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循环水泵的最优运行方式的重点在于计算循环水泵在不同运行方式时凝汽器压力的估计值。现有文献在利用凝汽器变工况计算凝汽器压力估计值时,认为凝汽器的清洁系数保持不变,从而不能精确地计算凝汽器的总体传热系数。针对以上的问题,该文基于传热学理论提出了通过实时监测的清洁系数来确定凝汽器的总体传热系数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330MW机组的变频循环水系统中,运用枚举法搜索不同负荷、不同循环水温度下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对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是影响传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监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汽轮机背压与汽轮机排汽量、冷却空气流量、凝汽器传热系数、凝汽器总传热面积以及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空冷凝汽器在维持汽轮机排汽量和冷却空气量不变时,汽轮机背压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凝汽器积灰对汽轮机背压的影响。研究表明:凝汽器积灰会导致凝汽器传热系数降低,汽轮机背压升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下降。设计工况下,当蛇形翅片扁平管结构凝汽器积灰厚度达到1.2 mm时,汽轮机背压将增加50%左右。通过监测空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汽轮机背压的变化,可预报积灰的程度,为直接空冷凝汽器清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计算和传热方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分析与推导,提出了与凝汽器传热端差相对应的临界冷却水量的概念,得出了凝汽器传热端差和冷却水量的关系特性,解决了其在工程分析和教学研究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实例验证,所得出的凝汽器传热端差和冷却水量的关系特性结论真实合理,为凝汽器的变工况分析计算和现场运行指导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起真空严密性指标优秀但凝汽器真空明显偏低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历史运行数据定量对比方法,分析了凝汽器端差与机组负荷之间的关系,指出凝汽器端差偏大的原因在于抽真空管道阀门故障。在更换阀门后凝汽器真空恢复正常,证明诊断方法和结论正确。分析了系统结构潜在的风险,提出了系统改造、检漏查漏方法和运行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核电汽轮机凝汽器开展在线胶球清洗前后总体传热系数与机组功率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针对某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凝汽器自带在线胶球清洗系统,利用热平衡与热传递原理建立凝汽器传热效率试验模型,实测胶球清洗前后凝汽器的热力参数,利用HEI公式分析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与清洁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核电汽轮机背压变化的微增出力曲线评估功率提升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胶球能快速清除传热管中的海洋软质污垢,提高凝汽器清洁度3%后基本保持稳定,机组出力提高约1MW。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滨海核电厂安装胶球清洗系统后的经济性显著提升,混合使用普通橡胶球与金刚砂胶球并采用间断方式运行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凝汽器管束布置的传热效果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李勇  张延广 《汽轮机技术》1994,36(6):364-366
通过对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评价凝汽器管束布置传热效果的方法。这与采用总体传热系数大小来评价管束布置的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不受运行参数及负荷影响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与比较了一台300MW汽轮机对分式凝汽器在半负荷工况时冷却水管全部工作和一半冷却水管投入工作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汽相流动与传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汽相流动与传热特性有明显差别。在一半冷却水管运行方式下,虽然管束传热系数较高,但由于冷却面积减半,而且汽阻显著增大,因而凝汽器总体传热效果较冷却水管全部运行时的差,使得抽气口处未凝结蒸汽量上升,空气泵负荷增大。  相似文献   

8.
