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一 《食品与药品》2006,8(6B):31-31
枸杞是家喻户晓的药食两宜的中药材,从汉朝起就应用于临床,至今2000余年享誉不衰。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就曾盛赞枸杞:“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枸杞全身都是宝。枸杞的叶可用来泡“枸杞茶”,红色的果实“枸杞子”可做菜、煮粥或泡茶;枸杞的根,被称为“地骨皮”,甘寒清润,主入肺肾,兼可凉血,实是一味好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枸杞产量大、种类丰富,有食用之功亦有药用之价值,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枸杞历史悠久,唐宋时期的历史文献中便有关于枸杞的记载,唐代《千金翼方》中载:"枸杞‘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宋代《梦溪笔谈》中载:"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枸杞不仅有药用之效,亦有滋补之功,又被美誉为"红宝",其经济价值日益突显。除此之外,由于枸杞的生物特性,耐高温、耐干旱、耐盐碱,通常被用来改造土壤和绿化荒地,在改善盐碱地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显然,搞好枸杞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枸杞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话说枸杞子     
有诗云:“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录。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枝,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枸杞井诗,其中盛赞枸杞的功效。枸杞子,又名杞子、枸杞果、天精、地仙等,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它从汉代开始起便作为延年益寿的佳品,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药典》明确规定:“宁夏枸杞为惟一入药的枸杞品种。”  相似文献   

4.
李军 《饮食科学》2008,(3):23-23
枸杞子是一种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的保健食品,历代养生家、医学家都很看重枸杞的补养功效。《药性论》言:“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摄生秘剖》载有构圆膏,可“安神养血,益智强筋骨,泽肌肤,驻颜色”,为美容之佳品。我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收载有“枸杞”,并将其列为“上品”。枸杞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据《太平圣惠方》载有“神仙枸杞子酒方”.其配药有枸杞子、生地黄和火麻仁,加黄酒浸渍,主治男子虚瀛,有壮阳的功能.枸杞,夏秋开淡紫色花,浆果卵圆形红色,性味甘、平,温肾阳、补精血、明目.《医宗说约》称“枸杞甘温,固髓添精,明目祛风,种子如神.”《食疗本草》认为枸杞“坚筋耐老,除风,  相似文献   

6.
《美食》2011,(4):27-27
说到护眼的食物,中国人肯定会想到枸杞。《本草纲目》就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枸杞明目虽然好,许多人却用错了方法。很多人喜欢用枸杞泡水、煲汤或煮粥,然后喝水喝汤,却把枸杞跟茶叶或渣滓一起倒掉了。殊不知,这样做根本没法有效吸收枸杞中护眼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7.
赞美香甜可口的香稻粳米,我国古代多有记载。晋代诗人谢灵运《山居赋》有“芯香粳”的诗句;唐代诗人孟郊《城南联句》中有”渐玉炊香粳”的诗句;杜甫诗云:“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  相似文献   

8.
鳜鱼的食疗     
鳜鱼入药,早在唐代《食疗本草》中“补劳,益脾胃”就有的记载。五代《日华本草》又载:“益气,治肠风泻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引录宋代张杲《医说》云:“越州邵氏女,年十八,病劳瘵累年,偶食鳜鱼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乳品行业和夏进乳业的诊断与分析,我们明确夏进必须以“枸杞奶”为尖刀产品,切入“枸杞养生奶”新品类市场,挖掘资源优势,通过品牌营销“插位”,在“红海”中开创“蓝海”,打造以“枸杞蛋白 牛奶蛋白 闪融技术=DPM”为核心卖点的“全家好养生奶”,力做新品类冠军。  相似文献   

10.
醋的食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传醋为造酒时所创制,在《礼记》、《论语》、《周礼》、《楚辞》诸书皆有记载.周朝宫廷设官员“醯人”,掌管用醋之事.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已载作酢之法.北魏《齐民要术》一书中已记载制醋之法达20余种.以后各代都有名醋出现,如唐代“桃花醋”、宋代“莲子醋”、元代“杏  相似文献   

11.
枸杞桑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  周云  徐建伟  王波 《饮料工业》2007,10(10):36-38
桑椹和枸杞均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两用原料,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具有滋阴补血、延年益寿、调节免疫等保健作用。简要介绍了利用桑果和枸杞加工成复合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刘永庆 《四川皮革》2011,(16):52-54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了解到,在大自然中存在一些可自行发光的物质。如早在公元450年,我国《后汉书》中提到所谓的“发光壁”,我国民间流传的“夜明珠”。又例如唐代诗人王翰写的著名《凉州曲》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  相似文献   

13.
茯苓为膳美     
茯苓是一种腐生真菌,多生长在温暖、干燥、向阳山坡的松树下,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有“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淮南子》中亦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2月12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市场监管局披露,由该局、海西州农牧局共同制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柴达木枸杞》青海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标志着中国柴达木枸杞向品牌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柴达木枸杞产业也将成功走向"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文学界自古就有将豆蔻喻为处女之说。唐代诗人杜牧《赠别》诗中有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因此将女子十三、四岁称之谓“豆蔻年华”。  相似文献   

16.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戏题寄汉中王三首》之二)这是曾流寓四川的唐代诗圣杜甫对川酒、川菜发自内心的赞美.四川向称“酒乡”,川酒自古有名.《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条即记有:“江之左岸,有巴  相似文献   

17.
“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塞上江南”宁夏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小区域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全国最优越的自然环境,宁夏的中宁县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优良枸杞生产区。随着消费者对枸杞的了解和认识的加深、国民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枸杞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壮大。由枸杞所引发的社会话题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市场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茶之为饮,始于神农……”(陆羽《茶经》),至今有4700多年,茶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了。据史料记载,饮茶兴盛于唐代,呈现出“滂时侵俗……以为比屋皆饮”之势,自然形成了清雅别致的唐代茶文化。  相似文献   

19.
庄子曾在《逍遥游》中夸张地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古时人们常以“椿年”、“椿令”祝福长寿。唐代钱起的《柏崖老人》诗云“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因椿树长寿,习惯常喻父亲。唐时牟融《送徐浩》诗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来感念双亲年老之意。  相似文献   

20.
“烧尾宴”,是指唐代文人应试及第或官吏升迁时的一种喜庆宴席。 “烧尾宴”有两种,一种是指唐代文人新登第或升迁庆贺宴席。据唐代史学家封演著《封氏见闻记》卷五《烧尾》载:“士子初登荣进及升迁时,亲朋同僚前来祝贺。主人设酒宴盛情款待,并伴以歌舞欢宴同乐,称为‘烧尾’。一说是谓老虎变人,尾巴变不了,须烧尾焚除,才能真正变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