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探索合金网兜块石施工技术在护岸固脚工程中的应用,以龙游县徐呈段护岸固脚工程为例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索,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合金网兜块石施工技术在护岸固脚工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徐呈段护岸固脚工程的具体状况介绍了轮式起吊结合挖机施工与浮吊船抛合金网兜块石施工两种不同的合金网兜块石施工技术,同时总结了合金网兜块石施工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崔庆瑞 《人民黄河》1997,19(5):56-57
陶城铺险工9号坝是陶城引黄闸扩建时改建的新坝,坝基坐落在沙基上,基础浅。在“96.8”洪水期间受大溜顶冲和回溜刷,发生了根石坍塌的险情。采取捆抛柳石枕固基,编抛铅丝笼稳定险情,抛块石进行加固等抢护措施后,险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干流护岸工程护脚结构形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脚在平顺式护岸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护脚形式不合理,结构不够坚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护岸的安全运用。护脚包括固脚,护底两部分,在黑龙江干流护岸工程当中多选择干砌块石,抛石,土工织物软体沉排,柳条沉排等材料做固脚和护底,固脚多采用干砌块石,铅丝笼等基槽固脚形式,护底则多用抛石,土工织软体沉排,柳条沉排等材料和型式。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砂枕与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两种新材料护岸工程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砂枕护岸机理与块石类似,但变形能力比块石差;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促淤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回缓流区,在水深流急的位置自身不稳定,不宜用在顶冲段护岸.对整个试验研究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黄河上修建控导工程和护岸工程的传统方法有以下2种。一是旱工裹护,采用柳石枕、铅丝笼及块石结合使用防护土坝胎。二是水中进占,采用柳石楼厢作占体掩护土坝修筑,并用柳石枕偎根和散抛乱石裹护。传统的筑坝方法存在着许多缺陷。 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一直在探索能适应地形变化需要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柔性建筑结构形式,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着重介绍铰链式混凝土板块在黄河坝岸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前言我处辖堤荆江河段,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过去做护岸工程,对水下施工护脚部份,总是先抛枕(或沉笼、沉排)再抛石,以增强工程的整体性与适应性,起到复盖岸坡、抑制水流掏刷,收到了护岸的效果。但抛枕造价较高、用料量大、占甩劳力多、施工期长。为了探索护岸工程新办法,总结以往护岸工程的经验,在确保工程效果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块石护岸是一项水下隐蔽工程,工程质量在水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避免块石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抛石不均匀而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如何在确保工程建设程序的同时,确保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长期以来是施工管理人员为之头痛的事。笔者在近3年的护岸工程水下平抛施工质量管理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即“吃水线计量法”管理模式,简介于后,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模袋混凝土护坡与水下抛鹅卵石相结合护岸型武作为试验项目,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湖北段)中首次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模袋混凝土护坡、水下抛鹅卵石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施工方法,并将其与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砌石护坡、水下抛块石护岸等施工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广春 《治淮》2005,(11):26-27
水下抛石护岸是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在崩岸地段从深弘到岸边均匀地抛一定厚度的块石层,以减弱水流对岸边的冲刷,稳定河势.由于淮河的水流特性,普遍采用在枯水位以上用抗冲材料直接复盖在河岸上,即平顺干砌块石护岸,极少采用水下抛石护岸.目前,淮河流域比较系统而详细的水下抛石施工资料较少,也无专门的规章制度可循.现以淮河乔口段水下抛石护岸工程为例,浅议水下抛石护岸工程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护岸块石粒径的选择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中的材料,目前仍大量采用块石。历年来,护岸块石的粒径一般为0.2~0.4米,重量为30~150公斤。但由于现有运输、施工设备仍很陈旧,采用较大粒径(重量)的块石,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施工安  相似文献   

