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皓  刘铭  刘江 《锻压技术》2020,(1):30-34
针对依维柯汽车转向节复杂特殊的产品结构和实际批量生产中出现的侧臂成形困难、缺料、折叠、合格率低等质量问题,通过Deform有限元建立依维柯汽车转向节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预锻模具和终锻模具的构建,并分析其预锻件和终锻件金属流动过程,对依维柯汽车转向节预锻件成形和终锻件进行分析和探究,得出转向节预锻件和预锻模具结构初始设计不合理的结论。重新设计修改和优化转向节预锻件和预锻模具,并进行现场生产。依维柯汽车转向节锻件的材料利用率提高了6. 3%,合格率也提高了3. 3%,积累了成功的技术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2.
徐皓  刘江 《锻压技术》2021,46(1):24-28
针对长城2020汽车转向节法兰截面形状复杂、轴部过粗、杆部过细和前、后羊角间距过大等结构问题,通过对该锻件局部尺寸进行分析阐述,结合多年汽车转向节锻造经验,对预锻型腔、终锻型腔及飞边桥的关键部分分别进行设计、分析论证,并采用加热挤压的制坯工艺与模锻复合成形工艺进行批量生产,得出预锻工步是转向节锻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工步,并且,优良的预锻设计不但能提高终锻模膛充填性能,而且还可以防止锻件产生折叠。2020汽车转向节经过现场生产验证可知,锻件材料利用率达到了78.2%,比同类转向节的材料利用率高出8.2%,合格率达到了99.3%,同时模具寿命亦可延长至40000件。研究结论对提高锻件合格率和锻模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向节又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是汽车行业的典型锻件之一。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锻造")是国内大型中重型汽车转向节生产厂家,从生产东风153汽车转向节到出口戴姆勒商用车转向节120万件,三环锻造已经从国内走向世界。近期《锻造与冲压》记者有幸采访到三环锻造董事长张运军先生,听他给我们讲一讲三环锻造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汽车转向节(羊角)系前桥总成部分重要保安件。其结构复杂,锻造工艺复杂系数为复杂级,锻造、热处理的技术条件极为严格,金属塑性变形难度大,故而转向节在锻造生产中对工艺和设备均有较高的要求。该产品一般由汽车制造厂自己生产,其他厂家很难达到其质量要求。但是,...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汽车车身的轻量化,建立铝合金转向节最大实体模型,运用SIMP插值模型进行多工况拓扑优化,并结合挤压铸造成形要求完成了铝合金转向节的结构优化。研究表明,各工况下转向节所受到的最大应力远小于屈服极限,并且质量较球墨铸铁减少60.9%。经T6热处理后,转向节本体取样的平均抗拉强度为311.03 MPa,屈服强度为252.13 MPa,伸长率为7.45%,力学性能均大于产品的规定值,满足产品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汽车转向节是汽车前桥制造过程中的关键零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行驶.本文介绍了转向节平锻制坯三步骤,对制坯模具的加工制作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7.
张正来  夏天  范进桢 《铸造》2015,(4):343-345
汽车过滤器系统与冷凝系统总成是由油滤器、水泵和水冷却器三个零件组合重新设计而成,结构极其复杂,尤其是底座的两个斜向矩形深孔。为此设计了一种采用内置油缸的内嵌式顺序抽芯滑块结构。该结构的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了40%,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0%,模具的使用寿命延长至290 000次/模。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乘用车底盘副车架轻量化和低成本设计,基于某车型冲焊结构后副车架,全新开发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利用产品有限元仿真技术验证了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的耐久性和强度满足要求。针对内高压成形纵梁,提出一种一模S型双件出件的低成本化工艺设计方式,实现一模双出,提升了制造效率,实现材料利用率从91.0%提升至93.5%。利用工艺成形有限元仿真技术验证了内高压成形纵梁一模S型双件成形件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其最大减薄率为18.0%,满足要求,并制定了全工序工艺方案。通过产品和工艺有限元的仿真技术驱动了结构轻量化、低成本化和可制造性设计,利用成本模型详细评估了两种结构的成本差异。完成了总成样件试制和总成台架试验,验证了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产品和工艺开发的可行性,实现了减重15.1%、制造成本降低15.8%。  相似文献   

9.
开发了一种汽车转向节用非调质钢38MnVS6,对非调质钢转向节的各项力学性能、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调质钢38MnVS6转向节具有高强韧性,可满足转向节的性能要求;高性能非调质钢的应用,简化了生产工艺,在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方便切削加工,对先进汽车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某铝轮有限公司生产的标致汽车铝轮所产生的裂纹、疏松、气孔等的原因作了分析.通过改进铸件结构、铸型、合金和工艺、涂料后,该产品的合格率从40%左右提高到87%~90%.  相似文献   

