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60Si2Mn弹簧钢热轧盘条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汝林 《金属制品》2012,38(2):29-32
介绍60Si2Mn弹簧钢热轧盘条技术要求和生产试制。转炉冶炼过程中,出钢温度不低于1 640℃,终点w(P)≤0.010%,终点w(C)≥0.40%;LF炉精炼时间不低于60 min,白渣保持时间不低于15 min;连铸时,采用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技术和电磁搅拌技术,目标过热度≤40℃,均热段温度(1 060±50)℃,开轧温度(970±30)℃,吐丝温度(850±20)℃。热轧态13 mm 60Si2Mn盘条抗拉强度970~1 040 MPa,断面收缩率25%~28%,中心偏析和一般疏松均不大于0.5级,晶粒度8.5级。试制弹条的疲劳试验达到700万次时未发生断裂,残余变形0.5mm,其余各项指标均合格。  相似文献   

2.
控冷工艺对ML20MnTiB冷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ML20MnTiB替代ML40Cr作为冷镦钢盘条,以减少冷镦前退火处理工序。介绍ML20MnTiB盘条化学成分及轧制工艺流程,斯太尔摩线长度104m,盘条在斯太尔摩线上的运行时间由290s提高到373s,在保温罩内的运行时间由179 s增加到271s,在保温罩内的平均冷却速度由0.44℃/s降到0.38℃/s。工艺调整后,盘条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低约30~40 MPa,组织全部为铁素体加珠光体,心部不存在粒状贝氏体,心部晶粒度由8.5级增大到7.5级,1/3冷镦合格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100%。  相似文献   

3.
介绍安钢SUP11热轧盘条的生产工艺,给出生产过程控制要点:转炉终点控制出钢温度不小于1 590℃,终点控制w(C)≥0.30%,w(P)≤0.012%;轧制时控制钢坯加热温度为980~1 020℃,开轧温度为950~990℃,吐丝温度为850~890℃。采用此工艺生产的12.5 mm SUP11热轧盘条抗拉强度为950~1 200 MPa,延伸率12%~20%,断面收缩率21%~49%,其金相组织为S+P+少量F,成品尺寸精度可稳定控制在±0.15 mm,其综合性能满足用户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ML20MnTiB高强度冷镦钢线材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范银平 《金属制品》2009,35(1):41-43
紧固件制造要求ML20MnTiB冷镦钢线材提高冷加工性能、淬透性和综合力学性能。安钢采用100 t转炉—LF精炼—150 mm×150 mm连铸小方坯—高速线材生产线,研制开发出ML20MnTiB高强度冷镦钢线材,主要化学成分如下:w(C)为0.19%~0.22%,w(Si)为0.08%~0.20%,w(Mn)为1.40%~1.55%,w(Ti)为0.04%~0.06%,w(B)为0.000 5%~0.002 5%。冶炼过程中控制硼不被氧化和氮化,轧制过程中开轧温度为(950±30)℃;精轧温度为(870±20)℃;减定径温度为(830±20)℃,吐丝温度为(800±20)℃,入口辊道速度为12~18m/min。生产实践表明:产品综合性能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用户制作10.9级高强度螺栓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100 t转炉冶炼,LF炉精炼,小方坯连铸及第六代摩根高速线材轧机,转炉终点控制出钢温度为1 630~1 650℃;终点w(C)≥0.06%,w(P)≤0.020%;轧制时控制钢坯加热温度为950~1 040℃,开轧温度为930~980℃,吐丝温度为850~890℃,安钢成功研发出20Mn2A圆环链用热轧盘条。结果表明:产品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面缩率平均值均大于协议要求,φ12 mm盘条中心处和1/2半径处组织均为F+P,1/2半径处晶粒度为9.0~9.5级。盘条表面光滑,成品尺寸精度稳定控制在±0.15 mm,完全满足国标及用户技术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合金冷镦钢盘条的研发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安钢SWRCH35K,SCM435及ML20MnTiB等冷镦钢热轧盘条的研制开发。指出:(1)K系列冷镦钢盘条,通过优化炼钢工艺,合理调整轧钢料型尺寸,可有效解决冷镦开裂的质量问题。(2)Cr,Mo系冷镦钢盘条,控制冶炼过程钢水的洁净度,控制轧制过程的吐丝温度、冷却速度,以及轧后采取延迟冷却,盘条各项性能指标满足10.9~12.9级标准件的要求。(3)B系冷镦钢盘条,严格控制冶炼质量,提高B在钢中的稳定性;并经870~880℃油淬,420~440℃中温回火后水冷,可用来生产10.9级紧固件螺栓,冷镦合格率达98%以上。提出开发节约型系列冷镦钢产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SWRH82B盘条存在抗拉强度下限偏低,同卷、同圈抗拉强度波动大的问题,从加热温度及冷却工艺着手,对影响盘条抗拉强度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加热温度(1 020±30)℃、开轧温度(970±20)℃、吐丝温度(880±20)℃、辊道入口速度43 m/s及斯太尔摩线快速冷却。采用新工艺生产的SWRH82B盘条平均抗拉强度达到1 190 MPa,同圈与同卷抗拉强度标准偏差分别为4.5 MPa和6.2 MPa,较原工艺分别下降7.9MPa和10.0 MPa;断面收缩率均在35%以上,盘条力学性能达到了国内先进钢厂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SWRH82B高碳钢盘条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WRH82B高碳钢盘条主要用于制作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采用长短复合流程,优化化学成分,LF炉精炼时间不小于45 min,白渣保持时间不小于15 min;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频率5 Hz,电流246 A,拉速2.1~2.3 m/min,过热度小于30℃,比水量0.7~0.85 L/kg;轧制温度1 050~1 100℃,开轧温度950~990℃,减定径轧制及吐丝温度880~900℃,辊道速度40~60 m/min。