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860例门诊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支原体的培养,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416例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48.4%,其中Uu258例、Mh59例、Uu和Mh混合感染的99例。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对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性较高,克拉霉素仅对单独Uu感染的敏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菌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38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386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48例,感染率为38.34%,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为104例占26.94%,菌数计数有63例Uu≥104ccu/mL;人型支原体(Mh)感染为1例;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Uu+Mh)感染为43例占11.14%,菌数计数有6例Uu+Mh<104<104ccu/mL,14例Uu+Mh≥104≥104ccu/mL,23例Uu+Mh≥104<104ccu/mL;支原体药物敏感情况,对美满美素、强力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0.48%、89.12%、80.27%、70.75%。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计数及其药敏检测,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衡阳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因胃肠道症状而分离出的144株Hp进行药敏测试。结果各药的耐药情况分别为克拉霉素31.3%、阿莫西林13.9%、甲硝唑66.7%、左氧氟沙星2.78%、四环素1.39%,并且饮用其他低纯度水者Hp检出率略高于饮用自来水者。结论衡阳地区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比较严重,而对四环素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试剂盒。结果588例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做支原体测定,阳性218例,总阳性率37%,单纯Uu感染148例,(67.9%)单纯Mh感染17例(7.8%)Uu和Mh混合感染30例(13.8%)。结论Uu和Mh对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均在89%以上),耐药性高的是环丙氟哌酸、氟嗪酸、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但二者合并感染后所有抗生素敏感性下降,耐药性均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研究。方法采集46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检测,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60份标本中,有177份(38.5%)支原体培养阳性。其中Uu阳性135份(29.4%),Mh阳性20份(4.4%),Uu+Mh阳性22份(4.7%)。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对抗支原体最敏感,其次是四环素、交沙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性最高的是环丙沙星、红霉素及氧氟沙星。结论女性支原体检出率达到38.5%,年轻女性感染率较高,积极预防与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及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1124株,采用20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4年的变迁。结果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唑林、呋喃妥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90.00%;对碳青酶烯类美罗培南产生了51.51%的耐药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匹美、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60.00%;而最敏感的是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性最高,而对其他几种多药耐药现象严重,当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本文探讨MRS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结果在1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中共检出MRSA76株,占72.38%;其中ICU病区40株,神经外科19株,骨科10株,胸科4株,呼吸科1株,普外科1株,妇产科1株。MRSA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至今我院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其次为复方磺胺甲嗯唑和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14.47%(11/76)和39.47%(30/76)。结论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MRSA的药敏结果,同时监测MRSA的耐药情况,不仅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而且可控制和减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徐慧 《化工之友》2008,27(9):61-61
目的 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其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敏感差,二者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敏感性较屎肠球菌的敏感性高,屎肠球菌对四环素敏感性较粪肠球菌高.MSS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率较MRS的敏感率高,而MRSA及MRCNS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及青霉素敏感差,三种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葡萄球菌株.结论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难题,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痰培养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使用德灵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的Microscan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结果从255份送检标本分离出细菌2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5.06%,革兰阴性菌占64.94%,分离率最高为肺炎克雷伯杆菌36株,占13.3%;其次金葡球菌27株,占10.0%;第三为铜绿假单孢菌26株,占9.6%。革兰阴性菌中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硫霉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2.8%,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5.3%,但铜绿假单胞菌和短黄杆菌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是11.5%和为15.4%,然后是阿米卡星。革兰阳性菌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中敏感率最高的是万古霉素100%,其次是利福平和四环素,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以上3种细菌对它们的耐药率均是100%。结论革兰阴性菌分离率高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耐药状况严重,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硫霉素)90.18%、然后依次是阿米卡星76.92%;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存在严重耐药性,敏感率最高的是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痰培养药敏结果。结果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感染以老年人多见,有抗生素使用情况,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多为院内感染,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亚胺培喃、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较为敏感。结论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正在上升,临床工作中,应尽早取痰培养,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尽量减少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临床疗效。