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我国运输业的发展,对道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路面的耐力性和强度都要符合国家的道路标准,这就需要对沥青砼面层的质量进行控制,尤其是压实度的检测工作,要有一个能承受超负荷的压力。路面受到破坏其原因是压实度不够,不管是路面采用什么样的材料结构,都要保证路面的压实度达到标准,它是路面质量的保证,要保证沥青砼面有较好的压实度,就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分析。本文主要阐述了沥青砼面层压实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准度,还能降低公路企业在检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减轻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文对高速公路路面检测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高速公路路面自动检测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就地的冷再生的施工技术概况、路面检测、技术应用的过程以及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有效提高路面改造的质量,提升路面施工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算子得到图像的间断和不连续的特点,结合基于形态学的图像膨胀算法和图像细化算法对路面裂缝图像的边缘检测进行了改进。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并利用各个算子对路面裂缝图像进行了边缘检测,将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选出了Soble算子为本次实验所用的边缘检测算子,在其基础上改进。最后,根据该类路面裂缝图像的特点,改用"菱形"结构元素代替传统的"方形"结构元素,将间断的路面裂缝图像边缘处理成连续的清晰的边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路面传感器在公路交通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它能够对路面状况信息进行监测及警报,从而大大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系数。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监测道路表面及下方一定深度处的温度,并结合其他传感器如水膜厚度、盐度传感器等对路面状态进行综合判断。论文主要介绍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原理、电路结构、测试方法等,给出数据处理的改进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洪梓铭  陈昆  荆根强  艾青松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6):617007-0617007(8)
对路面车辙线激光实时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自然驾驶条件下,采用激光器向路面连续发射线激光,通过高分辨率相机动态获取路面车辙激光线的序列图像,并对路面车辙进行实时检测。针对路面复杂背景强干扰条件下的车辙激光线难以提取问题,对路面车辙激光线图像进行了特征分析,给出了非负特征测度定义及非负强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非负特征和峰值连续性的路面车辙激光线提取方法。该方法不再采用图像处理常规方法,而是利用峰值连续性快速跟踪路面车辙激光线的显著脊点与非显著脊点,实现路面复杂背景车辙激光线的快速和精确提取。在不封路、不停车、不阻碍交通的自然运行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路面车辙检测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解决了自然条件下路面车辙激光线的快速和精确提取问题,为路面车辙的自动检测及路面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王哲兴  李军  谭倩 《激光与红外》2024,54(5):814-823
路面坑洼作为路面结构的重要缺陷之一,对于保障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安全或移动机器人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在处理路面坑洼检测时,面临着挑战性的计算机视觉任务,要求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多样化的数据样本进行处理。诸如雾、雨、雪等天气因素会对道路图像的质量和可见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增加了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的难度。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通常难以有效适应这些场景变化,导致训练数据集无法充分反映道路坑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降低了目标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容易导致漏检和误检的错误,对道路状况识别和评估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的改进的路面坑洼检测算法,通过引入一个概念简单、功能强大但非常新颖的注意力机制(BiFPN),并替换适合的激活函数与损失函数,提升了模型的检测精度以及查全率,同时降低计算参数,简化检测模型。经实验验证,本文改进的算法与原模型相比准确率(Precision)提升了7.2,召回率(Recall)提高了5.5,平均准确率(mAP)达到了80.8,较原YOLOv5s模型提升了2.1。综上,与常用的一类传统算法相比,本文的改进算法能在几乎不牺牲运行速度的情况下较为明显地提高检测精度,降低漏检率,且不影响检测时的帧率,具有较好的移动端部署价值与对相应研究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路面病害检测方法存在落地应用难与成本高的问题,基于低功耗嵌入式平台Jetson TX2对深度学习路面病害检测模型进行落地应用。首先采用YOLOv5目标检测网络训练路面病害目标检测模型;进一步使用TensorRT方法进行模型优化与引擎模型转换;最后将路面病害检测模型部署到嵌入式平台Jetson TX2。在实际路面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Jetson TX2嵌入式平台,对比选择兼顾准确率与检测速度的YOLOv5s作为路面病害目标检测模型,引擎模型推断精度达到了90.5%,且推理速度较原模型提高了35.1%,检测速度达到了30.7 ms,漏检率仅为0.13%。基于Jetson TX2的路面病害检测达到了准确且实时的检测效果,并有效地降低路面病害检测成本,实现了深度学习模型的落地应用,提高了路面病害检测的效率与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蒋波  卢鹏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0):18-20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越来越严格。以美国拓普康公司研制的非接触式平衡梁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摊铺机超声波非接触式平衡梁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结论对于广大公路施工技术人员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具有一系列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路面沉陷、路面变形、路面不均匀沉降、路面中间低两边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桥头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基本机理变形、桥头引道地基设计不合理等,这些是引起路基路面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在具体施工中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减少这些问题,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有一个更好保障。  相似文献   