生产的预应力钢绞线用SWRH82B高碳钢盘条,抗拉强度大于1 150 MPa,断面收缩率大于35%,夹杂物的尺寸小于20μm,数量小于6个/mm2,w(N)≤70×10-6,w(O)≤40×10-6,完全满足1 860 MPa级以上钢绞线用盘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用户对C82DA盘条高强度的需求,设计C82DA盘条生产新工艺:在原有C82DA盘条生产工艺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精轧机温度由(880±10)℃调整为(820±10)℃,吐丝温度由(880±10)℃提高到(910±10)℃,生产线第2~第4台风机开启频率由36 Hz提高到40 Hz,第5~第12台风机开启频率由30 Hz提高到32Hz。采用新工艺生产的盘条平均抗拉强度为1 178 MPa,提高约60 MPa;断面收缩率稍有下降;晶粒度细约0.5级,珠光体片层间距平均减小约0.17μm;盘条金相组织、索氏体含量和中心碳偏析均符合YB/T 170—2000要求。分析表明,晶粒细化和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是导致盘条抗拉强度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付国平  戈春刚 《金属制品》2010,36(4):64-66,70
根据10B33冷镦盘条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冷顶锻检验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控制轧制坯料的质量、轧制压下量、轧制孔型等提高盘条表面质量。采用控轧控制工艺生产10B33冷镦盘条:粗轧开轧温度约为950℃,轧件进精轧机温度为920℃,吐丝温度为900℃,斯太尔摩控冷线控制冷却。成品10B33冷镦钢盘条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度9.5~10级,脱碳层深度≤0.01 mm;屈服强度360~400 MPa,抗拉强度595~650 MPa;冷镦检验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控冷工艺进行分析 ,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对ML35CrMo冷镦钢盘条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吐丝温度为 85 0℃、冷速为 0 .83℃ /s时 ,金相组织为珠光体 +铁素体 ,晶粒度 8~ 9级 ,脱碳层 (0 .2~ 0 .5 )D % ,盘条力学和冷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10B21高强度冷镦钢盘条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用于生产10.9级高强度标准件的Φ6.5mm10B21冷镦钢盘条的生产工艺。通过在冶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钢中N和O的含量,稳定B的吸收率,提高淬透性;在精炼过程中全程控铝,一次喂线;连铸过程中过热度偏高20~30℃,提高铸坯质量;以及轧制过程中采用冷速为0.3~1℃/s的控冷工艺,加热温度950~1000℃,吐丝温度850~860℃,用高线机组成功生产出合格的10B21冷镦钢盘条,产品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轧制坯和连铸坯生产φ16 mm ML40Cr冷镦钢盘条,连铸坯盘条冷镦后试样全部合格,轧制坯盘条经1/4冷镦后1个试样出现斜裂纹。对2种坯料生产的盘条夹杂物进行分析,夹杂物级别相对较低且相差不大;连铸坯和轧制坯盘条金相组织均为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度均为9.5~10级,分布均匀;连铸坯生产的16 mmML40Cr盘条带状组织为3级,存在较轻微的枝晶组织,轧制坯生产的盘条带状组织为2.5级,盘条中存在较明显的方框形偏析。分析表明:连铸坯中的方框形偏析经加热、轧制后难以消除,盘条中晶粒细小,使得钢的变形抗力增大,增加了盘条的开裂倾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ML20MnTiB合金冷镦钢的成分控制,对合金冷镦钢的调质工艺机制进行探讨,通过调整ML20MnTiB盘条的调质工艺,得到不同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而达到生产12.9级高强度标准件的要求,起到优化生产工艺、节约原材料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ML40Cr合金冷镦钢盘条工艺控制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L40Cr热轧盘条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存在表面硬度高,模具损耗严重,冷镦开裂等问题。ML40Cr热轧盘条工艺控制:LF精炼时间高于40 min,白渣保持时间不低于15 min;连铸过程中,过热度控制在30℃以下,拉速稳定在2.4~2.5 m/min;轧制及冷却过程中,加热温度990~1 030℃,开轧温度950~980℃,减定径温度860~880℃,吐丝温度820~860℃,辊道速度8~14 m/min。分析ML40Cr合金冷镦钢盘条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表面质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严格控制夹杂物的形态、大小,避免表面结疤和线形缺陷的产生,保证金相组织为F+P,无异常组织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