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路面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公式和BISAR3.0设计分析软件,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是增加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疲劳寿命,减小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底的拉应力。这可通过增加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和土基模量等措施获得,而其中增加底基层厚度和土基模量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为基础,介绍了半刚性材料及其路面的特点,讨论了半刚性路面的设计指标,提出了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的合适厚度。  相似文献   

3.
李炜  李峰  吴俭 《山西建筑》2010,36(17):259-260
通过研究沥青路面面层疲劳损伤机理,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沥青稳定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疲劳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从而提高路面设计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官蔼艺 《云南建材》2011,(15):420-421
本文笔者针对城市道路路面结构早期损坏严重的现象,详细论述了重载交通作用对沥青路面疲劳以及车辙性能的影响,对水泥稳定类基层的病害成因做了详细分析,由路面的材料设计及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沥青路面早期主要病害的养护维修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于向阳 《山西建筑》2014,40(30):163-164
对创新改进的产物环氧树脂混凝土、新型防滑路面材料彩色玻璃砂、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等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各种新型材料和道路结构各层的组合方法,并对城市道路降噪排水路面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梁亮  曹东伟  孔永健 《山西建筑》2007,33(34):19-20
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铺设ATPB沥青路面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利用Paris公式预估了这两种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ATPB可有效抑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拟定典型路面结构,选取沥青层底拉应变、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和土基顶面压应变三个力学指标,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得出荷载大小与疲劳寿命的关系以及相同荷载条件下与不同力学指标疲劳寿命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如何减少疲劳损坏及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疲劳断裂力学理论和材料试验为基础,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扩展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和偏荷载作用下各影响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合路面结构初始状态的荷载响应,回归得到了路面的疲劳寿命预估方程。结果表明,路面疲劳主要是由偏荷载作用于横向裂缝导致,疲劳寿命随面层整体模量和轴载增长而递减,随基层模量、路基模量、中面层厚度、基层厚度增长和车速而递增,随下面层厚度的增长先减后增。回归得到的疲劳寿命预估方程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加全面,为我国路面结构设计和科研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采用由室内反复加载三轴试验建立的路基土永久变形预估模型,计算了典型土组路基永久变形的量值。分析表明,随着路基回弹模量的提高,其永久变形也逐渐减小;路基永久变形在空间上呈垂球面形,在模拟计算中,可采用抛物线或正弦曲线进行拟合。将路基永久变形作为初始条件赋予相应节点,建立考虑不均匀支撑条件的路面结构分析模型,并对不同荷位下路面结构的荷载响应和疲劳寿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变形对柔性基层路面荷载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均十分显著,因此柔性基层不适宜用于重交通和特重交通路面中;对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当路基回弹模量达到40 MPa时,路基永久变形对路面荷载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均较弱,因此建议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可予以忽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等级、质量的优劣反映城市的整体形象。针对秦皇岛市城市道路的现状并结合土质情况,对旧有损坏的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改造成为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首次采用了不透水半刚性道路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并形成了科学完整的施工技术,同时提出了城市道路“强基薄面”新的道路结构理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例,对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隔离式加铺层厚度与疲劳应力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旧水泥混凝土道面疲劳应力随着加铺层厚度增加而减小,而加铺层疲劳应力却出现一个峰值。分析了旧道面不同计算厚度与加铺层疲劳应力峰值出现点对应的加铺层厚度的关系,提出当旧道面计算厚度小于20 cm时,加铺层厚度应比综合疲劳应力峰值对应的厚度大1~2 cm;当旧道面计算厚度大于20 cm时,加铺层厚度应比综合疲劳应力峰值对应的厚度小1~2 cm,为机场道面隔离式加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跃进 《山西建筑》2006,32(18):330-331
阐述了重载交通作用对沥青路面疲劳以及车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剪应力在面层的分布,针对剪应力是造成路面疲劳和车辙的主要因素,从路面的材料设计及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重载路面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抗疲劳开裂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在使用期间产生的疲劳开裂是世界各地桥面铺装常见的问题,该文依托内蒙古教来河大桥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于高寒地区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的疲劳开裂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提出高寒地区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深度0~2 cm区域可作为铺装层内部常温拉应力的峰值分布区域;铺装层内的常温拉应力均随着上面层/下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增加高寒地区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的厚度来改善桥面铺装层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4.
于孙相 《山西建筑》2012,38(28):146-147
对混凝土路面板在动态荷载及静态荷载两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得出行车静荷载作用下路面板疲劳寿命比行车动荷载作用下疲劳寿命大的结论,为混凝土路面板的疲劳寿命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分析简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总结桥面铺装结构承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叠层梁作为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的简化模型。为避免梁端部层间应力的奇异性,假设钢板和沥青铺装层均满足平衡与变形协调条件,梁端部剪应力分布与梁中部一致,在此基础上推导简支叠层梁层间应力计算公式,最终得到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根据圣维南原理说明了假设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利用所得实用公式分别计算分析钢桥面沥青铺装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层间应力,分析确定公式使用时的条件与参数取值。通过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对比,验证公式的可用性与参数取值的合理性。通过对比钢桥面沥青铺装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结果,得到钢桥面沥青铺装对防水黏结层材料具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冉永华  任海涛  叶莹 《山西建筑》2008,34(18):293-294
针对RCC AC复合式路面受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保护,RCC板的温度翘曲应力、温度疲劳应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存在较大区别的现状,结合永咸高速公路项目,对这种特殊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为研究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应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欣 《山西建筑》2009,35(36):287-288
用Shell法、规范法、AASHTO法对设置ATB沥青碎石基层的复合式沥青路面进行了寿命预估,并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种方法预估的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寿命差别很大,大小排序为Shell法〉规范法〉AASHTO法,推荐采用弯沉、拉应变控制沥青层疲劳开裂、拉应力控制无机结合料的疲劳开裂三种方式预估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自密实道面混凝土弯曲疲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由试验研究得出的自密实道面混凝土弯曲疲劳方程,并与干硬性道面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认为自密实道面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疲劳特性。用图表示了在弯曲应力重复作用下,试件小梁跨中底部弯拉应变累积过程,包括平稳累积过程和应变快速增长直至试件断裂的过程。初步得出道面混凝土极限弯拉应变在200με左右。  相似文献   

19.
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疲劳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修订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需要,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疲劳强度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钢纤维对钢纤维混凝土疲劳特性提高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钢纤维混凝土抗折的基本疲劳方程,以及在常用应力比范围内与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相衔接的设计疲劳方程.对比计算表明,新设计疲劳方程与现行钢纤维混凝土规程的设计疲劳方程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可供修订钢纤维混凝土技术规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