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横机上绞花织物的编织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普通和电脑横机上编织绞花织物时,减少破洞现象较有效的几种方法,可供羊毛衫企业生产绞花织物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普通针织技术在编织绞花组织时,是将相对应的每组线圈根据绞花宽度交叉移圈,放置到相反的位置上进行编织,由于不断地将线圈移圈来编织绞花组织,则将在编织的横列上产生很大的张力,为了降低这个张力,需要在一定宽度上对编织的整片绞花织物进行脱圈处理,因而增加了线圈的长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使线圈长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从而使绞花组织部分与编织设备的隔距不再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拆行编织是把需要互换位置的线圈拆分在不同的编织横列上,通过线圈移位,实现绞花组织花型效果的一种编织方法,尤其在织物线圈紧、密度大时适用。现以2×2绞花组织拆行编织为例,给出拆行编织的概念,详细说明2×2绞花组织拆行编织的过程,并对拆行编织与普通(传统)编织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给纺织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考古发现宋代的绞经花纱类丝织品文物实物分析,按照织物组织结构对其进行分类,结合《耕织图》中的织机图像推断宋代绞经花纱由装有对偶式绞综装置的束综提花机织制,进而推断生产绞经花纱的具体织造工艺。对比宋今生产绞纱织物的织机机构,根据现代纱罗提花织机工作原理绘制宋代绞经花纱的上机图。将上机图分为组织图、绞综穿综及绞经所穿平综图、地经所穿平综图、绞综纹板及绞经所穿平综纹板图、地经所穿平综纹板图5个部分,并设计矩阵形式表达,建立起5个矩阵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古代绞经织物与现代织机及CAD配合系统设计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熊秋元 《毛纺科技》2020,48(1):38-42
借鉴传统木雕的雕刻手法以及棒针编织手法,结合绞花、阿兰花、提花、浮线、正反线圈的肌理效果,分析电脑横机绞花编织原理,采用国产电脑横机,结合毛衫工艺设计软件及横编组织设计原则,对绞花组织制版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及工艺研究,开发出门窗木雕装饰纹样、十字交错纹样、蜂巢装饰纹样、蕾丝纹样等多种肌理风格绞花复合织物;阐述了绞花蜂巢组合纹样编织的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该设计方法和编织形式可为绞花组织设计拓展新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蔡欣 《丝绸》2016,(2):61-72
绞经织物是一种古老的织物类型,在宋代丝绸中发展定型并广泛流行。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对历史文献和出土实物中的宋代绞经织物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表明:考古发现的宋代绞经织物中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四经绞素织物、二经绞素织物和三经绞提花织物;根据对织物纹样规格的分析,三经绞织物应是由加装绞综的束综提花机织制的;考古发现的大部分绞经织物来自长江以南地区,这与文献中关于土产的记载吻合;对照文献记载可推测,宋代民间根据织物肌理效果更倾向于将二经绞织物称为纱,将三经绞织物和四经绞织物称为罗;宋代纺织界则根据织机和织造工艺将二经绞和三经绞织物称为纱,将四经绞织物称为罗。  相似文献   

7.
《丝绸》2016,(2)
绞经织物是一种古老的织物类型,在宋代丝绸中发展定型并广泛流行。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对历史文献和出土实物中的宋代绞经织物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表明:考古发现的宋代绞经织物中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四经绞素织物、二经绞素织物和三经绞提花织物;根据对织物纹样规格的分析,三经绞织物应是由加装绞综的束综提花机织制的;考古发现的大部分绞经织物来自长江以南地区,这与文献中关于土产的记载吻合;对照文献记载可推测,宋代民间根据织物肌理效果更倾向于将二经绞织物称为纱,将三经绞织物和四经绞织物称为罗;宋代纺织界则根据织机和织造工艺将二经绞和三经绞织物称为纱,将四经绞织物称为罗。  相似文献   

