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宫红  罗维巍  姜恒 《日用化学工业》2006,36(6):358-360,387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红外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没有改变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性质,包合物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研磨法合成了二苯甲酮-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证明二苯甲酮-β-环糊精确实形成了一种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间苯二酚、三氯甲苯和苄基氯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第一步采用以间苯二酚和三氯甲苯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剂时,合成了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其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原料n(三氯甲苯)/n(间苯二酚)比为1.4、滴加温度为6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0.5 h和催化剂用量为3.0 g/mol(以间苯二酚计),产品收率在95%以上。第二步采用以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苄基氯为原料,合成最终产物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结果表明,反应原料n(苄基氯)/n(2,4-二羟基二苯甲酮)比为1.0、Na2CO3为106.0 g/mol(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计)、环已酮为40 mL和反应时间为6 h,产率在77%以上。得到的中间体和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1H-NM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硼酸酯催化合成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2,4 二羟基二苯甲酮及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用自制的N 正辛基硼酸二乙醇胺酯为催化剂合成了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2,4 二羟基二苯甲酮)∶n(硫酸二甲酯)=1∶0 55,m(N 正辛基硼酸二乙醇胺酯)/m(2,4 二羟基二苯甲酮)=0 0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w(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98 8%,w(2,4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0 8%,收率达94 6%。  相似文献   

5.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丙烯酸(2′-氯乙基)酯为原料合成2-羟基-4-丙烯酰氧乙氧基二苯甲酮,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6h;n(2,4-二羟基二苯甲酮)∶n(丙烯酸(2′-氯乙基)酯)∶n(氢氧化钠)=1∶1.15∶1.2;溶剂用量为40mL,催化剂用量为0.8g、阻聚剂用量0.6g(相对于0.1 mol 2,4-二羟基二苯甲酮),产品收率可达到85.71%。  相似文献   

6.
反应条件对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宏君 《辽宁化工》2003,32(8):326-327,330
在氢氧化钾作用下,加入少量的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1-溴代正辛烷反应可制备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考察了不同相转移剂用量、不同水量和不同反应时间对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产品收率的影响,并提出比较合适的反应条件。UV-214/KOH/1-溴代正辛烷/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水物料配比是0.06/0.07/0.06,0.002,0.25(摩尔比),反应6小时,UV-531的收率是93.2%,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是比较理想的相转移剂。  相似文献   

7.
由宏君 《安徽化工》2004,30(3):34-35
介绍了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物理性质和传统的合成方法,同时详细地论述了目前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方法(溶剂法和相转移法).利用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作为相转移剂,常温常压下可以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省略了复杂的提纯过程,产品的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与稀土金属氯化物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了6个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形成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C14H11O3)3,金属离子与配体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化学计量比为1;3;配体中羰基氧、邻住羟基氧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得到的配合物稳定性高,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紫处线吸收剂UV-531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维相  苏敏  姜恒  宫红 《化工时刊》2005,19(12):25-27
在无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以叔胺或季铵盐为催化剂,在强碱水溶液中,110℃下,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1-溴代正辛烷为原料高产率的合成了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实验结果表明:当十八叔胺为2.0g,水为10mL、2,4,二羟基二苯甲酮、KOH及1-溴代正辛烷分别为0.2mol:反应时间4h时,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产率可达91.6%。  相似文献   

10.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娜  姜恒  宫红 《应用化工》2007,36(11):1058-1060
合成了一种新的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合铜(Ⅱ)配合物,并用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TG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的化学计量比为1∶2,且该配合物在220℃以下结构保持稳定,在220~550℃存在两个失重阶段,均为其热分解过程,最终分解产物为CuO。IR分析得出,配体中羰基氧、邻位羟基氧与金属离子配位。紫外光谱分析则进一步证实了上述IR结果,同时表明,配合并未改变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性质,配合物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原料,经醚化、酯化反应合成有机中间体2-(4-苯甲酰基-3-羟基苯氧基)丙烯酸乙酯;并对其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和聚合物抑制剂对收率有明显的影响。由此得出反应的适宜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50℃;催化剂用量为1.2g;使用聚合物抑制剂收率可达80.5%。  相似文献   

