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文渊  徐min 《棉纺织技术》1990,18(10):33-35
一、几种精梳准备工艺路线的特点目前国内外采用精梳小卷的准备工艺大体上有以下三种: 1.梳棉条→预并→条卷→精梳国内精梳准备工序多数采用。如A272F预并条机→A191B型或FA331型条卷机→A201D或FA251A型精梳机。 2.梳棉条→条卷→并卷→精梳如立达公司:E2/4a型条卷机→E4/1a型  相似文献   

2.
从原棉的含糖、准备工序的工艺和车间温湿度三方面分析了精梳小卷粘卷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立达E5/3型条并卷联合机、E7/5A型精梳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和机械结构特点;比较了三种不同精梳准备工艺实际生产的小卷质量情况;并结合生产实际对两机的性能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曹霞  陈国英 《棉纺织技术》1995,23(11):20-2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种精梳准备工艺各自的特点,分析了精梳准备工序几种主要设备,特别是FA334型条卷机、FA344型并卷机及立达一经纬E5/3型并卷联合机等几种新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PX2型精梳机是国产新一代的精梳设备 ,我公司于 1 999年安装了 2 4台 ,配套安装 3台SR80型条并卷机 ,几年来先后纺CJ 1 4 5tex、CJ 1 8 2tex、CJ 1 3tex、CJ 9 7tex等品种 ,车速在 2 80钳次 /min和 2 30钳次 /min ,条干CV在 4 1 0 %以内 ,重量CV在 1 2 %~ 1 5 % ,该设备在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生产中 ,我们注意到在使用新疆长绒棉、内陆棉、澳棉、西非棉、美棉等不同原棉时 ,由于配棉的变化 ,棉卷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粘卷现象 ,严重影响半制品质量水平 ,使落棉率也发生很大波动。我们通过对SR80型条并卷机成卷原理的分析和对…  相似文献   

6.
探讨精梳准备工序黏卷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了两种精梳准备工艺流程中棉卷黏卷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配置并合根数和牵伸倍数,正确调节棉卷加压、小卷定量及罗拉隔距,保持通道光滑.控制原料合糖量,加强操作管理,严格控制温湿度等工艺技术与管理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黏卷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种精梳准备工艺各自的特点,分析了精梳准备工序几种主要设备,特别是FA334型条卷机、FA344型并卷机及立达一经纬E5/3型条并卷联合机等几种新机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条并卷联合机是精梳工序的准备设备之一,它有两个牵伸头,分别将预并后的多根棉条并合、牵伸成两层棉网,再将两层棉网叠合、压紧卷绕,从而获得纵向、横向均匀的棉卷供精梳机使用。随着高效棉精梳机的广泛应用,条并卷联合机的市场也在不断的壮大,它对正常运行环境的要求和精梳机差不多,要求温度(25±2)℃、相对湿度55%~65%。国内大多数民营纺织厂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厂房一般都比较简易,在温湿度控制方面  相似文献   