凝汽器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难溶盐分的沉积和微生物污垢的生成,会在凝汽器的换热表面上形成污垢,使传热系数下降,真空降低。分析了凝汽器水侧污垢的特性,然后给出了考虑污垢因素的凝汽器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S109FA机组在正常运行中出现凝汽器压力升高的异常现象,通过凝汽器热力模型建立凝汽器三区特征因子,采用三区特征因子对凝汽器压力升高分析是冷源区异常造成,定量分析冷源区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传热系数变化得出凝汽器钛管脏污,进一步结合钛管脏污处理方法而得出需在机组停运后进行高压冲洗处理,为检修判断提供参考方向,从而保证机...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凝汽器管束布置修正系数随负荷变化的数值计算方法。以某台300MW机组凝汽器为对象,利用HEI公式和别尔曼公式的蒸汽负荷修正系数,进行了基于凝汽器设计标准的变工况下传热系数k_t的计算和变工况设计压力的核算;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凝汽器压力等于变工况下设计压力的核算值为原则来确定计算工况,提取凝汽器的实际传热系数k_n,以保证k_t和k_n的计算条件除管束布置外其它热力条件完全一致。计算工作得到了管束布置修正系数随蒸汽负荷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张学镭  葛永建  孙苗青 《节能》2015,34(5):40-43
分析积灰对凝汽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给出积灰后凝汽器传热系数和压力的计算模型,并根据某电厂600MW机组夏季工况的实际数据,得出传热系数、凝汽器压力随积灰厚度的变化关系。定义了管外壁清洁系数,以此量化了空冷凝汽器脏污程度。基于管外壁清洁系数的计算模型,得到了空冷岛的最佳清洗周期。结果表明:积灰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性能有重要影响。凝汽器积灰厚会导致凝汽器换热热系数降低,凝汽器压力升高;环境温度对空冷凝汽器最佳清洗周期的影响显著,最佳清洗周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特性的研究,建立起潮位与循环水系统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计算模型。分析潮位变化时,循环水量、凝汽器压力、机组出力、循环水泵耗功的变化,从而得出潮位变化对机组经济性参数的影响数据。  相似文献   

13.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节能改造是近年来电厂技术改造的重要项目。通过加装深度冷却装置降低水环真空泵组工作液温度来提升真空泵组抽吸量为其改造方向之一。以某安装了真空泵工作液深度冷却装置的机组为例,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确定了凝汽器真空严密性和真空泵组抽吸量对凝汽器内凝结换热系数的影响。详细计算了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深度冷却改造项目的节能量,为今后凝汽器抽真空系统节能改造提供了重要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包头电厂实测数据的分析,对传统的评价凝汽器管束布置修正系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并讨论了管束布置修正系数随负荷变化的规律,同时,通过对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凝汽器管束布置传热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同一凝汽设备状况下的汽侧空气修正系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超 《热力透平》2005,34(4):211-214
通过对正规的凝汽器特性试验数据计算分析,得出了同一凝汽设备状况下凝汽器传热系数的汽侧空气修正系数与负荷和排汽压力有关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曲线,分析认为其实质是与凝汽器内的空气浓度和空气漏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保障焚烧炉等设备连续、安全、可靠地运行,所以汽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方式与常规小型火力发电厂有很大的差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除对汽轮机本体运行及调节灵活性具有严格要求外,还需设置能够快速切换的汽水旁路系统,设置与汽轮机凝汽器串连运行的旁路凝汽器及旁路抽真空系统,以及适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停机不停炉并维持焚烧炉稳定燃烧”特殊运行要求。因此,以设计保证汽轮机本体和旁路系统运行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双压凝汽器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双压凝汽器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循环水系统优化目标--最佳真空的确定方法.对某600 WW机组的循环水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不同条件下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方式及净收益与循环水进口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压凝汽器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方式与单压凝汽器不同;当循环水的进口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采用双压凝汽器的循环水系统的净收益大于单压凝汽器;机组负荷越高,双压凝汽器系统比单压凝汽器系统经济性好的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18.
凝汽器内低压加热器对流动与传热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一台300MW汽轮机凝汽器为研究对象,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了凝汽器内管速上方低压加热器的布置对凝汽器工作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低加对凝汽器的平均传热系数、平均汽阻及抽汽口处未凝结汽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凝汽器特性随低加位置的变化也相应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凝汽器有缺陷对循环水系统经济运行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热力系统变工况为基础建立了凝汽器真空的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凝汽器存在缺陷对开式循环水系统优化结果的影响。对具有两台循环水泵的300MW凝汽机组计算表明,凝汽器存在缺陷导致其传热系数降低时,双泵运行比单泵运行更经济的临界负荷也随之降低。这一结论对指导循环水系统的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基础上的计算凝汽器传热系数空气侧修正系数的新方法,由这种方法确定的凝汽器传热系数空气侧修正系数是凝汽器内空气含量的单值函数,即cα=f,所以能够准确地反映凝汽器内空气含量对凝汽器传热系数的影响。将此关系应用于凝汽器清洁率的测定计算,实现了凝汽器汽侧空气量对传系数的影响和水侧脏污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这二者的分离,为凝汽器的合理清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