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锑复杂金精矿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选减量、碱浸除锑的联合流程综合处理甘肃某含锑金精矿,锑得以回收的同时还将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了8.76%。实验中研发了一种可活化细粒级硫、锑的新型浮选药剂C-01,在浮选过程中能够提高硫和锑的回收率。结果表明,浮选时用硫酸将pH调至6-7、C-01用量为500g/t、硝酸铅用量为200g/t、异戊钠黄药用量为300g/t、2号油用量为50g/t时,硫锑的回收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0.25%、88.06%。锑浸出实验表明,硫化钠用量为110g/L、氢氧化钠用量为20g/L、浸出液固比为1.9:1、浸出温度为30℃、浸出时间为90min、搅拌速度在400 r/min时,锑的浸出率可达到99.4%。  相似文献   

2.
汪家寨选煤厂煤泥含量大、灰分较高,在-0.5mm粒级煤泥混合浮选工艺中出现了跑粗或细泥夹带现象。为了充分回收煤泥中的可燃体,利用煤泥筛分、浮沉试验及分步释放试验对该厂的煤泥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对煤泥混合浮选、分级浮选与二次浮选3种流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浮选工艺最适宜该厂的煤泥浮选,可有效降低高灰细泥对精煤的影响,降低浮精灰分;该厂最佳浮选条件为煤泥入浮浓度为80g/L、煤油耗量为240g/t、2号油耗量为120g/t,浮选完善指标为45.63,浮选精煤产率为69.93%,灰分为11.88%,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2号油耗量>煤泥入浮浓度>煤油耗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临沂某铁矿普通铁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确定该铁矿石的含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是矿石中主要回收矿物,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针对该普通铁精矿在磨矿-弱磁-精选、预先抛尾—精矿再磨—磁选—精选、预先抛尾—阶段磨矿阶段选别、预先抛尾—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反浮选流程的探索试验研究基础上,对预先抛尾—一段磨矿—弱磁—精选—二段磨矿—精选—反浮选的选别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43 mm/98.68%、二段磨矿细度为-0.030 mm/92.05%、捕收剂YS-3用量为200 g/t的条件下,可获得品位71.88%、酸不溶物0.19%、二氧化硅0.30%的超级铁精粉。  相似文献   

4.
低品位的金矿氰渣经过氯化挥发系统产生高温烟气冷凝后形成高金的酸性金泥,加入保护碱调节pH之后,一般直接进入氰化浸出回收金,氰化法回收金泥中的金存在着回收率偏低、药剂消耗大、金柜滤布堵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氯化法浸出金泥,即在盐酸介质中加入氯化钠作氧化剂,并研究了盐酸浓度、氯酸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经氯化浸出、浸出液铁粉置换、尾渣二次氯化挥发工序可以有效回收了金泥中的金。在液固比为2︰1,盐酸浓度为15%,氯酸钠用量为60 kg/t,浸出温度为20℃,浸出时间为4 h时,金的浸出率达到92%以上,与之对比的氰化平均浸出率为89.37%,与氰化法相比浸出率提高了3%~5%,浸出时间由24 h缩短为4 h;铁粉置换氯化浸出液中金、铜的置换率分别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5.
选择6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种猪144头,按体重接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 L-肉碱100g/t、基础饲粮 半胱胺75g/t、基础饲粮 L-肉碱100g/t 半胱胺75g/t,饲养试验38天,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6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半胱胺75g/t和半胱胺75g/t L-肉碱100g/t可使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83%(P<0.05)和8.55%(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8.43%(P<0.05)和8.05%(P<0.05)。添加L-肉碱100g/t、半胱胺75g/t和L-肉碱100g/t 半胱胺75g/t可使肥育猪脂肪率分别下降11.81%(P<0.05)、9.81%(P<0.05)和17.05%(P<0.05),瘦肉率分别提高5.34%(P<0.05)、5.20%(P<0.05)和6.11%(P<0.05),眼肌面积分别提高7.41%(P<0.05)、5.44%(P>0.05)和9.49%(P<0.05),肩部背膘厚分别降低12.50%(P<0.05)、5.45%(P>0.05)和14.10%(P<0.05),最后肋骨处背膘厚分别下降24.86%(P<0.05)、7.57%(P>0.05)和27.03%(P<0.05)。添加L-肉碱对猪肉滴水损失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改善肉色,添加半胱胺对肉质无明显影响,两者同时添加可使滴水损失下降16.08%(P<0.05)。添加半胱胺和L-肉碱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K肥用量和配比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了辣椒获得最高产量时N的用量为342.5kg/hm2,P2O5用量为112.5kg/hm2,K2O用量为175kg/hm2,此时辣椒产量为23.55t/hm2;试验土壤栽培辣椒适宜的NPK肥用量配比应为N∶P2O5∶K2O=1∶0.33∶0.51。  相似文献   

