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报告》通过了水利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评审及水政水资源司主持的验收。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是水利部组织的全国六大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工作之一。该项工作在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组织下,由流域内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水电厅水政水资源处、水环境监测中心参加并负责省内的调查监测工作,历时两年,共普查了1884个入河排污口,取得了10多万个实测数据。《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报告》在调查、实测的基础上,对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摸清了流域主要河流入…  相似文献   

2.
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流域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清了流域内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的数量、分面、废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入河量,评价了排污口的水质及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建立了河流的纳污资料数据库。为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规划、站网优化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胡娟 《陕西水利》2016,(6):144-146
本文结合博河流域现状,综合评价了博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水资源质量,以博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COD指数和氨氮评价博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分析了博河排污口、干流、省界监测断面和全流域历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入河排污口的实测资料,针对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评价结果可为博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角度出发,结合流域特点设计调查方案,建立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在对引起流域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入河排污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入河排污口、入河废污水量、入河污染物的分布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了流域主要的污染源、污染河流以及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5.
依据对东江源重点入河排污口2013—2017年实测资料,对源区内重点入河排污口的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其变化、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其对水功能区、流域河流、省界断面水环境影响分析,系统地掌握区域内重点流域水质状况,提出东江源区重点入河排污口整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而坤 《中国水利》2005,(17):40-41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已开始施行,贯彻落实这个办法是水利部2005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为此,水利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05]79号).目前海河流域、长江流域已完成了2004年的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淮河流域每年都进行一次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松辽、黄河、珠江流域都即将布置或正在布置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资料,对入河排污口的分布废水排放方式、排污口入河废水量、污染物量、河流纳污量、流域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流域内共调查入河排污口1708个,其中连续掌上排放的1481个,间断排放的有227个;排污方式以明渠漫流排放为主,占排污口总数的69.7%;从排放的污水性质看,以工业废水为主。全流域废污 入河量约为41.7亿m^3,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型排污口;全流域调查的入河排污  相似文献   

8.
正水利部自2016年起组织各流域机构开展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水资源管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笔者连续参与了2016年、2017年珠江流域部分省(自治区)水资源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对入河排污口的实地监督检查,比较系统、深入地了解了地方特别是市县两级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进展和存在  相似文献   

9.
松辽水利委员会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开展松辽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本次普查工作历时19个月,涉及流域4省(自治区),共普查登记了2854个入河排污口,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在全面掌握流域内入河排污口数量、分布及口门特征等信息的基础上,完成了松辽流域入河排污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工作.为今后开展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水法颁布实施前,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盲区,通过对入玛纳斯河排污口的登记和调查,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污量、排污口的水质、排污单位等基本情况,从而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管理和监督,系统地掌握流域内各水功能区纳污状况,为客观分析流域内水污染形势和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与管理及依法行政等提供基础资料,为建立重点河段排污口排污与水功能区纳污量的响应关系和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苗燕 《吉林水利》2010,(6):65-67
以乌苏市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所涉及的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区域排污口现状及河流水污染的若干问题:分析研究区域概况、排污口调查工作情况,计算入河排污口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排污口对河流的影响进行评价。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入河排污口的入河量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状况,通过对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工作,既可对污染源的排污起监督作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可以得到区域内的排污量。文章以近三年本溪站断面以下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及主要支流入河口现状为研究对象,探讨排污口及支流入河口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计算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为本溪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评价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分析淮河干流、省界监测断面和全流域历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入河排污口的实测资料,评价主要河流以及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入河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基于流域内已发生的水污染事故、现状水质和入河污染物的状况,简要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困难,结合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入河排污口调查是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和实施入河排污口审查同意制度的基础工作,实施入河排污口的法制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对流域水资源保护新的要求,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流域水功能区划水质保护目标、总量管理、入河污染物控制及削减的基石和落脚点.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广西入河排污口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广西入河排污口的分布、数量及其排放规律 ;全面分析各河流和各地市的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入河量 ;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入河排污口进行评价 ,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论述入河排污口对河流水质和取水水源的影响 ,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保护》2016,(1):147-147
松辽流域水环境监测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主要负责省界水体及重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和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编制,指导流域内水环境监测工作;承担流域内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资源质量公报和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通报的编制、水资源保护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承担授权范围内入河排污口监测,为实施流域重要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从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评价方法、数据汇总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中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工作,对于掌握流域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规律,为排污口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对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真正实现对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对大凌河流域的地表水水资源状况、入河排污口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流域的主要河流水质、水功能区水质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大凌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长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35.2%,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主要水源区。文章通过对该流域废水量、入河主要污染物量及重点排污口的调查和计算分析,对流域河流的污染规律有了明确的量的认识,为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把住入河排污关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5年水利部按照《水法》的要求颁布实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以来,各流域机构及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组织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果。这一工作为今后开展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开展水资源保护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