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接地线的设计和安装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满足在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要求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为了满足以上要求,一般宜采用钢接地线,考虑到农家用电实际情况,可采用铜、铝接地线。同时又考虑到保护接地在接地体电  相似文献   

2.
刘树岩  张弥 《黑龙江电力》2003,25(2):94-97,105
介绍了黑龙江省电力系统接地线使用的状况。对短路接地线允许电流值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保护动作时间对不同截面积短路接地线允许电流的影响。通过电网运行数据与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可引导技术人员正确选择和使用接地线,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几年准格尔地区电网结构改变,电力系统容量增加,系统阻抗变小,发电厂若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故障电流变化较大。为确保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再次对发电厂接地装置进行热稳定校核。根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在不考虑地网腐蚀的情况下计算流过接地网的最大短路电流,依据接地网热稳定校验公式,校验接地网是否满足热稳定要求。校验结果表明,国华准格尔发电厂接地装置满足热稳定要求,并建议对发电厂内不同区域的接地网进行多处开挖取样,根据接地网的实际腐蚀情况进行接地体截面积计算及材料的选择,使接地体在遭受腐蚀的情况下仍有足够的热稳定截面。  相似文献   

4.
电动机电缆接地线穿入零序电流互感器方式不正确,在低压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经故障点流过电缆铅皮,零序电流互感器感应电流引起接地跳闸保护误动。  相似文献   

5.
1.接地线应符合什么要求?答: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2。2.电气设备哪些部位必须接地?答:①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设备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②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位③互感器的二次线圈④配电柜与控制台金属...  相似文献   

6.
某电厂1 000 MW发电机短路试验过程中汽侧汇水管接地线上出现接地电流,大电流导致接地导线熔断,并引发电缆管油漆着火.在没有经验数据的情况下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及接地导线等更换处理之后,通过缓慢增大发电机电流重新进行试验,分阶段录取汇水接地电流波形、检测接地电流电压等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源渡水电站主变高压侧电缆金属护套屏蔽层接地线端子变黑松脱事故,指出接地电流过大而接地线铜鼻线径过小是接线鼻子过热烧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特殊连接和接地方式及相应的改造措施。改造实施后,高压电缆的接地电流得到了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8.
应用于10 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中的预装式变电站,接地回路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参数值和导体截面积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可靠运行.从预装式变电站中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预期的短路电流出发,确定出变压器低压侧短时耐受电流值和接地回路导体截面积,以此为基点,结合高压侧接地回路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和导体截面积,最终确定出预...  相似文献   

9.
当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点将通过接地线路对应电压等级电网的全部对地电容电流.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通过计算分析,伊敏地区电网35kV系统加装了消弧线圈.以补偿单相接地故障时流经接地点的电容电流,达到自动熄灭电弧的目的。实际运行表明,这一措施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高压厂用变压器分支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发电厂厂用电动机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电动机动力电缆穿入零序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错误,零序过流保护拒动,故障越级到高压厂用变压器分支零序过流保护,保护出口逻辑设置错误,造成机组跳闸。对此提出解决措施:当发电厂厂用电动机动力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零序电流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零序电流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高压厂用变压器分支零序过流保护动作逻辑应为:t1时限跳开分支进线开关,同时闭锁快切;t2时限跳开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出口开关。  相似文献   

