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流密度对AZ31B镁合金阳极氧化及膜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KOH-Na2SiO3-Na2B4O7-Na2CO3环保型电解液体系,研究了电流密度对AZ 31B铁合金阳极氧化过程、氧化膜微观形貌、膜层厚度、氧化膜耐蚀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电流阳极氧化过程中,根据电压-时间曲线,阳极氧化过程可分为电压快速升高阶段、电压缓慢升高阶段、电压相对稳定阶段.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压-时间曲线的斜率增大,电压明显增大,点火时间缩短,但对击穿电压影响不大;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膜层致密性、厚度、耐蚀性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电流密度为1.5 A/dm2时,阳极氧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液体金属在NaOH溶液中所处的环境介质,利用石墨电极对其施加电场,研究了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界面电化学反应、氧化膜的产生、溶液中电润湿等动态过程。实验发现Wood合金液滴在阳极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膜会迅速减小表面张力并发生铺展,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会使带氧化膜的金属在3 s内恢复到原状,电毛细作用力使氧化膜破裂,各氧化物与NaOH反应产生Sn(OH)_6~(2-)、SnO_3~(2-)、SnO_2~(2-)、PbO_3~(2-)、Cd(OH)_4~(2-)使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溶液中生成Bi2O3-Bi(OH)3白色共聚物。薄膜电介质层润湿和溶液中电润湿机理在本质上相同,表面张力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并发生明显的电润湿铺展过程,但由于金属液滴通过电化学反应所能吸附的OH-数量有限,润湿角存在饱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 Na_2CO_3-FeSO_4体系形成的 Fe(OH)_2、FeCO_3悬浮液中鼓入空气氧化合成均匀纺锤形α-FeOOH 微晶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反应悬浮液浓度较高时,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曲线呈“S”形;反应悬浮液浓度较低时,动力学曲线呈抛物线型。提出α-FeOOH 相的成核—生长相变的总速率可近似用氧化反应速率表示的观点,并据此按-lnln(1-X)~lnt 作图,将α-FeOOH 相形成过程分为成核—生长的Ⅰ阶段和晶粒生长的Ⅱ阶段。指出气、液、固界面的 Fe~(2+)的界面氧化反应是α-FeOOH 淀析过程的控制步聚。成核—生长Ⅰ阶段的 Avrami 数增大,制得微晶轴比增大,并从纺锤纺形向针形过渡。通过使用似稳定浓度法,确定了晶核生长阶段氧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式,计算了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70kJ·mol~(-1),55kJ·mol~(-1)。  相似文献   

4.
采用恒流和梯度电流两种方式对TC4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微弧氧化液组成和工艺参数为:Na2SiO3 16 g/L,(NaPO3)68 g/L,NaF 2 g/L,频率500 Hz,占空比10%。研究了不同电流模式下电压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变化。对比研究了两种电流模式下所得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厚度、粗糙度、显微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恒流模式下,随电流密度升高,氧化膜层的终止电压、厚度、粗糙度和表面微孔直径增大,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与恒流模式膜层相比,梯度电流模式下所得氧化膜层较厚,粗糙度较低,硬度高,表面微孔直径较小。较适宜的恒流电流密度和梯度电流密度分别为10 A/dm2和15–5 A/dm2,而后者所得膜层的综合性能优于前者所得膜层。  相似文献   

