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磨料磨具通讯》2010,(6):24-25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但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其劳动生产率与美、欧、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为其1/20左右。刀具和切削技术落后是机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中国刀协从中国切削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的高度提出了“发展切削技术、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并从2005年起在团体会员单位开展“中国刀协20工程”活动,即要求会员单位通过对切削应用技术的培训和先进刀具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表面工程资讯》2013,13(3):25-25
在2013年3月29日召开的“2013先进制造业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投票给“先进制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强调,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  相似文献   

3.
《大型铸锻件》2010,(6):16-16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10月30日举行的亚洲制造业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产业,  相似文献   

4.
《金属热处理》2004,29(2):77-77
进入二十一世纪,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确立了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热处理及表面工程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无疑为热处理及表面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锻压机械》2011,(1):3-4
“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产业,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中国敏捷制造社会力学系统的演变规律,通过对“中国敏捷制造战略任务、基点及重点;动态联盟系统构成、运行机制和控制模式;敏捷制造关键技术群及其基础共性技术群”的阐述与分析,全面介绍了中国敏捷制造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的最新趋势。以求对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促进包括铸造装备制造业在内的我国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模具工业》2014,(7):I0004-I0004
当前,中国制造业着重于调整转型、创新升级,如何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模具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速切削技术提高模具加工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具是制造业重要的基础工艺装备,支撑着制造工艺技术中无屑加工的“半壁江山”,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对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模具的开发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发展制造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敏捷制造与企业战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前言“敏捷制造”是美国为了重振其制造业而提出的“2 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1] 。敏捷制造的思想提出以后 ,在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纷纷对它进行了跟踪和研究。在我国 ,国家 86 3/CIMS主题专家组从 1 993年起就开始了对敏捷制造的跟踪和研究 ;1 995年 1 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 86 3/CIMS战略研讨会上 ,敏捷制造又被列为 86 3/CIMS主题中今后主要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虽然我国的情况与美国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但由于制造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 ,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 ,结合自己的理解 …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迎接 2 1世纪机械制造全球化的挑战 ,进一步推动制造科学研究的发展 ,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加强制造业的国际合作 ,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拟于 2 0 0 1年 10月召开主题为“面向 2 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会议针对我国“十五”期间的关键制造技术和制造业生产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国家科委及自然科学基金委一些待产业科研项目的应用探讨 ,对我国制造技术各领域的关键研究课题 ,研究其动向和发展趋势。会议将组织生产工程各领域的专家、科研项目负责人与企业家座谈 ,广泛的进行科技发展与企业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郑利文 《模具工业》2006,32(9):38-38
CAXA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为配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针和政策,满足工程技术职业教育市场的迫切需求,2006年6月,CAXA教育培训计划推出全新“CAXA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平台”,该平台是专门配合各类工科院校进行现代数字化设计、工艺、数控加工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训环境,旨在帮助各院校培养符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该计划将在“十一五”期间,与全国3000所院校或培训机构合作设立CAxA教学培训中心,开展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工作,培训师资15000人,培训学生或学员150万人。CAXA作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CAD/CAM和PINI的主要供应商,早在2000年就启动了推动工程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加强应用人才培训的“CAXA教育培训计划”,并成立“CAXA大学”,以师资培训和课程支持为主要方式,以遍布全国的“CAXA教育培训中心”为基本依托,面向社会开展针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和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1600多所院校使用CAXA软件进行教学或培训,已累计培训师资近8000人次,培训学员80万人,出版教材300多套,并积累了大量的课件、教案、习题集等教学资料,建立了各种形式的CAD/CAM专业教室或教学实训中心,取得了许多教改项目成果和培训的成功经验。促进了师资的培养和提高,推动了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表面工程资讯》2015,(3):7-12,6
《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战略之一 柳斌:《中国制造2025》是在什么背景下制订的?该纲领的实施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朱森第: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的大国,但是“大”而不“强”.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这就是我们制订《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时代背景. 根据战略部署,《中国制造2025》只是中国制造业“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是:到2025年,制造强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到2035年,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水平;第三步,到2045年,乃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度美国的铸件需求量大约相当我国”2003年度铸件总产量的3/4,然而美国的制造业显然比中国的制造业大得多。美国按铸件终端用户预测铸件需求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模具制造》2010,(3):I0003-I0003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0年第一期推出了“2009年度信息化推荐”名单,华天软件Pantryman(工艺与制造数据管理系统)与Teamcenter、Windchill、SAP等13款国内外知名信息化产品共同出现在管理系统推荐名单中。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敏捷”制造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关系,特别是机器人在先进制造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后介绍了智能机器人近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制造系统是在网络经济情况下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先进制造模式,它给制造业这一传统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文章探讨了网络化制造的应用背景及其体系结构,通过B/S与C/S的比较,着重讨论了B/S的特点,最后给出了一种在Web环境下,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网络化制造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17.
《模具制造》2007,(5):74-74
2007年3月16日,“首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暨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制造业信息化专业厂商和百余家制造企业的CIO及信息化相关负责人400多名嘉宾出席了本次年会。在年会上隆重揭晓了“2006中国制造业杰出及优秀CIO”、“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年度人物”等十三项奖项。CAXA凭借其在PLM领域的出色表现,荣获“2006中国产品创新数字化PLM十大优秀本土供应商”奖项。  相似文献   

18.
张金 《锻造与冲压》2013,(18):14-14
我国制造业从狂热的发展态势开始急剧萎缩,迫使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制造业的标杆——“德国制造”之所以走得这么稳健顺畅的真正原因。“我们的目标是做全球的老大,而且要永远霸占这个位置,市场游戏规则要由我们说了算,并成为这个市场的精神领袖。”这种专注到偏执的企业在德国有很多。  相似文献   

19.
由于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焊接制造业面临重大改革,掀起了研究和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浪潮。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日本焊接协会主编的《焊接技术》中“信息时代”特征和“焊接先进制造技术”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在焊接生产中采用信息时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动态。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CIMS)组成体系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阐明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是制造业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先进生产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