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蠕虫的传播对互联网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接种疫苗是蠕虫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网络蠕虫防御系统,通过Agent互相协作共同抵御网络蠕虫。Agent在网络中迁移,把疫苗安装到网络中的各个主机节点。通过对Agent的迁移机制和疫苗存储库结点的部署算法的研究,并应用到系统中,实现了疫苗分发路径的优化,缩短了疫苗的分发时间。  相似文献   

2.
实现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旅游突发事件预警系统.采用分级管理的结构框架,对Agent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计算量分散到各个Agent,实现了高效的计算效率和较强的系统健壮性.用J2EE技术对Agent框架进行了部署,通过资源承载算法的实现,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复杂数据交换体系而言,一方面难以建立中心节点对数据交换进行统一调度;另一方面各数据节点需要管理大量的数据源、接口软件,协调管理工作繁重.针对复杂数据交换体系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数据交换框架,并给出了Agent的构成框架、知识库结构及其更新算法、通信消息格式、数据交换流程和相关部署策略.通过Agent的自治性、自身信念和协作机制分散了复杂数据资源调度交换的管理难度,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在P2P系统中,同一个数据往往拥有多个副本,这些副本分布在网络的不同节点上,为并行分发提供了可能.然而在传统的数据分发中,只有单一的源节点参与分发,这种模式不但浪费了系统中存在的多个副本资源,而且容易使单一的源节点成为系统的瓶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系统中存在的多个副本资源,提高分发的效率和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个基于超节点网络的多源并行数据分发算法PPMSD,通过一个基于超节点网络的结构化拓扑来组织系统中的数据和索引,使得数据的查询和定位效率控制在O(log N)以内;根据分发速率动态地为每个数据源分配相应比例的分发数据量,并行地向目标节点传输数据以最小化分发时间;最后,实现了原型系统PPThor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分发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网络带宽的飞速发展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机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性能已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在分析了现有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高速网络环境下基于负载分发的入侵检测集群系统结构。该集群系统采用对IP数据包流识别信息进行Hash的方法对负载进行分发,同时引入Agent技术中的通信代理实现各检测节点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解决了检测集群各节点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对集群系统进行的测试说明其实现了多机集群的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全面分析了多Agent系统的安全特性、安全风险和安全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Agent系统多层安全模型及安全多Agent系统需要提供的基础安全服务.基于FIPA-OS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Agent的二级认证PKI系统,同时提出一组安全服务Agent,为FIPA-OS框架增加了的身份鉴别、证书管理、安全审计、资源访问控制及Agent社区管理等多种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对等计算(P2P)环境中日益严峻的恶意代码传播及攻击问题,通过引入多移动Agent技术,提出一种适合P2P网络系统的主动免疫机制.基于多移动Agent的P2P网络主动免疫机制借鉴了生物免疫原理,并利用多Agent技术构建了面向不同功能的Agent,在中枢免疫节点与普通Peer之间、普通Peer与普通Peer之间实现了一种联合防御恶意代码的协作关系;还利用移动Agent技术实现了可以在整个P2P网络环境中漫游、承担主动探测恶意代码功能的Agent和携带免疫疫苗进行远程免疫的Agent,从而实现了对恶意代码的快速响应、分析处理和有效抵御,降低了恶意代码的危害程度.为了高效率地将免疫疫苗分发于网络各节点,还提出一种新的ET+扩散树模型以及基于ET+树的疫苗分发算法.首先分析了P2P网络恶意代码传播模型,然后介绍了基于多移动Agent的P2P网络主动免疫模型的体系结构及组件,以及基于ET+树的免疫疫苗分发算法,最后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等网络(peer to peer,P2P)因其高效的分片和分发等机制,已成为大数据高效分发的关键支撑技术。针对P2P文件分发系统BitTorrent中Tracker服务器端节点选择算法没有考虑节点活跃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活跃度的Tracker服务器端节点选择算法。该算法选择出活跃度高的节点来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分发网络,使之更能符合请求节点的需求,帮助请求节点更加高效地完成下载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节点选择算法可以缩短文件的下载时间,提高网络的分发效率,提升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HLA中基于Agent的层次过滤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霞  黄莎白 《计算机仿真》2003,20(8):77-78,133
数据分发管理是HLA接口规范中定义的六大服务之一。为解决仿真应用中网络带宽、处理资源受限和提高系统可扩缩性提供了可能。文章介绍了HLA中数据分发管理DDM的基本内容;研究分析了最新发展的基于移动Agent的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Agent的层次过滤机制对其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仿真结点计算能力受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满萍  马严 《计算机科学》2008,35(3):39-41
本文对CNGI研究课题"组播与P2P相结合的文件分发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该系统文件管理模块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实现了基于IPv6组播与P2P技术的结合.该系统借助JxTA平台实现P2P的基本功能:节点搜索、节点资源搜索、节点间的通讯和文件的统一管理等,实现了尽量利用可靠的组播并利用P2P实现跨组播域的信息传输.最后通过对管理模块在不同环境下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该设计思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钟明全  李焕洲  唐彰国  张健 《计算机应用》2010,30(12):3357-3359
针对特征码技术不能检测新型未知非法程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机技术和行为分析技术的可疑文件自动检测系统。重点介绍了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图,给出了系统的管理中心和检测中心的模块架构,详细分析了两个中心的技术原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自定义的判定规则库,系统能够快速判断被检测文件的危险等级,生存周期长。  相似文献   