11.
汽车铝合金转向节臂锻造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汽车铝合金转向节臂的外形特点,结合实际的制造能力,利用DEFORM-3D软件分析了试制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通过数值模拟提出了合理的自由锻制坯形状,弯曲模具和终锻模具结构的设计.将模拟结果用于实际生产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铸造》2017,(9):1018-1018
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公开一批神奇新材料的实样。记者现场掂量了两套新能源汽车转向节:通常用铸铁制造的转向节,一只手提起来都很费劲;用新型陶铝材料制造的转向节,一根食指便能挑起。这一超强纳米陶瓷铝合金,由上海交大五代“材料人”攻坚30年而成。  相似文献   

13.
近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成功试制1 500 t低合金高强钢H600。产品厚度规格最薄达到4.0 mm。经检验,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了技术条件要求,性能合格率100%。目前产品已经全部交付用户试用。据悉,此批高强钢H600产品将用于生产汽车车厢。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在普遍追求降低制造成本、减轻自重、降低油耗、保证安全性能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徐志达 《无损检测》1995,17(5):131-131,134
转向节是汽车的保安件,在汽车成台装配前必须进行100%磁粉探伤。某厂在汽车FQ-140左、右转向节磁粉探伤中发现轴承挡近R处有一条横向磁痕显示,呈线状,长度约170mm。该厂认为是中频淬火裂纹,拟作不合格品处理。为辨明磁痕的性质,笔者进行了分析。1 生产工艺FQ-140汽车转向节由二汽锻造成形后供货,原材料40MnB。轴承挡长度55mm,直径54mm,为中颇感应淬火区域,加热温度850℃,皂化水冷却,200℃回火。轴承档外圆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Ra为0.8μm。转向节生产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针对CH1018转向节锻件,基于其形状、结构和锻造成形工艺,分析了其在模锻中的成形难点,并结合锻造工艺方案及主锻造设备吨位的计算,对预锻模型腔及其飞边槽进行了优化设计,飞边槽采用双仓结构,飞边桥间隙由4 mm优化至3 mm,桥宽由10 mm增加至12 mm,并应用到实际批量化生产制造中。优化设计后采用机械压力机并结合制坯模具,对制坯、预成形工步进行了简化,得到的锻件充填效果好、结构紧凑、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由95. 6%提高至99. 2%。此设计实例为叉孔类复杂锻件的成形提供了一种在机械压力机上制坯与锤上模锻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拖拉机的配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弯曲件,尤其是转向、制动部件,锻造成形难度较大.如汽车、拖拉机转向系统的左、右转向节臂、前制动臂等件.现以较典型的多弯件130型汽车的左转向节臂为例,介绍弯曲件在校正模上弯曲成形的工艺以及在其它产品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汽车转向节锻后余热淬火工艺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锻造余热淬火工艺对汽车转向节质量有明显改善。余热淬火可以保留变形造成的位错增殖和晶粒细化,从而使材料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汽车转向节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定位困难、生产批量大等特点,对整体式汽车转向节加工工艺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加工过程中某一工序设计了一套翻转式铣面钻孔夹具,并运用三维图形软件Pro/E对所设计夹具结构进行建模和虚拟装配检验夹具空间布置和零件尺寸干涉性问题并修改同时对夹具的夹紧力和定位误差进行分析计算以确保该夹具可以满足汽车转向节大批量、高效、高精度的加工要求,提高了该转向节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9.
1.锻件特点及工艺分析五十铃轻型汽车转向节是该车中的重要受力零件,锻件(图1)选用模锻工艺制造,材料45Mn2,重量7kg,由杆部、盘块和叉部三个部分组成.该转向节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盘块窄而高,其高宽比为106/15≈7,且盘块上有凸台,盘块四角上圆角为R13.根据锻件的结构和成形所需模锻力及我厂的设备状况,决定采用在10000kN摩擦压力机上模锻.由转向节的结构特点和摩擦压力机的特性决定了盘块成形的难度较大.为了确保盘块成形,必须在制坯、锻模设计及工艺规范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兵  刘昌奎  孔志强  姜涛 《失效分析与预防》2018,13(6):389-392, 402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汽车行驶1万多km后转向节发生断裂。通过宏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及H含量测定,对转向节的断裂性质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向节断裂性质为氢致脆性断裂;转向节断裂主要与淬火层硬度偏高和深度偏大有关,淬火层硬度约HRC 57.0,且整个截面都已淬透,硬度和深度均明显超出技术要求(HRC 45~52,2~3 mm),淬火层硬度偏高和深度偏大,致使氢脆敏感性增加,最终导致转向节发生氢致脆性断裂。调整淬火工艺,控制淬火层硬度和深度,可以防止此类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