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计算机数字制图技术的应用,是服务于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家裕 《勘探家》1996,1(2):51-54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塔里木盆地的勘探历史,剖析了油气勘探的现状,指出变革观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多方位的科学决策是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29,自引:17,他引:12  
塔里木盆地发育3套优质气源岩,具备充足的气源条件。由于塔里木盆地各构造单元的勘探程度不同,近年来又取得了许多新的勘探成果,因此,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概念重新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最新评价结果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总资源量为123.37亿t油当量,其中油资源量为59.94亿t,天然气资源量为79599.43亿m3。目前全盆地天然气探明度很低,勘探潜力巨大。研究结果显示,库车坳陷是近期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塔西南坳陷是天然气勘探的接替区,塔东地区是天然气勘探的准备区。  相似文献   

4.
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沙参2井在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中钻获高产油气流,开创了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油气勘探的新局面。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在古生界发现了塔河大油田、和田河大气田等18个油气田,表明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成藏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其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石油学报》2002,23(3)
为扩大上游资源 ,实现油气资源战略接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 2 0 0 1年 12月 2 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成立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 ,以集聚优势加速西部新区勘探步伐。中国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河西走廊等三大勘探领域共登记了 4 3个油气勘探区块 ,总面积达 2 2 3万km2 。 2 0 0 1年中国石化正式拉开了西部新区油气勘探的序幕。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取得了一批勘探成果、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在勘探方面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发现了 4个构造带 ,并优选 4个目标进行钻探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 ,塔中…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总结塔河特大型油气田所取得的成果与认识,结合不同时期的重大油气发现和理论认识,分析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勘探实践表明,塔河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及后期每次重大的油气突破,都是在理论创新、勘探思路转变、科学的勘探决策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取得的.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理论持续的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了塔里木盆地其它地区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与油气再次运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十分巨大的。但目前在石油地质理论指导勘探实践方面遇到了难题,曾指导我国东部油气勘探取得成功的理论, 在这里基本失效。在探索寻找和总结新理论的过程中, 发现近年来所论证的油气再次运移的理论是油气藏形成三环节(油气生成、油气运移、油气聚集)的中心环节,它反映了中国多旋回构造演化的特点, 符合油气流体矿产富集的规律, 所以, 它应该成为目前解决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难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规律的新认识与大型油气田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50多年的油气勘探历经“几度兴奋”与“几度困惑”,随着勘探的波浪式发展,对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的认识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进而影响到勘探思路和勘探重点层位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长远看,由于高油价趋势未变、国际可供贸易油气资源逐步减少等一系列因素,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打好新区进攻战"是中国石化打造上游"长板"的重要举措,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把塔里木盆地定为勘探突破的主战场。2010年确定的5个突破区,塔里木盆地就占了3个。塔里木盆地作为国家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和新区进攻战的重点战场,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打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海相油气首次发现的历程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参2井是中国古生代海相层系油气首次获得重大突破的标志.从1970年战略评价塔里木盆地,到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沙参2井在奥陶纪白云岩中获高产油气流,再到1990年塔河奥陶系大油田的发现,塔里木盆地30年的勘探开发实践带来了许多启迪,也形成了一系列中国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和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回顾沙参2井的发现历程,对于在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现状、经验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的面积约60万 km~2,盆地中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约33万 km~2。盆地的油气勘探始于五十年代初。1983年以来的勘探成果,才使人们对该区的含油气远景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全盆地具有三个隆起、四个拗陷的构造格局;块断差异运动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古生界是盆地内主要目的层系,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北部拗陷的周围地台型隆起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近年来,在塔北地区开展了钻探工作,先后在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中均获得了高产油气流。以上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坚持了区域勘探,正确把握勘探方向,坚持物探先行,加强综合研究和强化试油的结果。今后应在充分利用该区的有利条件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勘探部署;加快物探工作,特别是加快地震勘探步伐;广泛应用新技术,充分利用多种物探信息,深化综合研究;集中解剖塔北隆起,迅速形成产能;侦察中央隆起,实现找油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田军 《新疆石油地质》2021,42(3):272-282
塔里木盆地于1950年正式开启了油气勘探历史。根据勘探重点区域、勘探指导思想、地质认识、勘探对象、技术手段和勘探成果的发展变化,将70年来的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1950—1983年,盆地边缘山前带“五上五下”艰难探索;1984—1996年,突破台盆区,“六上”塔里木,台盆区碎屑岩勘探取得规模发现;1997—2005年,坚持“四个并举”,强化技术攻关,库车山前勘探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至今,锁定三大阵地战,库车前陆盐下冲断带和台盆区缝洞型碳酸盐岩两大超深层领域全面突破。塔里木盆地在中国最快、最早进入超深层勘探阶段,对其超深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和勘探经验进行了总结。受冷盆环境、有效烃源岩发育于盆地早期等因素的控制,超深层仍然可以大规模发育有效储集层,形成连片的大型油气富集带,是值得着重探索的重要领域。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实践中,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认识创新、先铺开部署三维地震再部署预探井、实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生产组织是快速取得规模勘探发现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深盆气藏勘探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盆气藏是天然气勘探与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深盆气藏的勘探须基于地质理论、勘探方法和工程技术三者"一体化"的综合研究。"一体化"综合研究主要包括:①强调油气勘探过程中,深盆气藏地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②针对深盆气藏地质特征,开展与之相配套的多学科综合勘探方法研究;③钻井和试采工程技术的改进。这3方面的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四川盆地通南巴构造带,以深盆气藏地质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深盆气藏综合勘探方法的探索性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识别深盆气藏是可行的。地质、地震资料显示,尺溪向斜生储盖条件配置完好,已形成"压力封存箱",为该区深盆气藏勘探的前景区。基于深盆气藏系统要素分析,提出了适合于通南巴构造带的深盆气藏地质模型。构造向斜部位、区域性压力转换带以下、陆相地层中的上沙溪庙组下部到下沙溪庙组上部局部异常高压区是深盆气藏勘探的重点位置,建议进一步论证后部署探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历程,总结不同阶段研究成果,分析各阶段勘探思路的转变过程及其对新领域勘探的作用,将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分为3个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1955—1985年)、岩性油藏勘探阶段(1986—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并重勘探阶段(2011年至今).从发展角度回顾历史:要重视勘探思维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5.
