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动态硫化法制备SBR/PP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在双辊开炼机上制备SBR/PP共混物,并研究不同硫化体系、共混比、混炼时间、炭黑用量、环烷油用量和流动助剂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低结晶度且熔融指数小的PP与SBR共混,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橡塑比为70/30 ̄60/40,共混时间为9min时,共混物综合力学性能较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炭黑用量增大,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硬度增大而扯断伸长率降低;环烷油、流动助剂用量  相似文献   

2.
以丁苯橡胶为基体,通过机械共混方式加入SBS,制备了 SBS/SBR可溶解共混胶,研究了 SBS用量对共混胶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S用量为10份时,共混胶交联密度最高,硫化效果最好,硫化胶拉伸强度达到17.45 MPa(最高值),拉断伸长率达到449.64%,Shore A硬度为65;与纯SBR硫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PP/POE/胶粉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两种软化剂(环烷油和石蜡油)对体系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烷油和石蜡油能有效改善体系的加工流动性.降低硬度;随软化剂用量的增加.体系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含环烷油的体系力学性能保持率好于含石蜡油的体系;采用15份环烷油,体系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软化剂、填料和聚合物与SBS嵌段共聚物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各类添加剂对SBS共混物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含有不同添加剂的SBS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SBS中加入软化剂环烷油、填料白炭黑等,能得到良好的共混改性效果。环烷油能明显地改善SBS共混物的流动性,白炭黑可以提高SBS共混物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陶土和轻质CaCO_3作填料可以降低成本,便于加工,聚苯乙烯的加入能提高SBS共混物的硬度。SBS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谱中,PS峰移向低温区,PB峰移向高温区,这是多补添加剂产生协同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晏才圣  罗权焜 《橡胶工业》2003,50(6):325-328
研究了IIR/CIIR井用比、补强剂品种和用量以及软化剂对IIR/CIIR共混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IIR/CIIR井用比对共混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当IIR/CIIR的井用比为80/20时,综合力学性能比较好;炭黑品种和用量对共混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粒子炭黑使共混硫化胶的损耗因子tanδ峰值增大,随炭黑用量增大,tanδ峰值显著威小;软化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共混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高SBR/PP热塑性弹性体流动性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革  李良  谢雁 《弹性体》2000,10(3):11-14
研究了硫化体系、填充体系对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SBR/PP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及对共混物流变性能的测试,考察了添加助剂对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硫磺硫化体系、由白炭黑进行填充,各种添加助荆用量分别为:环烷油:10份;聚乙烯蜡:4份;硬脂酸锌:3份时,共混物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贮存稳定的SBS/PE共混物改性沥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SBS/PE熔融共混物改性的沥青和直接添加SBS及PE所得改性沥青的高温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前者的高温贮存稳定性明显优于后者,可能是由于熔融共混过程中生成了SBS-g-PE,改善了SBS与PE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改性沥青的高温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BR/SBS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BR/SBS共混比对力学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表征了其亚微观形态结构和动态性能与温度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BR用量少于30份时,共混胶具有较好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配方和共混方法对EPDM/PP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混炼方式,软化剂和补强剂的用量对动态硫化EPDM/PP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出,树脂硫化体系综合性能最好;加工方式以二步混炼效果较好。采用树脂硫化体系,环烷油和白炭黑用量分别为40份和10份时,经一步混炼制出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7.69MPa,扯断伸长率为260%,撕裂强度为41.69kN/m,屈挠大于10万次,硬度为(邵尔A)85度,加工流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硫化体系对NBR/氯化聚醚(PCMO)共混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硫高促硫化体系共混物硫化胶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较好,复合硫化体系共混物硫化胶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最佳;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硫化剂DCP用量为3.5份,甲基丙烯酸锌[Zn(MMA)2]/DCP硫化体系中Zn(MMA)2用量为10份、硫化剂DCP用量为  相似文献   