7.
招金北疆矿石中金的嵌布粒度以显微和次显微呈现,同时含砷含碳含自然金,属难处理矿种。原来的浮选工艺效果不好,本研究在原浮选工艺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良,对影响回收率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地研究。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试验研究表明,在p H为6.5的情况下,采用一优一粗一精三扫一重的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矿物的分选能力,获得金精矿中金的品位达到43.00 g/t,精矿回收率达到91.88%。相比原来的工艺,金得到更好的回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浮选自动化系统中 ,为保证浮选药剂的准确添加 ,药剂流量的测量非常关键。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容式微差压变送器测量微小流量的装置及其工作原理、药剂测量管路的设计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采用先活化剂浸泡活化在干燥热解炭化的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含炭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泥在活化温度为450℃、ZnCl2药剂和干泥质量比为0.7∶1、活化时间为1.5h、锯末添加剂投加量为2%的条件下,制得的含炭吸附剂碘值在510mg/g以上,收率>60%,比表面积>390m2/g。由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孔径分布以微孔和中孔为主。  相似文献   

10.
浮选过程有严重的非线性、强耦合性等问题,目前仍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浮选状态;通过研究赤铁矿阳离子反浮选控制工艺过程,提出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泡沫图像纹理特征参数,采用粗糙集和LVQ神经网络理论建立控制药剂加入量的数学模型;经过现场应用与仿真对比,基于图像处理的控制模型可以满足浮选控制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浮选过程的自动控制问题,为最终建立可以应用于企业生产的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采用粗糙集并基于LVQ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药剂添加量控制模型,基于图像处理的控制模型识别准确度在正常状态下能达到83.3%的准确率,可以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许多液位检测仪器都不能正确测量浮选机内浆体的液位这一问题,研制了浮选浆位仪,它采用导电率法,根据煤浆、矿化泡沫层和空气的导电率不同,得到了三种介质的相界面,从而求得浮选煤浆的液面和泡沫层的厚度。基于浮选浆位仪设计的浮选测控系统,实现了浮选过程的优化控制,通过在淮北选煤厂的现场使用表明,浮选浆位仪能适应浮选生产环境,并能有效地测量浮选机内的浆位;同时浮选控制系统根据其测量结果,对浮选过程进行反馈控制;使浮选生产获得了较高的精煤产率,并降低了浮选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矿物浮选过程泡沫大小分布随着药剂量的改变而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泡沫大小动态分布特征的具有自学习功能的浮选生产过程加药量健康状态统计模式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泡沫图像分割、气泡尺寸分布核密度估计获得浮选气泡大小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采用无监督的最远邻聚类方法获得典型药剂量添加状态下的气泡尺寸统计分布特征集;然后,采用简单的贝叶斯推理方法获得测试时间段对应的药剂添加健康状态分析识别结果,并根据浮选生产工况状态的动态变化对各典型药剂状态下的气泡大小统计分布特征集进行在线学习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实时获取泡沫尺寸分布的动态变化,实现浮选药剂操作健康状态的自动识别与评价,为进一步实现浮选生产过程的加药量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使中国汽油达到欧V汽油的含硫标准,研究蒸馏脱硫工艺的可行性有实际意义。以甲基叔丁基硫醚为关键含硫组分,使用Aspen Hysys v 7.0模拟其与MTBE分离过程。按MTBE单塔蒸馏、双塔能量集成蒸馏和与分馏塔能量集成3种方案脱除硫化物,进料硫化物含量100μg/g的条件下,塔顶MTBE含硫化合物1μg/g,3种方案吨产品蒸汽消耗分别为0.233t、0.13t和0.08t。MTBE中含硫化合物与MTBE容易分离,简单精馏可以实现深度脱硫。双塔能量集成方案比单塔直接分离方案节水50%,节约蒸汽45%。MTBE脱硫塔与MTBE分馏塔或催化蒸馏塔进行能量集成,不增加冷却水,蒸汽消耗每吨MTBE增加小于0.1t。辅助塔可以使硫化物浓缩到99%(m/m),MTBE含硫化物30μg/g,可以混兑低硫产品中或循环回分离系统,MTBE几乎无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煤泥浮选过程依靠工人肉眼识别泡沫特征来调节药剂用量,造成药剂浪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提出一种MRMR和SSGMM联合分类模型的药况图像识别方法.针对泡沫图像的形态、纹理、颜色特征与泡沫类别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将精煤灰分作为泡沫的类别信息,利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筛选最优特征;针对传统的高斯混合模型(GMM)在聚类时,存在结果需人为判断实现分类的问题,通过引入少量已知加药状况下的泡沫图像特征样本对其改进,构建半监督高斯混合模型(SSGMM)泡沫图像聚类器.将优选的且具有少量先验标签信息的多维泡沫图像特征融合到SSGMM聚类模型中,利用少量的标记样本引导聚类,并将其标签信息映射给聚类结果实现自动分类.实验表明,这种联合分类模型提高了泡沫识别的准确性,为药剂用量的准确控制与精煤产品质量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锌元素在水稻主产区的应用效果,掌握适宜的微量元素施用量,2013年进行了水稻锌肥用量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土壤、品种及肥料试验于2013年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农科所试验田进行。试验地块选择当地中、低等肥力土壤、没有施用过含锌肥料的缺锌土壤,设在农科所试验田3号,土壤为壤性潮盐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22.0 g/kg,全氮含量1.45 g/kg,碱解氮含量118 mg/kg,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预测模型的浮选过程pH值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浆pH值是泡沫浮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被控量.目前,多数选厂的矿浆pH值控制基本是依靠现场工人定期对矿浆样本进行pH值测量,凭主观经验对pH调整剂进行调整.由于操作工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影响以及矿浆样本pH值测量与药剂调整间存在的较长的时间滞后,矿浆pH值波动频繁,很难使矿物浮选保持在一个稳定最优生产状态下运行.为了使矿浆pH值保持在一个期望的生产状态,基于浮选泡沫表面视觉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矿浆pH值控制方法,分别采用基于泡沫视觉信息的自适应遗传混合神经网络AG-HNN和自适应遗传PID(AG-PID)控制方法建立了矿浆pH值预测模型和pH值控制模型,基于所建立预测和控制模型对浮选药剂用量进行调整,解决了浮选矿浆pH值波动问题.工业浮选现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矿浆pH值保持在一个期望的范围内,有效提高浮选性能.  相似文献   

