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随着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及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益减少, 难处理金矿逐渐成为黄金产业的主要资源来源.为使难处理金矿能够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 对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简要概述和分类, 并阐述其难处理的原因.采用传统的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 其浸出效果差, 且氰化物有剧毒, 严重污染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为实现难处理金矿的高效、环保浸出, 非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硫氰酸盐法、硫脲法、多硫化物及石硫合剂法、液氯化法五种非氰浸金方法的浸金原理及在难处理金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非氰浸金方法存在的浸出体系复杂、浸出剂性质不稳定及消耗量大等问题, 展望了非氰浸金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氰化物具有剧毒性,故采用氰化法处理含金矿石时,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对于复杂金矿石的氰化浸金效果差的问题,许多学者试图研究更理想且能够替代氰化提金的非氰浸出剂。非氰浸金法具有无毒性或毒性比氰化物小、浸出速度快和对某些杂质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得该方法备受青睐。阐述了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和石硫合剂法、卤素及其化合物法,以及各方法的浸金工艺和优缺点,提倡开发更有效的无毒非氰浸金工艺,实现高效、环保且适合工业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刚  兰新哲 《黄金》1996,17(8):30-32
本文研究了石硫合剂法对陕西省某金矿难浸金矿石浸金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硫合剂法处理该矿石可获得较好的浸出指标。  相似文献   

4.
氰化法浸金尽管应用广泛,但其浸出剂氰化物有剧毒,使用不当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安全。而非氰浸金技术具有浸出速度快,杂质影响小,低毒甚至无毒等优点,已成为目前黄金湿法冶炼领域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卤素法、多硫化物法、石硫合剂法和生物法等主要非氰浸金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浸金机理及优缺点,并对非氰浸金技术尤其是硫代硫酸盐浸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吴卫煌 《黄金》2023,(1):42-48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与金矿资源品位逐渐下降,非氰提金技术与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如何高效、绿色地提金成为目前冶金工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总结了近年来金矿石浸出技术及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进展,并通过分析各方法的作用机理对比了其优缺点,为金矿提金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难浸金矿加钙焙烧法介绍1绪言随着易浸金矿的日益减少,难浸金矿的合理利用目前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的关注。难浸金矿是指即使磨细以后若不经过预处理,则有相当一部分金不能直接氰化浸出的金矿石或其精矿。这类金矿中的金或为物理包裹,或是化学结合,导致其不能与氰化液...  相似文献   

7.
高志明  刘学杰 《黄金》2005,26(4):35-37
应用氨氰浸出,采取综合强化浸出措施,采用炭浆法和炭柱法相结合吸附流程。使含银铅铜难浸金矿石金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8.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具有反应速率快,毒性低,适于处理含铜、砷、碳质等难处理金矿石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氰化提金的非氰浸金技术之一。国内某黄金企业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经过两段焙烧预处理获得的焙砂中含金104 g/t、砷0.74%、硫0.87%,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铜-氨-硫代硫酸盐法提取该焙砂中金的最佳浸出条件:Cu2+浓度0.10 mol/L、NH3·H2O浓度2.0 mol/L、Na2S2O3浓度0.10 mol/L、溶液pH值11、温度50℃、浸出时间7 h。在此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75.1%,表明该焙砂应用硫代硫酸盐工艺浸金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强化。  相似文献   

9.
王硕 《黄金科学技术》2017,25(4):122-127
采用环保型非氰浸金剂,结合全泥炭浆法浸出工艺,对甘肃某金矿的浸金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考察了溶氧量、矿浆浓度、pH值、矿物粒度、浸金剂用量、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金浸出效果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原矿和尾矿中的金含量,通过计算金浸出率来确定适宜的浸金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经济和浸出率等因素,在矿浆浓度为40%、pH=11~12、浸金剂用量为300 g/t矿样、浸出温度为20~40 ℃及浸金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用自来水作溶剂在敞开环境下浸金,浸出效率最佳,金的浸出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
石吉友  赵喜民 《黄金》2014,(4):67-69
针对某高硫高碳双重难处理金矿石,采用常规浮选法、全泥氰化炭浆法和全泥氰化炭浸法进行处理,金浸出率均很低。最终,通过采用钝化—全泥氰化炭浸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较好指标,金浸出率达到82.83%。  相似文献   