9.
探讨精梳准备工序黏卷的解决措施。从精梳准备流程、工艺配置、原棉及回花使用、温湿度控制和机械状态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小卷黏卷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认为:通过合理配置精梳准备工艺,控制高含糖原棉配用比例,控制好车间温湿度,加强设备及运转操作管理,可以较好地解决小卷黏卷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精梳落棉率稳定,减少波动,从配棉中短绒百分含量变化、精梳前机台供应、精梳小卷成形质量及精梳机状态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精梳落棉率波动的原因;从原棉种类和储备,抓棉机工作参数,开、清、梳棉机开松和梳理元件的定期检查,优化条并卷机相关工艺参数、消除锡林嵌花等方面给出了减少精梳落棉率波动的措施。指出:配棉中短绒含量变化大、精梳前供应的机台不固定、精梳小卷成形质量差、精梳机状态不良均会造成精梳落棉率波动;应合理确定精梳落棉率,通过增加原棉储备,做好配棉,固定精梳前机台的供应,优化精梳机工艺及保证器材状态良好,优选精梳锡林齿条参数及组合等措施减少精梳落棉率波动;为了保持成纱质量的一致性,不应随意调整精梳落棉隔距。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效能精梳机的特点及主要工艺配置的优化。阐述了高效能精梳理念,以立达E66型精梳机为例论述了高效能精梳机的性能特点,分析了高效能精梳机梳理过程,提出了小卷定量、给棉方式、顶梳工艺、落棉率控制、锡林工艺配置、分离接合等主要工艺参数优化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指出:高效能精梳是指在精梳机设计的最高速度条件下,通过工艺优化,实现较高的产量、较优的质量、较低的生产成本,能够较好地达到高效能精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棉精梳工艺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瞿建增 《棉纺织技术》1999,27(3):133-139
根据精梳纱的纺纱工艺设计示便,介绍棉精梳工艺技术的新发展,内容包括对精梳棉卷的质量要求、精梳准备工艺及精梳准备工序设备选型、控制精梳条短纤维率的工艺技术等,并涉及到并合与产整的问题、精梳后单程并条机的运用和如何消除精梳机产生的周期性变异波。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天丝短纤的棉纺精梳优化工艺,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天丝短纤的纤维性能测试与对比,设计相应的精梳工艺,并通过调节精梳机的落棉隔距、车速、曲柄半径等工艺参数,进行天丝短纤的精梳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小卷定量小于65 g/m,采用前进给棉,给棉长度4.3 mm,顶梳插入深度-0.5,分离罗拉定时调节盘搭接刻度+1.5,落棉隔距10 mm,,曲柄半径55 mm,车速280钳次/min的工艺方案时,精梳机落纤率为4.78%,精梳条条干CV为4.81%,精梳条总棉结数为11个/g,保证了低落纤率的基础上,有较好的精梳质量。  相似文献   

14.
精梳过程中棉结增长率及棉结排除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精梳过程中棉结增加程度及棉结排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利用测试仪器得到精梳小卷、精梳条、精梳落棉中的棉结数量信息,根据精梳机的落棉率分析建立了精梳过程中棉结增长率及棉结排除率的数学模型,找出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并作出评价.将此种方法在两种不同精梳机上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精梳机的棉结增长率在1%~2%,棉结排除率在65%~72%.指出:此种方法也可应用于开清棉及梳棉工序棉结增加及棉结排除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探讨现代精梳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从传动系统方面、梳理机构方面、提高梳理精度方面分析了现代高效精梳机的进展状况,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建议引起高度重视,以保证精梳机的水平提高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效精梳机小卷定量对纺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梳小卷定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精梳效果、精梳落棉率及纺纱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文章认为:精梳小卷定量增大时,有利于分离牵伸过程中给棉罗拉喂入棉层对纤维的清洁及伸直效果,但对锡林梳理不利.为了探讨精梳小卷定量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利用不同的精梳小卷定量,在HC350型高效能精梳机上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在给棉长度为4.7 mm、精梳小卷定量70g/m时,可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精梳机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精梳机技术创新及精梳工艺设计方法。分析了我国精梳机技术创新的特点,阐述了精梳工艺设计及产品开发的实例,指出:速度高、配台少、用棉量低、综合质量好、适纺性强、机电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是新型精梳机的主要特点。精梳工艺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充分考虑产品用途与质量要求、设备、原料状况、前后配套工艺流程、有关纺专器材,合理配置各项工艺参数,利用彩棉、染色棉、麻、毛纤维以及新型纤维开发多组分、多配比混纺精梳纱品种,充分发挥高效能精梳机的技术优势,促进精梳产品比例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探讨HXFA299型精梳机工艺性能.通过分析HXFA299型精梳机机构特点,对细绒棉CJ 9.7 tex 及长绒棉CJ 7.3 tex两类品种在SXFA289型精梳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HXFA299型精梳机表现出较好的工艺性能,在保证精梳及成纱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精梳落棉率1.5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加工细绒棉时能在400钳次/min下稳定运行,加工长绒棉时能在380钳次/min下稳定运行,精梳条质量无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19.
E7/6型精梳机落棉隔距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落棉隔距是影响精梳机落棉率与梳理质量的重要参数。由于精梳机的钳板摆轴传动钳板的方式都为四连杆机构,在进行落棉隔距的调整时,改变了连杆的初始位置,因此精梳机的其它工艺参数也随之改变。运用计算机计算并分析了E7/6型精梳机在不同落棉刻度时钳板的开启闭合规律、锡林梳理定时、分离接合时间及钳板钳口压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