5.
采用方波伏安法(SWV)和Tafel曲线研究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钠、氨、铜离子、Cu(NH_3)_4~(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代硫酸钠浓度的增加,铜离子还原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当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10mol·L~(-1)时,铜离子还原峰电流最大;氨浓度为0.3 mol·L~(-1)时有利于金的浸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铜离子浓度对金的浸出有利;当Cu(NH_3)_4~(2+)浓度为1.25mmol·L~(-1)时,硫代硫酸钠还原峰电流趋于稳定,表明铜与氨络合后形成的Cu(NH_3)_4~(2+)对硫代硫酸钠还原峰电流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场瞬,,县,,,,澳,旗哪浮外易哪,,,,,粤,,佛容县粤县血请迅速回唇卞细向题(填空) (1)凡能使_通过的物休,通常称之殉导体。 (2)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_的现象称之为极化。 (3)阴极极化是明极电位向_方向偏移的现象。 (4)在指定电流密度下,j电极电位与平衡电位之差,称为_。 (5)在电镀过程中,溶液导电是由于—运动的结果。 (6)电解液在直流电作用下被分解的过程叫_。 (7)电解时,阴级上析出的金属量与通过电极_有关。 (容)电解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溶液币_数量的多少和_运动速度的快慢。 (9)通常讲的析出电位是指阴极能_金属(或其它物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在40℃用空气氧化Fe(OH)_2悬浮液生成α-FeOOH的过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α-FeOOH样品的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峰及电子显微镜照片,估算出颗粒尺寸;氧化过程中粒子的生长速度随最初悬浮液中Fe(OH)_2和过量NaOH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在有NH_4~+离子存在的中性悬浮液中,生长速度则随Fe(OH)_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粒子形状和尺寸分布狭窄的α-FeOOH,通过热处理制成针状Fe_3O_4,或γ-Fe_2O_3样品,并在室温下测试其磁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卤化银乳剂层在交变电场中显示出介电色散现象(Maxwell-Wagner效应),即在交变电场的频率f不同时,卤化银乳剂层的介电损耗ε″也不相同。根据ε″~1f,曲线可以计算卤化银微晶体的离子电导σ_2。我们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明胶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ε′_1,同一明胶在不同频率和真空度下所显示的ε′_1也有差别。含湿量的增大使乳剂的ε″_(max),ε′_(max)和ε_∞的数值增大,使ε″~1gf曲线的低频端提高,使f_(max)向低频偏移。通过抽气严格控制样品含湿量是得到准确的σ_2的关键。此外,我们还考察了乳剂层的层数和电极的尺寸对f_(max)和σ_2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脉冲硬质阳极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是在硫酸加草酸的电解液中,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直流叠加方波脉冲电流对Ly—11铝合金进行了硬质阳极氧化。获得的阳极化膜的硬度及耐击穿电压明显高于直流阳极化膜。膜层均匀性好,并可减少用于冷却电解液所消耗的能源。铝合金的硬质阳极氧化膜具和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弹性,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良好的绝热性,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等。但是,要获得较厚的硬质阳极氧化膜需要在低温(-10~+10℃)下进行,同时需要较高的电压(60~100V),能源消耗大。随着铝合金中合金元素(特别是铜)含量的增加,阳极氧化膜的性能下降。采用交直流叠加进行阳极氧化对含铜铝合金的氧化膜的性能稍有提高。近年来脉冲技术在电镀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国外也开展了铝合金脉冲阳极氧化的研究。早在1961年Mu rphy和Michelson提出了铝在酸性电解液中阳极氧化时电流密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称之为电流恢复效应。即在酸性溶液中阳极化时,在电压E_1下开始电流下降,经过很短时间后电流上升到一稳定值i,(见图1),当电压由E_1急降到E_2时,电流立即降到—很小值,然后逐渐上升 (c→d)到—稳定值i_2现E_2相对应。采用此法可以防止阳极化膜的烧焦与粉化现象。图1.再生效应(六角形表示孔隙大小) 利用这一特性,横山和雄等采用脉冲电流进行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了在硫酸+草酸电解液中进行脉冲阳极氧化的工艺条件及所得到的阳极化膜的厚度、显微硬度、耐击穿电压等性能。  相似文献   

10.
吸附-脱附作用是影响和控制砷迁移释放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然而对砷在金属氧化物胶体上的吸附还缺乏系统研究。膜渗透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砷在纳米级胶体颗粒上的吸附-脱附过程。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Fe(OH)_3、Al(OH)_3和Mn(OH)_2胶体直径分别为112、681和402 nm,Zeta电位分别为+41、+9.5和+1.4 mV。砷在Fe(OH)_3、Al(OH)_3和Mn(OH)_2胶体上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砷吸附速率分别为1.06、1.38、3.17 g/(mg·h),这说明吸附速率与胶体粒径和表面电荷有关,粒径较小导致胶体表面电荷较大,使得砷在胶体上吸附速率常数较小。砷在铁、铝、锰水合氧化物胶体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Fe(OH)_3胶体对砷的吸附能常数n为1.43(1),属于强吸附,而Al(OH)_3和Mn(OH)_2胶体对砷的吸附能常数n分别为0.22和0.40(1),属于弱吸附。  相似文献   

11.
在K_2ZrF_6–Na_2SiO_3–(NaPO_3)_6电解液中研究了电压(420~510 V)对TC4合金表面微弧氧化(MAO)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拉伸试验机表征了膜层的微观形貌、相组织、元素组成和结合强度,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了它们的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升高,膜层厚度、粗糙度和结合强度均增大;膜层的主要相组成为TiO_2,Si、Zr、P元素分别以SiO_2、ZrO_2、NaH_2PO_4与Na_4P-2O_7的形式存在。膜层的红外发射率随电压增大而先升高后降低,在电压为480 V时达到最大值0.87,比420 V下所得膜层的红外发射率提高了7.4%。  相似文献   

