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液晶显示器已经被大多数用户所接受,但是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到底是什么?它和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有什么区别呢?常见的液晶显示器分为TN-LCD(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LCD)、STN-LCD(Super TN-LCD,超扭曲向列LCD)、DSTN-LCD(Double layer STN-LCD,双层超扭曲向列LCD)  相似文献   

2.
铁电性是电介质具备的一种自发极化状态,普遍发现于对称性较低的晶(固)体材料体系。流体或高流动性软物质材料通常呈现高对称性,因而与铁电性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引入强极性或者铁电性是液晶新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的策略,对开发新型柔性光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在液晶乃至软物质流体材料中一直充满挑战性。相比于传统的液晶和软物质材料,铁电向列相液晶具备多种变革性性质,包括超高介电常数、强非线性光学响应、低电压驱动以及高流动性等,为开发新型先进的柔性光学和电学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介绍了铁电向列相液晶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铁电向列相液晶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物理拓扑结构及特征物性,总结并展望了铁电向列相液晶的未来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新型存储设备、柔性高端光电子器件、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谭芷琼 《光电子技术》1992,12(3):198-201
由于向列相液晶的单轴光学性质并具有相当低的粘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件。已合成多种类型液晶化合物,并采取多种液晶化合物混合配方,从而获得了实用的显示器件液晶材料。本文综述用于显示器件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的发展和类型,着重介绍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材料,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介绍LCD TV在垂直阵列(VA)、共面开关(IPS)和扭曲向列相(TN)等三种模式下,其工作电压和响应时间与液晶材料介电各向异性等主要参数的关系。探讨这三种模式对液晶材料主要参数的要求和这三种模式液晶材料发展状况。由Merck新开发的极性材料A、挥发性材料B以及强极性材料C可很好地改善LCD TV工作电压和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扭曲向列型(TN)、超扭曲向列型(STN)和有源矩阵型(AM)液晶显示器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制造技术及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与发展。另外,对液晶材料和彩色滤色器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扭曲-弯曲向列相是一种手性向列相,具有纳米级螺距的倾斜螺旋结构。由于其负弯曲弹性常数、纳米级螺距以及非手性分子形成手性结构等性质,引起了世界各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扭曲-弯曲向列相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对扭曲-弯曲向列相的特征、性能、分子运动、分子基团的研究,阐述了扭曲-弯曲向列相在外场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对扭曲-弯曲向列相的理论及模拟研究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扭曲-弯曲向列相液晶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本文从材料的特性、性能、应用等方面对扭曲-弯曲向列相液晶进行综述,旨在让广大读者对这种特殊液晶光学材料的相关研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此激发读者对扭曲-弯曲向列相液晶材料在相态结构、理论模拟乃至应用领域等方面更多的研究灵感。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90°混合扭曲向列相液晶(MTN)模式因其良好的关态色散特性、低驱动电压而被应用于小型或者微型硅基液晶显示器(LCOS)。针对MTN模式,模拟研究了液晶弹性常数、介电各向异性、预倾角以及盒厚变化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硅基液晶显示器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偏振分光棱镜、向列相液晶层、金属反射镜组成的LCoS投影微显示器件可以通过向列相液晶层的旋光效应、双折射效应而实现对入射偏振光的强度调制。为了提高光利用率,文章用Muller矩阵推导出了线偏振光经过扭曲向列相液晶层之后转变为偏振态不同的线偏振光或者圆偏振光的条件,设计了偏振转换效率为100%的常黑或常白LCoS显示模式,有效提高了光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螺距对常白模式扭曲向列相型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及电光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不同手性剂情况下扭曲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及电光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盒厚一定时,自然螺距越小,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越短,但是电光曲线陡度越缓,开态电压增大;扭曲角增大,响应时间变长,但是电光曲线陡度变大。综合考虑扭曲角和液晶的自然螺距,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特性。  相似文献   

10.
扭曲向列相直流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到移动图象显示的质量.非恒定象素电容影响有源矩阵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的动态行为,这种现象是动态图象质量劣化的重要因素,解释了此现象,提出其影响及解决的办法,列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高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兆颜  梁珂 《液晶与显示》1997,12(2):112-115
本文研究了高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HTNLCD)(扭曲角90~180°),此器件与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TNLCD)相比较,能够增加液晶显示器件扫描行数并改善视角特性,其制造技术与TN器件相似,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种手征向列相液晶的螺旋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1,2-丙二醇为不对称中心制备了一系列手性掺杂物,与4-烷基联苯氰类向列相液晶混合配制成手征向列相液晶.通过对手征向列相液晶螺距及螺距温度依赖性的研究,发现手性掺杂物分子的末端烷基链的增长对其螺旋扭曲力有一定的影响;而手性碳原子上取代基的改变,对手性分子的螺旋扭曲力和温度依赖性有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仅包含一个偏振器与一个背面反射器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没有用延迟薄膜去补偿色散,找到了一种工作模式,它有优良的准黑/白对比度与低的色散,从性能与生产成本两者看,这种新显示模式优于现存的超扭曲向列相显示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传统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中的响应时间问题,对影响响应时间的弹性常数、转动粘滞系数、双折射率、预倾角和手性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液晶材料参数、增大预倾角和手性剂含量,可以有效改善该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5.
高透过率共面转换液晶显示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开发了一种在同一个基板上使用特殊电极设计的高透过率共面转换(HT-IPS)液晶显示器。这种特殊的电极构造在电极组之间产生实际的水平电场,在电极组区域内的边缘电场具有较高水平场成份。上半部分类似于IPS模式,而下半部分类似于边缘场转换(FFS)模式。HT-IPS模式显示出了很高的透过率[大于扭曲向列相(TN)模式的90%],同时,无论使用正性或负性各向异性的液晶材料,液晶盒都具有宽视角。此外,我们对比了相同条件下HT-IPS与IPS、FFS盒的光电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组零场双稳态液晶显示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本节着重介绍扭曲向列相双稳态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制作和实验。  相似文献   

17.
黑白液晶显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白液晶显示技术华南师范大学吴腾奇1978年,钟表和计算器的显示器首先采用了液晶显示器(LCD)。随着超扭曲向列式(STN)的研制成功,扭曲向列(TN)液晶显示器只有100条扫描线的界限被冲破了。LCD采用了STN格式之后,就可以利用400至500条...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更精确描述TNLCDs(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光学性质的广义模型,研究了靠近LCD边缘分子的光学性质,这些分子不能随外加电场扭曲和倾斜,理论与实验的透射率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光控取向弱锚定表面的液晶分子排列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研究了光敏聚酰亚胺PI(BTDA-TMMDA)用于液晶取向时的弱锚定边界特性。实验测得了两基板皆为摩擦取向层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DR-TN-LCD)及两基板皆为光控取向层的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DLPP-TN-LCD)的电光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曲线。研究了液晶排列的稳定性,讨论了液晶分子在光控取向弱锚定表面上的排列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介绍液晶显示器模拟软件Visual LCD专业版及其应用,并举例计算了具有抗反射膜的反射式器件和采用负性薄膜补偿的超扭曲向列相液晶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