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无烟煤与贫煤掺烧氮氧化物生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利用热天平和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无烟煤、贫煤及其三种配比混煤的燃烧特性、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和燃尽特性进行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与贫煤在燃烧性能上略有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合适的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并针对三种掺烧比的混煤提出了其高效低污染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燃用上述混煤的电厂经济清洁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无烟煤与贫煤掺混燃烧特性的一维炉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配比下无烟煤和贫煤掺混得到的混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一维炉试验研究。对不同燃烧时间内混煤的燃尽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掺混比例对混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混煤燃尽率随燃烧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仓储式制粉系统锅炉混煤掺烧方式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某电厂大量燃用无烟煤时灰渣可燃物偏高、锅炉效率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典型适炉贫煤与典型无烟煤不同混煤掺烧方式的优化对比试验,试验均在满负荷下进行。选定一套制粉系统单独磨制无烟煤,严格控制细度,利用输粉库叉管向2个粉仓同时输粉,进行"分磨制粉、仓内掺混、炉内混烧"的锅炉效率及制粉出力测试。按照同样的入炉煤量比例在进入磨煤机前将无烟煤和贫煤预先混合,进行"炉前掺混、炉内混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仓储式制粉系统锅炉在大量燃用无烟煤时,"分磨制粉"方式较传统的"炉前掺混"方式燃烧效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4.
低挥发分煤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烟煤和贫煤等低挥发分煤在国内许多大型机组上得到广泛使用,该文利用一功率为138kW的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上述单一煤种及其两者间3种配比混煤的不同配风下NO的生成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和贫煤及其混煤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释放主要聚集在煤粉燃烧前期,且混煤和单煤一样NO浓度在炉膛内仅存在一个峰值,焦碳N是低挥发分煤燃烧时形成氮氧化物的主要成分;合适地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  相似文献   

5.
某电厂主要燃用的两种无烟煤工业分析指标基本接近,但其燃烧特性和可磨性差异较大.为优化混煤掺烧方式,提高燃烧经济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炉前掺混、炉内混烧"和"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对比燃烧试验.试验均在300 MW负荷下进行,2种无烟煤按1:1掺配.通过试验发现:"分磨制粉、炉内掺烧"方式较"炉前掺混、炉内混烧"方式飞灰可燃物和炉渣可燃物有不同程度降低;"分磨制粉"时不同的磨煤机给煤方式燃烧效率以及炉膛温度分布有较大差别.通过试验,验证了煤质特性差异较大的无烟煤通过"分磨制粉"可提高锅炉效率、改善炉膛温度分布,试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低挥发分煤燃烧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无烟煤和贫煤等低挥发分煤在国内许多大型机组上得到广泛使用,该文利用一功率为138kW的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上述单一煤种及其两者间3种配比混煤的不同配风下NO的生成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和贫煤及其混煤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释放主要聚集在煤粉燃烧前期,且混煤和单煤一样NO浓度在炉膛内仅存在一个峰值,焦碳N是低挥发分煤燃烧时形成氮氧化物的主要成分;合适地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厂实际燃煤大多不再采用单一设计煤种,逐渐采用混煤掺烧解决煤炭资源及煤炭价格带来的局限性,采用合理的配煤满足锅炉燃烧需要。根据不同动力煤的掺混方式及不同掺混比例,对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热重实验及一维沉降炉实验研究。根据实验室数据结果,提出了锅炉混煤燃烧现场掺配的方案,并确定出了最佳的掺配比例。混煤掺烧比例的确定依据均来源于实验数据,并已得到现场实践的检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贫煤与无烟煤混煤一维燃烧硫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电厂常用煤种贫煤与无烟煤组成的混煤作为试验煤种,在一维煤粉燃烧试验台上研究了贫煤与无烟煤混煤的燃尽及其SO2和H2S气体沿炉膛释放特性。试验表明,贫煤与无烟煤混煤的硫析出特性与各组分单煤的煤质特性、燃烧特性及掺配比密切相关。随煤质特性和掺配比变化,SO2浓度基本介于各组分单煤之间。H2S析出规律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混煤燃烧 NO 及 NO2的析出规律,对煤质、温度、掺混比、掺混煤种对 NO 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煤 NO 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混煤氮含量;在试验条件下温度越高生成的 NO 反而减少;HT 贫煤随掺混 FF 无烟煤的增大,NO 浓度升高;掺混煤种对 NO 释放有较大的影响。混煤燃烧过程中 NO 释放往往出现“双峰”,同时燃烧工况、掺混比例及煤种影响“双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W”火焰锅炉燃烧稳定性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厂300MW直吹式制粉系统“W”火焰锅炉在168h试运初期燃用山西长治贫煤,锅炉燃烧稳定。在“磨内掺混”50%无烟煤后,发生了后墙火检强度弱、炉膛负压波动大、飞灰含碳质量分数高等现象。试验分析表明,“磨内掺混”效果差,前墙、后墙燃烧器燃用实际煤质分别对应给煤机入磨煤机煤种。后墙烧无烟煤、前墙烧贫煤,无烟煤粉偏粗,是发生燃烧稳定性差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混煤掺烧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炉膛温度均匀、火检强度高、负压波动小,锅炉效率较“磨内掺混”提高1.65%。  相似文献   