11.
李骞  董中林  张雁  徐斌  杨永斌  姜涛 《黄金》2016,(11):41-45
针对含硫砷含碳金精矿的性质,进行了提金工艺探索。该金精矿经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1.33%;经两段焙烧—氰化浸出,金浸出率提高到71.33%,但该方法所需时间长、能耗高、有害元素的脱除不完全且容易发生过焙烧。鉴于此,提出了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硫化钠碱浸强化—焙砂氰化浸出提金工艺。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不但可强化硫、砷和碳的脱除,降低焙烧温度50℃,缩短焙烧时间至30 min以内,而且少量硫酸钠的添加可消除焙砂的固结问题,使金的浸出率增加到84.14%;而对焙砂再进行硫化钠碱浸处理,不仅使被包裹的金得到进一步解离,金浸出率提高到94.72%,且可以回收锑,实现金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含锑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法制备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敏  叶树峰  庄宇凯 《黄金》2013,(11):48-52
锑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焦锑酸钠被广泛应用于玻璃行业。锑金矿是难处理金矿的一种,直接氰化浸出时金的浸出率极低,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提取金。针对某矿山含锑较低的难处理金精矿的特点,并结合目前难处理金矿的各种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确定了该类难处理金精矿适宜采用先回收锑再回收金的思路,即以含锑难处理金矿为原料,采用硫化钠浸出法优先分离锑,使锑以硫代亚锑酸钠形式进入滤液,然后采用加压氧化新工艺以焦锑酸钠产品的形式回收锑,氧化后的滤液经过净化和浓缩结晶后产出硫代硫酸钠产品,脱除锑后的浸出渣用细菌氧化预处理,最后用氰化法从细菌氧化渣中提取金,从而实现难处理金精矿中锑、硫、金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3.
某高砷金矿氰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高砷金矿中金的品位为17g/t - 18g/t,砷的质量分数为20.15 % - 20.5%范围,硫的质量分数为18.46%,铅的质量分数为3.05%。金主要被砷化物及硫化物包裹不易氰化浸出。金矿直接焙烧后,金的氰化浸出率为56.17%,加入助剂焙烧后,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1.48%以内。若在氰化反应体系中加入2 kg/t 增浸剂后,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7%%-90%,金的氰化浸出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疆某高硫高砷金精矿的预处理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岁明  周春娟 《黄金》2011,32(5):42-44
对新疆某高硫高砷金精矿.加入ZOD助浸剂预处理后氰化浸出,金氰化浸出率由未经ZQD预处理的47.5%增加到89.1 %;加入固化剂CaO-Na2CO3二段焙烧(一段450℃,焙烧1h,二段650℃,焙烧2 h)后,再进行助浸预处理氰化,金氰化浸出率可达95.1%,硫固化率达到80.5%.  相似文献   

15.
镇沅某砷锑碳质金矿中砷的质量分数为0.75%, 锑的质量分数为1.53%, 碳的质量分数为4.08%, 金主要被硫化物包裹不易氰化浸出。金精矿直接焙烧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77.67%, 加入助剂焙烧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2.31%以内。若在氰化反应体系中加入2㎏ /t增浸剂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7.63% ~ 93.22%, 金的氰化浸出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某含砷、碳的砷金矿、原矿焙砂以及氰化浸渣的物质组成研究表明,金在原矿中呈不可见-不可直接浸出的形式存在,该矿石属"难处理金矿石"。矿石焙烧后,其中所载的不可见金转化为可氰化浸出的不可见微粒金。浸渣中赤铁矿和脉石载金是构成渣中Au损失的2种主要因素。针对该砷金矿特点,采用原矿焙烧工艺流程提金,试验结果表明,砷金矿通过氧化焙烧-氰化浸出,金的浸出回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含有金、银、铜等多种有价元素的黄铁矿,在对其原矿物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低温氧化焙烧,烟气制酸,焙砂硫酸浸铜,浸铜渣氰化浸金的工艺对该黄铁矿实现了综合利用.使用上述工艺对含硫45.85%(质量分数)、含铜1.92%(质量分数)、含金1.60 g/t的黄铁矿进行处理,得到铜的浸出率为90.09%,金的浸出率可达70%,氰化渣中铁的含量为63.46%,可作为铁精矿外售.金、铜、铁等有价组分实现了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难处理金矿的占比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氰化法受到了技术和环保两方面的制约,非氰方法成为金、银提取的必然趋势。非氰方法包括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两大类。系统介绍了湿法非氰方法中卤素法、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硫氰酸盐法和环保提金剂的原理及发展状况;火法非氰方法主要介绍了具代表性的高温氯化焙烧工艺和造锍捕金工艺,其适用对象分别为铁含量高的含金物料和含砷、硫、碳等难处理金精矿。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贵金属提取的重要趋势是火法—湿法工艺结合,即先通过火法充分富集贵金属,再利用湿法工艺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9.
杨晓峰  梁树丰  潘凤娇 《黄金》2022,43(2):85-89
高硫富砷金矿石中金通常被含砷、硫等的矿物包裹,氰化浸出困难,需要对其进行氧化预处理,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生物氧化、焙烧氧化、加压氧化、超声波氧化、化学氧化等.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应用的适应性,为今后科研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