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资料,对入河排污口的分布废水排放方式、排污口入河废水量、污染物量、河流纳污量、流域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流域内共调查入河排污口1708个,其中连续掌上排放的1481个,间断排放的有227个;排污方式以明渠漫流排放为主,占排污口总数的69.7%;从排放的污水性质看,以工业废水为主。全流域废污 入河量约为41.7亿m^3,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型排污口;全流域调查的入河排污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人类活动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对水资源也会产生影响。嘉陵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约16万km^2。依据预测的2050、2100年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选取较为不利的方案,根据降水、气温、温度、风速、日照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建立参照蒸散发量模型计算流域的参照蒸散发能力(ETo),再据流域内植被的蒸散发系数(Kc),计算流域的面平均蒸散发量(乩.)。并利用流域面平均降水量减去径流深得到流域的实际蒸散发量,对计算的流域面平均蒸散发量进行验证。对不同的水平年利用降水的预测成果(气候变化情景不同有不同的降水量预测成果)及计算流域的面平均蒸散发量,根据水量平衡模型分析计算气候变化对嘉陵江流域水量的影响。不利条件下2050年年径流将减少23.0%~27.9%;2100年将减少28.2%~35.2%。加50、2100平均年径流分别相当于目前7a一遇和12.5a一遇的干旱年。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流域内的水资源量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汉江上游流域产水产沙时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分布式模型SWAT(Soiland Water AssessmentT001)进行了流域产水产沙模拟。采用1987—1996年的资料进行模型率定,1997-2001年的资料进行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汉江上游泥沙侵蚀量的空间分布图,分析了产沙量和植被/土壤类型、地表径流量以及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北岸丹江片区的泥沙侵蚀量最为集中,汉江上游流域产沙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和地形因素的变化,而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对产沙量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SWAT模型可以应用于与径流相关的各种模拟分析并对流域长期连续泥沙负荷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对汉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综合治理和进一步开展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汉江流域综合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窟野河暴雨洪水泥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窑野河流域的暴雨洪泥沙的特性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该流域主要产流、产沙源地是中下游的风沙覆盖区及黄土丘沟壑区,且粗沙主要来自王道恒塔以上流域的霍洛、布尔台、花亥图、石圪台、高家塔、大柳塔一带,对神木至温家川区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及粗沙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为减少入黄泥沙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晋中主要河流年径流序列为基础,分析了1956年以来测站径流的趋势变化,并对引起这一变化的降雨因素、流域内工农业用水量增长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影响因子作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河流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库调度中应对人类活动作出定量估计  相似文献   

