剧本方面的构思方式。动画片因其篇幅的长短差异,导致叙事结构也各有不同。短篇动画因其时间短这一特点的制约,要求故事结构必须简洁有力,同时,故事的悬念设置也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浅析美日动画的内容设计兼论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画创作就是在"白纸上创造世界",这个"世界"整体表现力的基础就是内容的设计,主题、情节和人物是设计的基本要素.美国和日本的卡通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故事题材的选择,还是情节的设计,或者是人物的塑造都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规模影响.深入到动画作品内容创作的基本规律中,分析总结美国和日本动画作品内容设计的特点,可以给中国动画创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已经逐步引起相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数字动画技术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动画技术二者之间的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数字动画音乐、动画故事、动画美术设计、动漫网络游戏和非遗资源数据库,从而更好地利用数字动画技术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两大动画片生产国,虽然两国的动画片风格迥异,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美国动画电影剧场成功的案例较多,日本动画电视连续剧成功的案例较多。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的成功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二是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三是与美日两国国人的文化取向、语言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郇敏  武婧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7):59-60,62-64,82
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动画行业近几年的蓬勃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动画设计中,角色的服饰造型对衬托动画的表现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动画产业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论述,分析了动画人物服饰造型的作用、分类及设计方法,以期为动画中服饰设计理论的完善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动画的动作基础学习包含动画技法、动画运动规律和动作设计三大模块,在学习阶段引入动画思维概念,培养动画技能的同时确立动画思维模式,是提高创作者动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动画思维是多种思维模式的综合,包括创意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动画与广告的结合在如今的信息传播中变得越来越紧密,我国现代动画与广告的结合也越来越深入,不仅为动画创作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也因为动画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广告的被接受度大大提高。本文通过对概念和历史进行整理和归纳,结合成功动画广告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动画广告的分析与总结,吸取成功动画广告的经验,了解动画广告的艺术特点,具体探析动画广告在广告传播及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注定是动漫产业横空出世的一个时代。动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远古人用静态画记录人体和动物的连续动作,到18世纪末发明了魔术幻灯,直至1913年纽约第一家动画公司的诞生,动画企业吹响了前进的号角。由于动画的高科技、高品位、高投入、高风险、高淘汰和成功作品的高回报的产品特点,现代动画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具备强劲的竞争力。通过回顾中国动漫发展的历史,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到中国动漫产业和动漫企业发展壮大的规律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