11.
融冰避雷线绝缘架设方式会对短路电流的分配路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杆塔接地安全性能。为确保杆塔接地安全,建立了全线绝缘避雷线输电线路短路模型,探讨了避雷线绝缘间隙击穿与短路电流的关系,分析了融冰绝缘避雷线杆塔入地电流,研究了架设绝缘避雷线后对杆塔接地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架设绝缘避雷线后杆塔入地电流主要由绝缘间隙击穿情况决定;绝缘避雷线间隙发生临界击穿时,将会产生很大的杆塔入地电流,杆塔接地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避雷线直接接地时,杆塔接地装置的安全性能基本满足规程要求;而架设绝缘避雷线后,杆塔接地装置的安全性不能满足规程要求。因此架设绝缘避雷线将严重影响到杆塔的接地安全。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区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中分流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巍  张德艺 《广东电力》2004,17(2):22-24
深圳地区变电站的特点是系统短路电流大,占地面积小,大多数变电站没有外引接地网的条件,接地电阻不能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利用避雷线和进线电缆外护套的工频分流作用.减小在接地故障时接地网的入地电流、为此,阐述了入地电流的概念,对输电线路架空避雷线、电缆线路及架空电缆混合供电线路的分流系数进行了探讨和计算、最后,提出了设计上选取分流系数的方法和工程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将停电设备三相短路接地(以下简称接地线) ,是目前电气工作人员防止突然来电时遭受触电伤害的主要保护措施。停电设备装设接地线后 ,可将其上的剩余电荷放入大地 ;当因误送电而造成停电设备三相同时来电时 ,接地线可使工作设备仍保持大地电位当发生突然来电时 ,接地线还可促使电流侧开关迅速跳开 ,断开电源。这些都说明接地线对突然来电具有一定的保安效果。通常 ,我们采用的接地是三相短路接地线 ,即将停电设备三相短路后再集中接地。但是 ,由于一些人对接地线的作用还不十分了解 ,因此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错误做法 ,如分相单独接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工作人员在停电设备上工作,防止突然来电的主要安全措施是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包括台上接地隔离开关(刀闸)和悬挂临时接地线(携带型接地线,简称接地线)。其保安作用是能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在突然来电时能限制设备对地电位的升高,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免遭伤害,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下面就接地线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浅谈一些看法根据示意图知:当发生三相对称来电时,如采用三相短路接地线,短路处的三相短路电流之和等于零,短路处的电压U。等于零;如接地线分相单独接地;如只在工作的一相挂设单相接地线;如只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吕阳 《电力建设》1998,19(7):27-29,50
当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大部分经地线分流。如果地线选择不当,可能会烧断地线或危及相邻弱电线路安全运行。因此,在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应研究地线返回电流在避雷线和杆塔接地体系中的分布规律,计算出满足热稳定要求的地线型号,使线路设计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正>1接地规程法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流入地网的短路电流约几千安培到几十千安,它将在接地引下线及地网导体中产生很大的热量,因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不大于1 s,主要取决于离短路点最近的断路器的主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及断路器分闸时间之和。在短时间内,可假设所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入周围介质中,即全部热量都用来使接地线和导体  相似文献   

17.
携带型短路接地线使用电流的几个问题电力部苏州热工研究所朱仲鸣电力设备或线路停电检修时,根据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必须验电后挂接地线。接地线为由接地和短路导线构成的成套接地线。不同截面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分别具有不同的额定短路电流值D’,该额定...  相似文献   

18.
李兰民 《湖北电力》2013,37(3):27-29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流入接地网的短路电流越来越大,如果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达不到要求,在发生接地短路时就会把接地线烧断,危及人员、设备和电网安全。文章通过对黄龙滩水力发电厂110kV开关站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校核,及时了解接地引下线热容量情况,确保开关站内电气设备和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潘硕 《电子测量技术》2019,42(21):57-60
为了提高非金属材料接地网的电气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导电基体材料接地的网地电位短路电流分流方法。采用ATP-EMTP软件来完成系统的仿真分析,可以计算得到站内与站外不对称短路条件下形成的短路电流。当地电位隔离状态及其均压控制措施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可以达到的10kV以上。对于实际暂态变化过程来说,通过计算获得的允许地电位上升幅值比地电位允许上升幅值更小。与不考虑短路电流分布状态相比,加入回流电流与分流电流之后,编织型导电基体接地网提高了52%地电位,接触电位差提高了95%,跨步电位差提高了72%,同时网内电位差提高了2倍以上。随着接地导体材料电阻率的增大,接地参数受到分流电流与回流电流的影响程度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0.
接地网改造中的几个问题漳州电业局胡少中随着我省电力系统容量的日益增大,其短路电流也不断增加,加上地网的腐蚀,旧地网已不能满足短路电流热稳定的要求,有必要对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接地网进行改造。在对接地网的改造中,应注意如下问题。1合理选择戳面1.1接地引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