�й���������̽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系统总结国外深盆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预测了中国深盆气的勘探方向。结果认为:中国东部拉张的裂谷型盆地不利于深盆气的形成;中国中西部由板块内部的克拉通盆地与板块边缘前陆盆地叠合、复合而成的盆地具备深盆气发育的条件,其中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是最为现实的深盆气勘探区域,川西前陆盆地三叠系也显示出了发现深盆气的兆头,库车、准噶尔南缘等前陆盆地将是潜在的深盆气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6.
改造型盆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沉积盆地的改造及保存,对有机质的演化和油气的生成、运聚、储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沉积盆地的组合叠加、深埋、改造及消亡史,从盆地的基本概念入手认为:沉积盆地不完全是封闭性的洼地,也不完全保存于相对低洼的状态;在后期改造过程中,往往形成有统一特征的盆地群,并在地质历史中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格局的盆地;作为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单元的盆地,实际上是联片分布的沉积物和(或)沉积岩实体。根据沉积盆地的改造情况,将我国400多个沉积盆地划分为5类,其中Ⅰ、Ⅱ类盆地为上覆地层基本未被剥蚀的原型盆地,Ⅲ-Ⅴ类盆地为上覆地层遭受不同程度剥蚀和构造改造的改造型盆地。改造型盆地的油气储量分别占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和70%以上,且探明程度较低。因此,改造型盆地是今后我国油气勘探的主攻目标;研究改造型盆地的生储岩系,区域不整合及盆地改造中的多旋回开合,是打开改造型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Complementarity” Feature of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Oil-rich Sa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和勘探实践发现,富油凹陷油气分布具有“互补性”特征,既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在油气资源分配、空间分布上具有“互补性”,这种分布特征是由构造与岩性地层油气藏所赋存的宏观地质背景、成藏条件、成藏机理等多种因素的耦合所决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油气分布的“互补性”在各类陆相盆地中具有普遍性。这一“规律”的揭示,有助于在油气勘探实践中树立新的勘探理念,建立科学的勘探程序,制定正确的勘探部署。对推进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明储量价格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国内外原油、成品油市场价格暴跌,造成集团公司原油压产,欠款剧增,效益下滑。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根据准噶尔盆地勘探现状进行了探明储量价格计算方法研究,并应用于1999年勘探投资计划建议的评价中,该方法可为勘探、开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盆地链上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处在中国近海陆架盆地天然气富集区带的有利位置,具有良好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迄今该区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仅在中央隆起带中部发现了CFC、CFS和CGF等含油气构造,且探井及研究亦主要集中于该带,对其它区块勘探及研究均十分薄弱。由于中央隆起带处在区域上有利油气运聚的低势区,具备了良好的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勘探发现的商业性油气也集中于该带,因此应加大勘探力度,全面解剖中央隆起带,深入研究其油气富集规律,这也是在台西南盆地尽快获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是一个典型的陆相沉积盆地,经过半个多世纪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油气资源有待勘探,只是这些油气藏含油丰度低、储层物性差,属致密油藏,因此,在勘探开发的思路和技术上需要创新。一个大型沉积盆地,其资源的赋存往往呈多元性,松辽盆地也不例外。盆地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在含油区以外的各区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地热储集,有待充分开发利用。此外,盆地还有一些可疑资源也有待探索。盆地深部存在一个巨厚的低阻带,其形成的唯一解释是"岩层中有某种含有物",这种"含有物"有可能是气体,是何气体需要进一步探查。在盆地东部边缘沿巴彦—铁力—北安一线可能存在铀元素的富集带,并有可能具备成矿条件,如能成矿,其经济价值远优于石油,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