11.
徐刚  盛安连 《应用激光》2001,21(3):75-176
叙述了激光路面弯沉测定仪的原理、仪器结构以及技术关键。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对激光成像进行处理,提高了路面弯沉量的测量精度。实测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精度由原来的0.01mm提高到0.007mm。  相似文献   

12.
Xiao  Jian  Gao  Fan  Li  Pengfei  Ji  Xiaoping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2021,121(3):1707-1724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used for pave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usually have a long-chain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sensor nodes in the network consume...  相似文献   

13.
An adaptive tensor voting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exture spectrum is proposed. The image texture spectrum is used to get the adaptive scale parameter of voting field. Then the texture information modifies both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attenuation field so that we can use this algorithm to create more significant and correct structures in the original image according to the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improve the edge extraction quality, which includes decreasing the flocculent region efficiently and making image clear. In the experiment for extracting pavement cracks, the original pavement image is process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significant curve feature threshold procedure, and the resulted image displays the faint crack signals submerged in the complicated background efficiently and clearly.  相似文献   

14.
将基于结构光的激光三角法应用于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并提出适合该场合的结构光条质心定位算法。根据激光束宽度较窄且光强较大的特点,对采集图像进行固定阈值和平均阈值相结合的滤波处理,同时根据粗糙沥青路面存在漫反射的特性,利用有效光斑窗口长度最大化的干扰消除方法去除孤点噪声,最后由亚像素级的重心法实现质心定位。实验数据表明,本文方法测量路面构造深度的精度可达到0.1mm。相比于目前主流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路面构造深度检测,可实现由线到面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光纤陀螺线形检测系统是一种测量路面线形曲线的检测方法。结合光纤陀螺线形检测原理以及常用的路面平整度指标,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纤陀螺的路面平整度指标获取方法。实验分析和应用结果证明,线形测量过程中所采集的光纤陀螺角速度概率分布和标准差与路面平整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提取光纤陀螺检测桥梁线形的高程标准差,可得到路面平整度系数。本方法可反映路面的宏观平整度以及路面传递至车辆的行车舒适性,并且可实现桥梁线形和平整度的同时测量,具有方便高效准确的优点和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通过识别沥青路面在雨天饱水后的表面温度差异性对其透水性进行评价,首先对路表温度场与透水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高速红外调制探头等硬件以及红外路表测温、信号转换和色谱绘制等软件系统,开发了一种该领域内首台连续测速达到100 km/h的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差热检测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用红外测温技术检测的路面温度差...  相似文献   

17.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is an effectiv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technique for highway pavement surveys, which is able to acquire continuous pavement data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re drilling method.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d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thickness of each pavement layer using an air-coupled GPR system. For this work, the main difficulties are estimating each pavement layer's time delay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We first give the basic signal model for pavement evaluation, and then present an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product detector to determine each pavement layer's time delay.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which is an adaptive signal decomposition procedure and proved to be suitable for suppressing noises in GPR signal.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was determined by metal reflection measurement. The laboratory and highway experiments illu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thickness estimation method yields reasonable result, thus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highway pavement survey with massive GPR data.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复杂的路面环境中快速检测出路面裂缝并进行分类,提出一种多尺度矩阵滤波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TI公司TMS642 DSP平台,可以实现大量复杂数据的快速实时处理,通过多尺度滤波处理路面图像,有效进行图像预处理,消除噪声影响,突出路面裂缝特征。通过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方向提取裂缝特征,实现裂缝生长方向的跟踪,确定裂缝像素始末位置,从而确定裂缝大小,同时提出裂缝合并算法对小的不连续裂缝进行合并,最后根据裂缝曲率对裂缝进行快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路面裂缝准确、快速的检测及分类,抗噪声能力强,图像分割精度高,漏检率和错检率很低,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