11.
抛石护岸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抛石护岸历史悠久,在长江中下游及国内外各大河 流中应用较为普遍。通过对块石与小颗粒石料的不同铺护方案及块石定点投抛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抛石是较为理想的护岸材料,能很好地适应河床变形,粒径越小,其适应河床变 形的能力越强。抛石护岸工程效果与其粒径、覆盖率及石方量等有关。抛石在施工过程中, 在水深流速大的地方可做到在床面分布上相对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2.
李祚谟 《人民黄河》1989,11(5):13-18
1985年至1987年,山东黄河桑庄险工、老君堂控导工程和高村险工,先后采用聚丙烯塑料编织布制作土袋枕修筑坝岸工程,施工方法有岸抛、船抛和滩地捆放,分别用A型、B型抛枕架进行,船抛是将抛枕架按在船上进行。文中对抛枕架和抛枕船的构造也作了详细叙述。文章指出,采用土袋枕修筑坝岸工程,防冲性能好,施工简单,能降低工程造价。问题是暴露在地表的部分枕体,枕袋易于老化,必须盖土防护。  相似文献   

13.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护岸技术是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与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推广的新护岸技术,其原理是减速促淤护岸,经1996~1998年在江西的推广应用,护岸效果非常理想,造价略低于块石固脚,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护岸技术。  相似文献   

14.
船抛块石随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nte—Carlo法对抛石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水槽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较为满意,对条件相近河道护岸船抛块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桩式抛石丁坝是一种导流护岸工程措施,由预制混凝土桩,铅丝笼块石及柴排构成,它具有基础深,抗冲能力强,结构稳定,施工方便,节省投资等优点,弥补了传统铅丝笼抛石坝易折断毁的缺陷。在规划布置时,宜布置成下挑式,顺水导流;施工时采用射水沉桩的方式固定混凝土桩,人工在混凝土桩问填置铅丝笼块石。此技术经在滦河左岸昌黎县西庄险段初步试用,取得成功,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块石是常用的护岸(坡)材料,在护岸工程实施后常因各种原因使得块石滑落而破坏.为探索块石滑落的原因,设计了弯曲水槽,在水槽中进行了7种块石组成(4种块石粒径及3种护岸块石级配)、3种护岸厚度、3种岸坡组合条件下,3种近岸流速作用下岸坡的破坏情况.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块石粒径(级配)、近岸流速、抛石层厚度、岸坡坡度等对岸坡防护的影响.提出了块石的尺度、厚度及稳定坡度的选择理念.这些成果可为长江实际护岸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今后护岸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的修改补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流冲刷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铜陵长江大桥采用圆柱式主墩,桩基结构,3号桥桩所处河床水深流急,抗冲刷能力弱。针对以上特点,在抛护工程中,采用"砂枕层+级配碎石层+护面块石层"3层防护体系,运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桥墩附近进行抛护前后的三维监测。根据监测成果分析,测定实际的河床抛护厚度大于工程设计抛护厚度,工程抛护量和效果达到抛护加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平顺抛石护岸工程因其施工简便易行、工程造价低、防护效果明显,近年来在江海湖泊的护岸工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由于工程在水下,“看不清、摸不着”,因此必须抓好前期工作,把工程质量控制在事前、事中。1把住石料关施工石料重率不小于2·4t/m3,含泥量不大于1%,块石粒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大小搭配,比例相当,施工时抛区外侧抛石径粒选择可偏大,内侧径粒可相对小,但不得使用片石和易风化、易水溶解的石料。施工单位应严格掌握和控制块石质量,派专职技术人员进驻石料场,控制所进石料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把好工程测量关施…  相似文献   

19.
王玢  王南海  王纯 《江西水利科技》2002,28(2):86-89,101
介绍了在堤岸固脚工程中利用扩张金属网兜填充块石后,抛至堤脚深泓区域,作为抛石护脚的基础铺垫层,以起到稳固堤脚,避免抛石流失作用的一个实例,实例中采用了较巧妙的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抛石护岸是一种传统的护岸技术,对维护岸坡的稳定是有效的,但抛石护岸存在根石不稳的现象,工程基础容易被淘刷,从而造成工程自身失稳.文章以试验为基础,对块石近区的流态进行了定性描述,探讨抛石护岸岸脚淘刷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