方法 36例确诊为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予以四联治疗: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每天2次口服,果胶铋150mg,每天3次口服,共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溃疡的愈合率为91%,Hp的根除率为94%。结论兰索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症状缓解迅速,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茵的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至2007年我院各科临床标本,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茵并做药敏鉴定,分析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共检出26株铜绿假单胞茵。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为甚,其耐药率高达96.15%和84.62%。结论要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茵的耐药性检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延缓耐药菌株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PCR荧光探针法用于检测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适用性。方法热裂解法提取CT、NG、UU分泌物样本中病原微生物DNA,以其作为模板,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样本中CT、NG、UU的阳性率。同时采用乳胶法检测相应样本中CT的阳性率,培养法检测相应样本中NG及UU的阳性率,并将检测结果分别与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比较。结果 1 209份CT标本中,PCR荧光探针法阳性检出率(9.76%)显著高于乳胶法(2.64%),1 491份NG标本中,PCR荧光探针法阳性检出率(6.64%)显著高于培养法(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260份UU标本中,PCR荧光探针法阳性检出率(37.6%)略高于培养法法(3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培养法和乳胶法比较,荧光探针PCR法对CT和NG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对UU的阳性检出率与培养法相近,适用于分泌物中CT、NG及UU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四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程度,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4种除草剂单一处理人工土壤时,研究了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最大激活率分别为53.6%、17.4%、31.9%和25.5%,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4.8%、27.0%、18.7%和55.8%,且4种除草剂处理剂量与土壤脲酶活性之间的二元一次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规律性变化。从4种除草剂处理浓度对土壤脲酶的增幅和方程系数来看,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为:丁草胺>乙草胺>绿麦隆>莠去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分析我院儿科住院患者细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2018年儿科送检非重复标本,采用仪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对筛选的细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儿科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410株非重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1.95%,革兰阴性菌占48.05%。分离出的细菌所占比最多前四位分别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完全敏感。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5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结论:我院儿科主要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引起感染为主,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峻,应加强对流行菌株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建立鸡肉中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样本在乙腈水溶液提取下经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后定容过膜上机检测。在1.00~50.0μg/L线性范围内,竹桃霉素、克林霉素、交沙霉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94、r=0.99982、r=0.99962,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59μg/kg、0.72μg/kg、0.48μg/kg。加标回收试验中竹桃霉素、克林霉素、交沙霉素加标浓度分别为3.00μg/kg、6.00μg/kg、30.0μg/kg,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3.7%~102.8%,87.0%~110.0%,76.2%~103.0%。本方法适用于可食动物肌肉竹桃霉素、克林霉素、交沙霉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45株)、肺炎克雷伯菌(260株)和阴沟肠杆菌(15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测定,并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规定的标准,分析3种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于头孢噻肟;与2007年比较,2008年和2009年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增长;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产生。结论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已成为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应从耐药监测、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多方面努力,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DU活动期,并经活检取材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泮托拉唑三联治疗组和奥美拉唑三联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先予三联治疗:泮托拉唑胶囊40mg或奥美拉唑胶囊20mg 克拉霉素片500mg 阿莫西林胶囊1000mg,每天2次,连续7d,然后单独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连续3周。治疗共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治愈率、HP根治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组治愈率分别为93.3%、90%;HP根除率90%、86.7%,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率泮托拉唑组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DU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灭幼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和对其性能的测试来提高灭幼脲的稳定性与环境的相容性。[方法]采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囊壁材料,利用静电吸附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LbL法)制备灭幼脲微胶囊。正交优化灭幼脲微胶囊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微胶囊表面结构,研究了微胶囊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加入1 mL海藻酸钠(1.0 g/L)、1 mL壳聚糖(1.0 g/L)、20 mg灭幼脲、1 mL氯化钙(1.0 g/L)能得到相对更好的结果。正交试验4个因素中,氯化钙质量浓度对评估结果影响最大;利用优化后的体系制备的灭幼脲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μm,Zeta电位为+23.5 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8.8±0.86)%和(69.1±0.86)%。[结论]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灭幼脲微胶囊具备明显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常见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细菌室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送检标本1048份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G-b和真菌的检出率增加,抗生素的平均敏感率50.4%。结论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病菌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