12.
根据静载检测系统对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新需求,采用Cypress公司的CY8C24894芯片作为系统的主控部分,提出了基于子节点、汇聚节点、上位机三层结构的数据传输方案,设计了节点、传感器接口、无线传输模块等硬件电路,给出了前端数据采集、通信控制等软件流程,并成功实现US-BUART仿真串口通信功能。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实时性强、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桩基承载力的静载试验中。  相似文献   

13.
集群渲染管理软件的构建技术与框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秋明  孙宏元 《计算机工程》2008,34(11):249-251
分析当前各种渲染管理软件,归纳出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工作流程以及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渲染节点管理、渲染任务的划分、文件系统、可靠性问题以及多种渲染引擎命令接口等。给出一种由管理节点软件、渲染节点软件和客户端任务提交软件等构成的集群渲染管理软件框架设计,该框架能实现提速比为线性的渲染系统,测试结果显示了系统架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丁凡  周永明 《微型机与应用》2012,31(6):43-45,49
结合校园防火报警需要,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校园防火报警系统。该系统以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TM32系列ARM控制器、TI公司的CC2420无线射频芯片为核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终端节点、路由器节点、协调器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传感器节点以温度、烟雾和CO浓度为实现监测对象,判断是否有火灾隐患,从而实现校园防火报警系统的无线网络化。  相似文献   

15.
阳光  刘欣荣 《计算机工程》2007,33(6):56-58,61
在分析MMPacking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文件分配算法。在按照MMPacking算法分配文件时,根据节点的文件累积需求度去完成文件的分配或复制,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力。文件分配在所有服务器节点中周期性地进行,每进行了一轮文件分配后,都要从第1个节点开始新的一轮分配。在开始新一轮分配前,服务器节点要按照服务器的剩余能力重新进行降序排列。在每轮分配中,每分配一次文件到某个服务器节点后,都要检测当前节点服务器的剩余能力是否大于下一节点的剩余能力,如果满足条件,则将重新开始新的一轮文件分配。改进后的算法降低了由于客户需求或服务器配置变化所要支出的额外成本,有效地达到了负载均衡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优于MMPacking 算法。  相似文献   

16.
升级和扩展是机群服务器系统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多级副本分布的机群服务器系统重构和动态扩展模型及结点动态添加算法,采用优化的局部平衡文件迁移策略,有效减少系统动态添加新结点时的文件迁移开销,支持机群系统的动态扩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NET元数据的对象持久化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边 《计算机应用》2005,25(4):833-836
对象持久化是一种存储对象的内部状态以备以后使用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元数据的对象持久化框架,与其他对象持久化框架相比,此框架将对象持久化定义信息以元数据的形式绑定到程序代码中,不需要额外编写配置文件,从而方便了开发和部署。该框架提供了基于SQL和基于对象化条件的对象查询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银涛  高媛 《计算机工程》2012,38(23):79-83,87
为高效地在机会网络中进行文件(音、视频)传输,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性质特征的编码与效用值混合的路由算法UH-EC。将源文件编码成较小数据块,在节点的下一跳转发选取上采取基于节点特征的效用值,不断寻求转发能力强的节点承担转发任务,直到数据转发到目的节点。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证明,与经典的H-EC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网络开销、分组端到端时延与黑洞节点对文件传输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SIG框架下的空间数据中心注册服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主要研究SIG框架下的空间数据中心注册服务,用Java语言实现空间数据中心信息的注册。注册信息以XML格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采用SAX解析器实时完成XML的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为实现SIG框架下的空间数据中心注册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燕  王亮  范植华 《计算机工程》2005,31(10):69-71,167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建立在Peer-to-Peer搜索策略上的自组织,自适应,高效和可靠的文件系统DISPES(Double ID Space Based Peer-to-peer File System)。它在双层ID空间中构造虚拟存储节点,不仅有效地取得了文件系统的负载均衡,提高系统利用率,而且保证了动态环境中文件的可靠,快速获取,试验数据表明,DISPFS在系统接近满负荷运行和文件插入/删除操作频繁的双重压力下依然保持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