17.
毛冬梅 《工矿自动化》2013,39(5):103-105
针对大屯选煤厂浮选系统因采用人工调节方式而存在浮选效果差、药剂含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浮选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主要介绍了系统中浮选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和絮凝剂自动添加系统2个部分的实现。实践表明,改造后的浮选自动控制系统减少了吨煤消耗的浮选药剂量,提高了浮选尾矿的灰分和浮选精煤回收率,并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江苏淮北地区不同钾肥用量对优质面包专用型小麦苏徐1号产量的影响,同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苏徐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钾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增加产量8.3%~13 7%,适宜的钾肥用量为90~135kgK2O/hm2,最佳经济钾肥施用量为135.6kgK2O/hm2,其产量为5056.1kg/hm2,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提高苏徐1号的商品品质,在长期不施有机肥(厩肥)的情况下,增施钾肥可改善面粉的加工品质,提高其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有机肥是以土粪形式投入农田的。通过 3年 10 0多个试验研究表明 ,土粪平均含有机质 2 6.3 g/kg、碱解氮 15 8.4mg/kg、有效磷 89.3mg/kg、有效钾 2 2 2 7.6mg/kg。生产上一般施入量为 75t/hm2 。单施平均增产 2 0 .5 % ,与氮素配施平均增产 12 .4% ,与磷素化肥配施平均增产 2 5 .4% ,在氮磷化肥基础上平均增产 4.6%。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表现为正交互效应 ,与磷素化肥配施当季交互效应不稳定 ,且较小 ,与氮磷化肥配施表现为负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0.
提出定压箱—电磁阀方式控制浮选药剂流量的方法,介绍由C200H的多点I/O模块及其它模块实现的软、硬件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