11.
配煤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石港、小屯、兖州、黄陵4种煤进行单煤制浆及不同比例2种煤的配煤制浆实验,研究配煤制浆对水煤浆的成浆性、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单煤的成浆性研究表明:不同煤种成浆浓度有差异,氧碳比低的煤种成浆性较好,最大成浆浓度较高;水煤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特性,且浓度越高剪切变稀特性越明显。配煤制浆中,由于煤种间的相互作用效果不同,同一种煤与不同的煤分别相配,以及配比的不同,对水煤浆的流变性及稳定性影响不同;配煤制浆对浆体的成浆性影响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实验中配煤制浆的实际成浆浓度和线性加权平均得到的最大成浆浓度间最大相差1.82个百分点。稳定性试验表明,在正常的水煤浆浓度下,无论是单煤还是配煤制取的水煤浆,20天后析水率都比较合理,在15%以下。不同的煤种配煤制浆后对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发电企业配煤掺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大量的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运行实例研究,全面分析了火电厂常用的间断性掺烧、预混掺烧及分磨掺烧方式的特点,同时结合锅炉设计、运行特点及混煤燃烧特点,研究了掺烧方式与混煤燃烧性能的相互影响,最终从燃烧性能方面提出了入炉煤及掺烧煤种的煤质要求,同时根据掺烧煤种燃烧性能推荐了合适的掺烧方式并提出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不同掺烧方式容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配煤掺烧及锅炉运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不同煤种掺混方式分为先掺混后磨制(磨前掺混)和先磨制后掺混(磨后掺混)2种。为研究不同掺混方式下混煤的粒径分布及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在相同磨制条件下,对4种煤样(龙坪无烟煤、万柳烟煤以及二者在不同掺混方式下掺混的混煤)进行制备,利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及热重分析仪,对各煤样进行粒度测定及燃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磨前掺混制得的煤粉粒度分布和燃烧特性均与万柳烟煤相似,小颗粒煤粉含量较多;磨后掺混制得的煤粉粒度分布和燃烧特性均与龙坪无烟煤相似,大颗粒煤粉含量较多;磨前掺混制得的煤粉着火特性、稳燃特性、燃尽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均优于磨后掺混制得的煤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炉膛结渣,优化劣质煤掺烧和提高电厂收益,通过劣质煤掺烧比例、磨煤机组合方式、炉膛火焰温度、还原气体分布、SO2质量浓度、结渣行为等现场试验,研究了600 MW亚临界机组锅炉掺烧劣质煤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机组可采用3台磨煤机掺烧中高硫分煤的方式安全运行,最大掺烧比例为37%,锅炉未出现明显的结渣现象;在最大掺烧比例时,烟气SO2质量浓度明显上升,但脱硫系统仍有较大裕度;经济性评价表明尽管掺烧小幅增加了供电煤耗,但劣质煤价格低廉使发电成本明显降低。现场试验和经济性评价方面的研究,为同类型机组优化掺烧劣质煤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丽霞 《湖北电力》2006,30(2):24-26
电厂混煤燃烧普遍存在,混煤方案中对基准的使用较混乱,需要考虑水份的变化进行各基准下成份的换算;同时,煤中有害成份的约束条件应以其实际影响的折算成份计算;混煤时,不但要考虑单煤的价格机械计算的混煤总价,更应综合考虑煤利用中总的性能价格比,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充分利用能源。因此需要对现有混煤方案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混煤在大型锅炉的应用,提出两种成分相差较大的不同煤种的混合比例,使混煤的燃烧特性接近锅炉设计燃用煤种,探讨混煤对锅炉燃烧工况的影响,并进行混煤燃烧的优化调整.经过一年多的大规模应用,采用混煤的办法可以使锅炉适用与设计煤种差异较大的不同煤种,混煤燃烧有较好的安全性,但经济性稍差.  相似文献   

17.
为达到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热电厂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使配煤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将供热负荷分配和配煤掺烧过程纳入到一个系统内进行配煤优化.通过供热分析将热电厂和调峰锅炉的供热、发电量作为后续配煤优化模型的边界输入条件,同时考虑到不同煤源煤质波动所导致的区间不确定性问题,以我国北方某大型城市经济新区采暖期的热电厂和调峰锅炉配煤为案例,建立“以热定电”的热电厂-调峰锅炉联合不确定优化模型,并利用交互式区间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达到供热发电、满足锅炉机组设备和环保要求的同时,也将配煤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配煤优化模型所得的最终优化混煤煤质较为稳定,在不同掺配煤种的优化区间解内,可根据实际情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合理的环境减排-经济成本配煤妥协方案.  相似文献   

18.
焦传宝  南波 《电力建设》2013,34(9):86-91
以阳城电厂W型火焰锅炉为例,进行了不同煤种、不同无烟煤和烟煤掺配的燃烧试验,对锅炉燃烧的稳定性、锅炉结焦特性、制粉系统安全性、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制粉系统单耗以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W型火焰锅炉掺烧烟煤可以提高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降低锅炉NOx的排放;未进行防结焦改造的锅炉,通过掺烧挥发份相对较低的贫煤或控制烟煤比例在30%以下,可以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针对锅炉结焦问题,从结焦部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结焦的技术措施,实际应用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STUDY O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ED COAL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国内电厂大量燃用混煤,因此,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对混煤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文中利用一个具有在线烟气成分分析的640MJ/h热试验台,进行了几种混煤的燃尽、结渣和污染特性试验.焦炭和渣的比例被引入以区分煤的结渣特性.NOx的释放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但研究中发现几种低硫煤混合后,SOx释放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0.
某电厂DC1025/18.2-Ⅱ6型锅炉为加大贫瘦煤的掺烧比例,采用了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技术改造。进行了混煤掺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在50%贫瘦煤与50%长焰煤掺烧、60%贫瘦煤与40%长焰煤掺烧、70%贫瘦煤与30%长焰煤掺烧情况下进行了试验。改造后,在60%无烟烧和40%烟煤配比的情况下,锅炉效率为92.3%,锅炉实现了50%负荷长期无油运行;改造前再热汽温始终偏低的现象有明显改善,锅炉没有发生因结渣影响运行的情况。文章对燃用烟煤和贫瘦煤掺烧的锅炉运行调整和改造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