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用药综合使用情况,旨在为儿科医生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6034张处方,对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用药所占比率及综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抗菌药物处方6034份,占处方总数的50.99%。在我院儿科门诊口服抗菌药中,使用前5位的药物:第一位为阿奇霉素、其余顺次为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等。结论医生选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及患儿的具体病情选用,从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12月门诊处方11600张,按照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进行审查,对审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11种,使用药品通用名比例98.34%,抗菌药物应用比例17.60%,注射剂应用比例16.45%,平均处方金额104.52元。结论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谢幸 《化工之友》2008,27(8):61-61
目的 了解我院急诊患者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急诊处方2550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文献资料,药物学以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占所处方的4.2%,其中抗菌物不合理处方占41.6%.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给药方案不当.重复用药、剂量.溶媒.药理拮抗.配伍禁忌以及毒性相加等方面. 结论不合理用药严重影响药物疗效,应切实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3.82%;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方面。结论不合理药现象较严重,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临床用药不合理原因,并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抽查本院近2007年门诊处方12360张,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方面.共发现121张处方,不合格率为0.98%,不合格率较低.结论 加强对医学新知识的学习,增强药物作用机理认识,提高处方质量,及时把药物研究的新进展和新药作用、用法、用量、剂量等相关药物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临床医生,对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12月门诊处方3125例,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抽查处方数的%,其中主要包括配伍或联用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药物等。结论只有医师、药师及医院管理三方面有机结合,建立合理用药的监督机制,努力开展药学监护,才是解决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广东化工》2021,48(1)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240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预防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机及术后使用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部分病例无预防用药指征,总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2.9%,涉及6种抗菌药物,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较高,分别为44%、47%,55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34例(61.8%),其中,适应症不适宜10例(18.2%),药物选择不适宜5例(9.1%),联合用药不适宜4例(7.3%),用药时机不当2例(3.6%),使用疗程长8例(14.5%)。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仍存部分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320例择期手术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给药方式、用药时间、应用品种及用药频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20例消化道手术病例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多的为β2内酰胺类抗菌素,用药4d以上占84.96%,给药方式主要是静滴。结论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联合用药范围过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至2010年1~10月间全年患者的病历各60例,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10年1~10月抗菌药物在选药、用药时机方面都较2006年合理,用药时间缩短。结论通过医院加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可以降低抗菌药物的费用,改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抗菌药物引起肠道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总结2006年5月~2007年12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抗菌药物种类、联合用药与否等因素有关。以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所致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最高。结论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择,尽量缩短疗程,减少联合用药,避免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指导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07年门诊中药处方中抽取4905张,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处方较多;处方用药味数偏多,剂量偏大,处方中的疾病诊断有西医化倾向,缺乏中医特点。结论中药的用药频率对中药房的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遏制细菌耐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通过信息系统调选出我院用量较大的特殊级抗菌药物--美罗培南,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大量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美罗培南在临床抗感染的效果是肯定的;通过处方点评,发现我院使用美罗培南欠规范。通过对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和点评,进一步规范了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目录及使用制度》更改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及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我院《抗感染药物目录及使用制度》更改前后抗感染药物使用及药敏试验情况,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的排序及细菌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2007及2008年度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别对2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进行统计。结果《使用制度》更改前后抗菌药物整体用药结构基本相似。DDDs排序、构成比均无显著差异。通过严格的使用制度规范和引导医生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加强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将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0%,共涉及五大类19种。合理15例,占15.0%,基本合理63例,占63.0%,不合理22例,占22.0%。结论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管理,以延缓细菌耐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长沙市基层基本药物目录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五大社区的部分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问卷,对有效回收的282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五大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方面无区域性差异,但在认知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接受调查的对象中,家中常备抗菌药物的消费者为52.9%,在平时用药过程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消费者占了12.7%,并且只有53.9%的消费者会严格遵照医嘱使用抗菌药物。结论目前长沙市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很严重,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因此,分析社区居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保障社区居民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的必由之路,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信息系统对我院使用过抗菌药物病历进行随机抽样,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连续三个月的抗菌药物病历的点评,发现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通过抗菌药物病历点评以及后续监管措施,使得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得以提升。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病例点评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和点评,进一步规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手术病历500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合理的病历进行分析。结果 500份手术病历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病历185份,分别表现在:用药时间不合理、选择药物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更换药物不合理。结论我院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共抽取我院门(急)诊8338张处方进行分析评价,对其中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共668张,不合格率8.01%,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52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78.3%,用药不合理的处方145张,占不合格处方的21.7%。结论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医院、医师及药剂科三方面共同努力,建立长期的培训和监督机制,是减少门(急)诊不合格处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药物咨询,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记录完整的药物咨询登记,对其中404例药物咨询问题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404例药物咨询中,391例予以答复,答复率为96.7%;采纳数为358例,采纳率为91.6%。结论药师做好药物咨询工作,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4年至2006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销售金额、构成比、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使用逐年上升,青霉素类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使用金额居前列。结论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稳定上升,但个别品种有滥用现象,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