11.
仿藤塑料扁丝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态硫化法研究了EPDM/PE有机过氧化物交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交联体系制得的EPDM/PE共混硫化胶已具备了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用其制备的仿藤塑料扁丝基本上能够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炭黑对IIR/CIIR共混硫化胶压缩弹性模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IIR/CIIR不同并用比和不同炭黑和用量以及软化剂品种和用量对IIR/CIIR共混硫化胶压缩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IIR/CIIR并用比为80/20,N220炭黑用量为80份时共混硫化胶有良好的压缩弹性模量,软化剂的加入会降低共混硫化胶的压缩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环保促进剂Vulcofac ACT 55与硫化剂Diak No 1组成硫化体系,研究了Vulcofac ACT 55用量对丙烯酸酯橡胶/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Vulcofac ACT 55用量的增加,共混胶的交联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焦烧时间逐渐缩短,硫化反应速率则逐渐增大;共混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ASTM No 1标准油性能和热稳定性先得到改善后又变差。差示扫描量热研究结果显示,Vulcofac ACT 55用量为2份(质量,下同)时共混硫化胶的耐IRM 903标准油性能最差、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动态热机械分析结果显示,Vulcofac ACT 55用量超过2份后共混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而用量不同共混硫化胶处于高弹态时的储能模量相近。  相似文献   

14.
贮存稳定的LDPE/SBS共混物改性沥青的动态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应变控制流变仪对LDPE/SBS共混物改性沥青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剂及其用量,LDPE/SBS共混物用量等对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SBS共混物的加入提高了原始沥青的高温模量,同时降低了其损耗角正切值,并且随着共混物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高温性能也随之提高,温度敏感性也显著减弱。反应剂的加入使得沥青高温性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改善程度随反应剂用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偶联剂Si 69对NR/BR/NBR共混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偶联剂Si 69对NR/BR/NBR共混胶体系的硫化特性、交联密度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Si 69在共混硫化胶中可以起到提高聚合物与填料间的相互作用和交联密度的作用,它在白炭黑增强硫化胶中对性能的改善比在炭黑增强硫化胶中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SIS/SBS/PP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苗青  陈桂兰 《塑料工业》2006,34(Z1):124-126
研究了新型聚丙烯(PP)合金材料的配方、制备、工艺及性能。分别讨论了不同用量的三元乙丙橡胶 (EPDM)、苯乙烯与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IS)及苯乙烯与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与PP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共混体系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S为PP较好的增韧剂,PP/SIS/SBS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EPDM改性PP,共混改性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等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熔融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反应温度、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及GIM用量对EPDM-g-GMA/NR动态硫化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静硫化胶相比,动态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8.2%;接枝反应温度8为160℃、DCP用量为0.3份、GMA用量为3 ̄5份时,动态硫化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较好。另外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EPDM上已成功接枝了GMA。  相似文献   

18.
共混硫化杜仲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兆弘  谢伶 《弹性体》1992,2(1):12-17
本文报导了杜仲胶以不同比例分别与天然橡胶及顾丁胶共混的非硫化及硫化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杜仲胶的引入可使两体系的动态力学内耗(tgδ)峰降低,且对顾丁胶体系效果更明垦。与天然橡胶共混,可找到一个临界共混比(1:1),杜仲胶用量在此临界值内,体系的力学性能几乎与纯天然橡胶优良力学性能没有差异,与顺丁胶共混,几乎可全面改进体系硫化前后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稀土顺丁橡胶(Ln-BR)与天然橡胶(NR)以不同比例共混后生胶、混炼胶和硫化胶的性能,并与相同条件下的镍系顺丁橡胶(Ni-BR)/NR共混胶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共混胶随Ln-BR用量的增大,ML^100℃1+4降低,工艺行为良好,硫化胶力学性能、磨耗、湿滑指数和生热值下降,并且Ln-BR/NR硫化胶的抗湿滑性和动态疲劳性均优于Ni-BR/NR硫化胶。  相似文献   

20.
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丁腈(NBR)/酚醛树脂(PF)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NBR中丙烯腈含量、PF品种、橡塑并用比和硫化体系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NBR中丙烯腈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强度有所提高;随PF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耐油性能和老化性能均得到明显提高:硫磺硫化体系可使NBR/PF并用体系硫化胶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