12.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合成及工业放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宪明  宫红  姜恒  李秀琴  张溪波 《精细化工》2006,23(7):625-627,663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考察了溶剂、碱、物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溶剂的极性太强或太弱对反应都不利,中等极性的丙酮为合适的反应溶剂,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没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丙酮40 mL,无水碳酸钾0.12 mol,n(2,4-二羟基二苯甲酮)/n(硫酸二甲酯)=1(各0.2 mol),回流反应4.0 h,反应结束后蒸出丙酮回收再利用,余液水洗掉CH3SO4K后,油相经乙醇重结晶得到UV-9,其分离产率达87%。工业合成试验在3 m3反应釜中进行,丙酮910 kg,碳酸钾322 kg,2,4-二羟基二苯甲酮830 kg,硫酸二甲酯489 kg,在上述反应条件下,UV-9的产率达89%,回收丙酮经重复使用10次后,产率仍可达到88%。  相似文献   

13.
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玮  由宏君  王世安 《辽宁化工》2003,32(4):158-160
详细介绍了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214)的性能和吸收紫外光的原理。同时进一步对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给出了以间苯二酚和三氮甲苯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剂时,反应温度为40-50℃,常压条件下一步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工艺步骤简单、生成设备投资低、相转移剂没有污染,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易于工业化。结果表明,在相转移剂存在条件下,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与稀土金属氯化物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了6个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形成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C14H11O3)3,金属离子与配体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化学计量比为1∶3;配体中羰基氧、邻位羟基氧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得到的配合物稳定性高,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用作液谱固定相可将其与结构类似物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6.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及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微波合成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影响收率诸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与常规加热反应相比,采用微波法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物收率达到了74.38%。  相似文献   

17.
林灵超 《应用化工》2012,41(5):908-909,913
建立了4-氯-4’-羟基二苯甲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FL2200-Ⅱ为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FL-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以磷酸调节pH=2.5)∶乙腈=30∶70,检测波长为28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所得4-氯-4’-羟基二苯甲酮的线性关系为y=21 352x+7 346.8,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2%。本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工业中对4-氯-4’-羟基二苯甲酮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了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中间体,而后利用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中的双键与丙烯酰胺共聚产物反应,生成了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共聚产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水溶性好,在266nm处有强紫外吸收。  相似文献   

19.
在氢氧化钾作用下,加入少量的相转移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1-溴代正辛烷反应可制备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明显改善产品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的效果较好.重点考察了各类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的影响.这些表面活性剂包括甲基硫酸十八烷基三甲基铵、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氯化烷基三甲基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铵、十八烷基甲基磺酸钠,同时还考察了工业乳化剂和聚乙二醇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的用量为0.8%(基于水的质量分数)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纯度可达到88.5%,产品的分离产率为93.2%,外观为淡黄色.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相转移剂.  相似文献   

20.
《合成纤维工业》2016,(6):34-38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三聚氯氰、间苯二酚作为主要原料,通过2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酮-三嗪混合型紫外线吸收剂(简称混合型吸收剂)。方法 A为由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三聚氯氰制得4-(4,6-二氯-1,3,5-三嗪-2-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化合物Ⅰ),化合物Ⅰ再与间苯二酚反应制得混合型吸收剂;方法 B为由三聚氯氰、间苯二酚制得2,4-二(2,4-二羟基苯基)-1,3,5-三嗪(化合物Ⅱ),化合物Ⅱ再与2,4-二羟基二苯甲酮反应制得混合型吸收剂,研究了化合物Ⅰ、化合物Ⅱ、混合型吸收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方法 A合成的混合型吸收剂收率为73.5%,方法 B的收率为70.4%,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所合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混合型吸收剂在波长275,34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波长为255~280,335~400 nm时,混合型吸收剂的紫外吸收性能优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在波长为280~310 nm时,3种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吸收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型吸收剂、化合物Ⅰ、化合物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