6.
蒸散发是气候系统能量循环和水分循环的关键要素,探究黄淮海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理解该区域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0—2018年黄淮海流域的GLEAM蒸散发产品数据、气象数据和NDVI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实际蒸散发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GLEAM产品的计算值在黄淮海流域的验证精度较好,流域内多年平均实际蒸散发量为474 mm,呈显著上升趋势。实际蒸散发的空间变化范围是183~708 mm,空间差异显著,呈现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季节的空间分布与年际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实际蒸散发与NDVI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降水和气温以正相关关系为主。黄淮海流域降水变化不明显,气温显著升高,NDVI增加是流域内实际蒸散发量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水量分配是对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或者可分配的水量向行政区域进行逐级分配,确定行政区域生活、生产可消耗的水量份额或取用水水量份额。为解决好重点江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矛盾、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云南省出台了针对流域、区域的2030年水量分配方案(简称“分配方案”)。为加强过程控制,掌握各流域、区域用水情况,需对分配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工作,主要内容之一是分流域、分区域统计现状年: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并与2030年分配量进行对比分析,这就需要根据现有的按行政区统计的用水量数据,折算到江河流域及所涉州(市)级区域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16产品的涟江流域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蒸散量对调节区域水热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区域水文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MOD16遥感数据集,分析2000—2014年涟江流域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涟江流域蒸散量实测值与MOD16遥感产品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2=0.91),表明该数据集能满足对涟江流域地表蒸散发的研究需求;流域不同季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地貌类型的蒸散量存在差异性,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岩溶高原峰丛洼地;15 a间的多年平均蒸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1—2014年的蒸散量较大,气温、降水、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质条件背景对地表蒸散发产生重要影响,植被覆盖的增加是流域蒸散量上升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科学认识地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流域水循环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汴河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启 《水资源保护》2003,19(1):55-57
根据新汴河流域历年水文资料 ,分析该流域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对新汴河流域地表径流量衰减、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水环境恶化等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渭河流域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干旱缺水地区。为扩大南水北调可引水量,建议在中线、西线南水北调之外,增加这条引岷至渭路线。并对有关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流域特征值对小面积计算洪峰流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继坤 《吉林水利》2003,(10):16-18
流域特征值是计算设计洪水的基本因子。正确地量算流域特征值是提高设计洪水精度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流域面积、流域坡长和流域坡度、流域河长和河道坡度的量算方法及各因子对设计洪峰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评价黑河流域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黑河纳污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预测了规划水平年废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与入河量,确定了主要污染物的控制量和消减量,以此作为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的主要控制性指标,为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桥子沟流域“1987.4.19”暴雨洪水及土壤侵蚀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  康学林 《人民黄河》1995,17(10):25-27,48
桥子沟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1987年4月19日,该流域突降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此次暴雨降雨集中、历时知、强度大,所形成的洪水历时短、峰值大。土壤侵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造成该流域坡面总侵蚀量20190t,平均侵蚀模数为8738t/km^2,造成该流域沟道总侵蚀量7087t,侵蚀模数为50860t/km^2;坡面和沟道侵蚀量所占比例分别为74%和26%。  相似文献   

14.
把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流域平均植被覆盖指数作为黄河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年径流量的影响〉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流域年降水量的影响。要保证一定的黄河入海泥沙通量,除了现在已开展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外,还要对黄河的引水量加以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15.
流域生态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系统基本需水得不到满足是造成目前流域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块的复杂性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生态需水整体综合性、模块复杂性、空间连续性、时间差异性以及自然、人工双控性的特性,建立了流域生态需水规律的理论框架。以海河流域为例,计算了各水系的主要河流湿地、湖沼湿地以及河口湿地不同时空条件和不同恢复方案下的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湖盆地沙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探究流域潜在蒸散发量ET0时空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及Pettitt检验法检验沙柳河流域1969—2020年径流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基于水热耦合平衡理论分析量化各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1969—2020年沙柳河流域潜在蒸散发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4.8 mm/10 a。突变检验识别径流在2004年存在突变点(2004年之前径流减少,之后显著增加)。基于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的径流变化弹性分析表明,研究期内年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量、下垫面参数分别增大10%时,年径流量增加14.4%、减少4.4%、减少8.8%。径流变化归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柳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0.4%和29.6%,气候变化是导致沙柳河流域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且降水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较早,利用程度较高。1980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时对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评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变化,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国民经济情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996年,由国家科委、中科院、地矿部联合主持开展“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承载力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承载力研究》列为一个专题,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现状供用水量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数字流域中的水环境信息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流域是我国流域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流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水环境信息化作为数字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分析、控制的综合手段.文中提出了流域水环境信息化综合系统的结构,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对其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1长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长河为沁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 394.6 km2,流域天然水资源总量 4 420万 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 379 m3,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 3.6%,全国人均量的 14.4%。长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节约用水已成当务之急。 2流域水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 2.1浅、中层地下水资源已遭破坏   流域内浅层水主要分布在长河中上游河谷地带,呈超采状态,加之中、浅层不混合开采,导致上层水流入下层,破坏上层水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中层水近年来由于开采量不断增加,水位逐年下降,某些地段含水层有被疏干的趋…  相似文献   

20.
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我国江河流域的特点,通过对流域活动、流域政策与流域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我国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方法。并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水资源为主要控制因素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流域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更为合理和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