8.
探讨在GA747型剑杆织机上生产花式纱罗织物的技术要点。在织机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安装了第二副织轴轴架、绞综综框和绞经张力控制系统,并制作花筘进行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指出:生产前要正确区分出绞经和地经,正确绘制上机图;生产中要合理调节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的量,以控制释放的绞经纱长度;整经工序绞经与地经必须分别整经,浆纱工序要选用合适的浆料;织造工序车速不宜快,开口时间以早为宜,才能保证花式纱罗织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绞织织物的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绞织织物经向的防滑移性能。绞织织物属于纱罗组织的一种,其经纱之间相互扭绞,形成独特的网眼结构。利用欧拉公式理论计算普通平纹织物与绞织织物的交织阻力,并以此表示纱线的防滑移力,绞织织物的经向防滑移力约为平纹织物的1.5倍;利用电子织物强力仪测试两种织物经向的交织阻力,结果显示绞织织物的经向防滑移力为平纹织物的1.8倍。由此可见,绞织织物比普通的三原组织织物纱线防滑移性能优良,结构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手动横机的编织原理和结构特点,在传统的编织工艺与编织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新的移圈组织的编织方法,从而丰富了挑花组织和绞花组织的编织方法。同时,对新开发的几类挑花织物和绞花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功能对其进行抑菌整理,开发出了具有抑菌功能的移圈新产品,并对其进行抑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抑菌整理后的织物可以达到良好的抑菌效果和耐洗牢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绞织织物是全部采用纱罗组织织造而成的织物。相比较而言,该类织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神秘性。本文介绍了绞织物的结构及性能,对目前几种国内外绞织物织造系统及扭绞过程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概述了绞织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绞织织物是全部采用纱罗组织织造而成的织物。相比较而言,该类织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神秘性。本文介绍了绞织物的结构及性能,对目前几种国内外绞织物织造系统及扭绞过程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概述了绞织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纱罗类面料是我国传统丝绸面料中的代表之一,由地、绞两个系统经线相互扭绞于一组纬线交织而成~([1-2])。罗织物与纱织物统称为纱罗织物。罗类面料是全部或部分采用罗组织,即绞经在每织3梭或3梭以上奇数纬绞转1次的丝织物,根据罗纹排列的现状分为:罗纹呈横条的"横罗",罗纹呈直条的 "直罗";根据是否采用提花工艺分为"素罗"和"花罗"。纱类是在地纹或花纹的全部或一部分有纱孔的花素织物,采用绞纱组织,每织1梭纬线,绞经绞转1次而形成。罗类面料紧密  相似文献   

14.
Dornier公司最近推出的Disc-O-Leno型圆盘绞边装置经过在喷气及剑杆织机上对各种类型织物及应用试验表明,它对生产出的布边质量有显著改善,引起业内人士广泛兴趣,纷纷要求在现有织机上加装这种装置。下面就介绍这种DoSelvedge绞边装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精纺及羊绒织物由于在成衣业内日益广泛采用自动折叠和剪裁设备,人们对织物的布边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满足自动剪裁设备的需要。回折的布边在码起来剪裁时往往造成布料移动,而在自动剪裁的生成中这将导致出现次品衣片。因此,剪裁和缝制部门喜欢带绞边的料子。然而传统绞…  相似文献   

15.
芦山纱织物表面均匀分布稳定清晰的纱孔,呈现若隐若现的亮点而独具特色。文章对芦山纱独特的二绞二罗组织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织物表面的细小纱孔和独特亮点等特征,并基于芦山纱以基础组织为地、罗组织为花的组织特征,进一步采用棉纱作经纬原料,以变化斜纹组织为地组织,三绞三罗组织为提花组织,研制了三绞三罗织物。根据不同经纬线密度的配置试织试样,对其进行织物悬垂性、折皱回复性、拉伸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经纬原料线密度配置与罗组织分布对织物的抗折皱性和拉伸强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花式纱罗织物剖析时,应分析织物的反面,先要区分出绞经和地经,绞经在地经某一侧需要开口的次数多时,起始时该绞经就应该安排在地经的这一侧,然后才能绘出组织图。花式纱罗生产前要安装第二只织轴和绞经张力控制系统。生产中除了要选用合适的浆料,保证浆纱的质量外,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基综1提起时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的量,使其释放出相应长度的绞经纱,满足开清梭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俞忠尧 《丝绸》1995,(8):32-32,50
解决拉缸染色机染色中织物堵塞的办法,主要有适当控制拉缸中的染液量,协调好拉缸中的液泵和导而辊的速率,把握每管容绸量,防止织物进缺时缠绞等。文中介绍了正确的操作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4种采用双针床电脑横编机编织绞花组织的方法,包括直接绞花、拆分绞花、过渡绞花和摇床绞花方法。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成圈结构与编织形式,分别绘制4种绞花方法的线圈结构、编织工艺和编织意匠图,论述绞花组织的编织方法,并采用100%羊绒纱线在岛精SES122-S型双针床电脑横编机上实现不同针数绞花组织的编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这4种绞花组织编织方法,可实现毛衫产品中不同针数绞花的编织设计。  相似文献   

19.
升降式多梭箱引纬过程会造成管状织物折边处纬纱间的起绞现象,破坏织物结构的均匀性.通过分析起绞原因,提出梭箱中纬纱间的相对位置与织物中纬纱间的相对位置应始终保持一致的观点,以解决多梭箱侧折边处的起绞现象.  相似文献   

20.
纱类织物一般采用单造单把吊,二花尼龙窗帘纱因花幅大纹针数受限,为适应织造上的需要,所以采用单造双把吊。双把吊在装造时有上双把吊,下双把吊之分。在绞纱组织上究竟使用那种为好,现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组织:地部一绞一亮地纱,花部单经单纬平纹。见图1。A为部分纹针,其中奇数纵格为绞经(后综针),偶数纵格为地经(地综针)“(?)”表示平纹花,“(?)”表示后综针提升点。因为是一绞一,故绞针纵格数仅为纹针数的1/2。见图1 B、C为意匠画法示意;D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