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力争子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我国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节能具有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功能优势,因此通过节能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量是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最主要途径. 节能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推动全社会参与并"节"尽所"能"地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是关键,因而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能,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2020年是氢能发展加速之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脱碳愿景逐步成为氢能大规模部署的最重要驱动力.但我国目前在碳中和战略下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尚不明确,本文应用情景分析方法和长期能源替代规划(LEAP)模型的计算,对我国交通、工业、建筑与发电等领域的氢能进行需求分析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从目前的3342万吨增加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达20%.随着深度脱碳需求的增加和低碳清洁氢经济性的提升,氢能在工业、交通、建筑与发电等领域逐步渗透,氢能供给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的非低碳氢逐步过渡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氢,并将提供80%氢能需求.2060年,低碳清洁氢供氢体系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7亿吨/年,约占当前我国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7%.  相似文献   

3.
南非是非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越发严峻以及本国优质煤炭资源日趋紧张,南非近年来开始积极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并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首先详细介绍了南非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现状,其次概述了南非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以及涉及电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农林等领域的减排...  相似文献   

4.
白泉 《中国能源》2021,(1):7-11,16
“十一五”以来,节能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我国走上了一条以能源节约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我国已经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向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我国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人均能耗先大幅增长、再逐步下降的发展路径。要始终把节能高效放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突出位置,推动我国走上一条以高能效、低能耗、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加快建成能源节约型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5.
气候问题的紧迫性使得稳定大气中CO_2的累积排放量,控制温室效应成为横亘在人类社会面前的共同问题。对此,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CO_2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提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路径,以及统筹好发展与减排、各地区与各行业减排、能源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江西能源》2021,(3):123-124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公共机构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协同推进节能降耗和降碳减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出的强而有力的承诺,也是中国降碳减排的决心与目标.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再一次考验着“中国速度”,意味着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用不到30年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向碳中和过渡.与全球早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从达峰到作出2050年碳中和承诺的所需过渡期约为60年相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速度更快、力度更大,而且任务更艰巨.  相似文献   

8.
美国长期气候战略报告公布了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技术路线图,阐明其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气候战略目标的三大时间节点、四大战略支柱、五大关键领域等,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美国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主要途径有“电力清洁零碳、能源结构替碳、节能增效降碳、非二气体减碳、生态系统汇碳和地下空间封碳”等。建议充分借鉴美国碳中和经验做法,加强中国碳中和情景综合研究和关键领域减排贡献研判,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道路。  相似文献   

9.
减少建筑运行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构建"近零能耗建筑+农村建筑用能+其他用能"的融合情景分析模型,量化分析了未来40年为实现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筑运行在合理控制能源需求、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节能低碳技术进步等领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选择,并针对建筑运行能耗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向国  刘京佳 《节能与环保》2021,(9):10-14,16-18,20-21
"双碳"目标提出后,如何实施碳减排,制定碳中和路线图成为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对《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简称"导则")进行解读时说:"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建筑业仍然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筑业面临的转型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这意味着,建筑业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爬坡过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在现有节能技术和能耗需求即惯性情景下,预计我国居住建筑碳达峰时间约为2041年,公共建筑碳达峰约为2038年,农村建筑碳达峰约为2025年.这一进程显然严重制约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表明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如何使建筑业尽早实现双碳目标?今年节能宣传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登杰在人民日报刊文说:"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更离不开节能支撑.  相似文献   

11.
资讯·国际     
正联合国:实现碳中和核能不可或缺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发布报告,指出"核能是低碳电力和热能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从而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报告强调,在过去50年中,只有水电在避免碳排放方面的贡献超过了核能。核电作为低碳能源,50年来期间避免了约7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全球近两年的能源相关的排放量。报告认为,由于核电站既生产低碳电力又生产热能,  相似文献   

12.
《节能与环保》2018,(1):26-28
“2050年,在实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加改变,煤炭消费仍占到60%以上,即使通过提高能效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量仍将超过30亿吨标准煤.仅靠末端治理,很难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大规模下降.  相似文献   

13.
节约能源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1980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7%,而能源消费增长年均仅4.6%,远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7。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10.2亿吨标准煤(表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左右(表2),年均节能率达4.6%(世界最高,约为OECD国家的2.5倍),相当于减排粉尘1530万吨,减排灰渣2.7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0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以碳基计算)。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着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电力生产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42%左右,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电力行业碳减排将直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将间接促进用能行业电力消费碳减排。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碳减排工作,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供给侧改革等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能源转型的问题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政府明确表态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此为背景,我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结构体系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在碳中和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十五"节能目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7%,而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年均仅4.6%,远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7.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年累计共节约和少用能源10.2亿吨标准煤,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左右,年均节能率达4.6%(世界最高,约为OECD国家的2.5倍),相当于减排粉尘1530万吨,减排灰渣2.7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0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以碳基计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的能源利用方式需面临调整.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为15%左右,到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达到70%左右.其次,指出除了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比例,在某些难以脱碳的领域必须利用碳捕集与利用等技术实现碳减排.接着,文章对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做了详细介绍,碳捕集技术分别包括二氧化碳燃...  相似文献   

18.
黄学杰  温兆银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10(3):前插1-前插2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期国家发改委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方向,强调围绕这一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相似文献   

19.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江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困难和挑战,江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以战略眼光超前布局,全面部署碳达峰行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建筑低碳发展、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在满足当前经济增长需要的同时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及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采用情景分析法研究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情景;采用弹性系数法,分析不同情景下能源需求和相应的CO_2排放,并模拟中国未来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及一次能源需求量及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分别在2034年和2032年能源需求达峰,峰值分别为62.7亿吨标准煤和60亿吨标准煤;在2025年和2022年CO_2排放提前达峰,峰值分别为101.7亿吨CO_2和100.5亿吨CO_2。最后对需求弹性系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