12.
将纯度在99%以上的铝板(或粉末)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用碱液、酸液或机械法除去),然后在板的表面涂一层水银,或真空镀一层水银膜,再放入有氧化气氛的水中,使其氧化,在水银中作为汞齐的铝和水接触,反应生成A1_2O_3和H_2,或用气体氧和铝反应生成A1_2O_3,可以得到一微米左右的微细氧化铝。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介电损耗法测定了(NH_4)_2IrCl_6和(NH_4)_3IrCl_6在不同加入量(10~(-8)~10~(-3)M/MAgX)时对物理成熟后的AgCl(Br、I)乳剂的离子电导的影响。随着铱盐加入量的不断增大,介电吸收峰f_(max)不断向低频方向偏移。当掺杂量达到10~(-3)M/MAgX时,吸收峰明显变宽。(NH_4)_2IrCl_6和(NH_4)_3IrCl_6的加入量相同时,这两种铱盐所导致的f_(max)的偏移也相近。 铱盐对于调变已经物理成熟的AgCl(Br,I)乳剂的离子电导率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用BF_3·O(C_4H_9)_2代替BF_3·O(C_2H_9)_2作催化剂组份[Al(i-Bu)_3和Ni(naph)_2不变]合成顺丁橡胶的优越性已有报导。为了提供适宜的催化剂配方和控制手段,我们在40立升三釜连续聚合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BF_3·O(C_4H_9)_2后,催化剂配比和工艺条件对  相似文献   

15.
由于阳极氧化膜是电阻很大的膜,所以电流通过阳极氧化膜时则发生焦耳热(Q).Q以(1)式表示?式中V-电压,I-电流,R-电阻.由(1)式可知,在氧化电解时,若电流相同,施加的槽电压高时,发热量多.而且当阳极氧化膜电阻一定时,用2安培和4安培电流,其发热量的比为1:4.阳极氧化电解时,由于产生焦耳热使槽温升高,故要在阳极氧化电解时冷却电解液,以保持一定的温度,关于温度,首先必须注意的是阻挡层表面的温  相似文献   

16.
正在水溶液中,Fe~(3+)可把I~-氧化成I_2,但I_2又可把铁(Ⅱ)氰配离子Fe(CN)_6~(4-)氧化成铁(Ⅲ)氰配离子Fe(CN)_6~(3-);同样地,Co~(3+)可把H_2O氧化成O_2,但O_2又可把钴(Ⅱ)氨配离子[Co(NH_3)_6~(2+)]氧化成钴(Ⅲ)氨配离子[Co(NH_3)_6~(3+)];对于钴氰配离子,甚至氧化性极弱的H_2O也可把钴(Ⅱ)氰配离子[Co(CN)_6~(4-)]氧化成钴(Ⅲ)氰配离子[Co(CN)_6~(3-)]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不良铜镀层在KBrO_3作氧化剂的氯溶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退除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溶液组成简单,操作容易,退除效率高(静置退除最高达45μ/cm~2h),成本低(溶解每克铜为0.036元),退除液再生和铜的回收容易。选定最佳工艺条件为:KBrO_3、25-35g/L,NH_3·H_2O(浓)180-250mL/L,NH_4Cl60-100g/L,室温(15-35℃)。铜在该退除液中的溶解过程可以认为分如下三步进行:1)铜被氧化为Cu~I,2)Cu~I或CuO与NH_3作用,形成可溶性无色络合物[Cu(NH_3)_2]~+;3)[Cu(NH_3)_2]~+或Cu~I进一步氧化,生成[Cu(HN_3)_4]~(2+)。此外,本文探讨了这一方法的机理、NH_3与NH_4Cl对铜溶解的作用、溶解反应的热效应与铜溶解时的pH变化。通过实验证明此退铜液对钢铁制品基体无影响,退镀的基体可直接重新复镀而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共沉淀法在不同搅拌速度下制备了相同Mo/Fe原子比的甲醇氧化制甲醛催化剂,采用SEM、XRD和拉曼光谱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微反上评价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催化活性增强,甲醛收率由600 r·min~(-1)时的73.8%增加到10000 r·min-1时的95.7%(280℃)。此外,催化剂由片状的MoO_3和颗粒状的Fe_2(MoO_4)_3两部分组成,游离的片状MoO3无明显催化活性,只有与Fe2(Mo O4)3结合时才具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一、电极极化与极化曲线 1.平衡电极电位: 将金属(电极)浸入该金属的盐类溶液中时,它就具有一定的电极电位,由于此时电极处于平衡状态(即电极上某物质的氧化反应速度与该物质氧化后产物的还原速度相等),故特称此时的电极电位为“平衡电极电位”,一般简写为φ_平。平衡电位是一个热力学函数,它是一个相对值。一定要牢记的是此时电极上没有任何外电流通过。 2.电极的极化:  相似文献   

20.
一、电流恢复现象铝在诸如硫酸、草酸、铬酸等这样一些酸性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表面能够形成多孔阳极氧化膜。如果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将槽电压从原来的E_1迅速降低到E_2,这时,阳极电流便会跌到接近于零,需要经过若干时间才能恢复到新的平衡值,这种现象称之为电流恢复现象。在电流恢复现象中,阳极电流从零到达与电压E_2相对应的平衡值所需要的时间称做恢复时间,通常用tr来表示。tr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与电压变化、变化速率以及电解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